泉州:三种方式 让老人老有所养
2011-12-18 23:38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核心提示
全市现有60岁以上人口71万余人,老龄化步伐在加快,老人的养老问题逐渐突出。目前,主要的养老方式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三种方式。这些养老方式适合什么样的老人?
近日,记者采访了市老龄工作委员会、福利院等相关人士获悉,眼下,90%的老人依靠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则是“三无”老人的最佳选择,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辐射对象最多,也是将来最主要的养老方式。
“空巢”老人增多 问题凸显
【镜头】
近日,鲤城开元街道东升社区的大院里,一支由老人组成的大鼓凉伞文艺宣传队正在排练,80岁的陈阿婆坐在石椅上看得很起劲,站在旁边的儿媳妇正在给她梳头。“儿媳妇每天都会搀我出来透透气。”她乐呵呵地说。不过她也向记者抱怨道,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吃穿是不愁,但有时打个电话给孩子,可“说不了几句话他们就要挂电话”。
【适合群体】
拥有家庭成员的老人,家庭成员包括配偶、子女、亲属,还要考虑家庭成员是否能尽孝心以及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
【不足】
“现代家庭日趋小型化、核心化,家庭为老年人提供照顾和满足老年人需要的功能正在削弱,这是传统养老模式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商黎霖表示,家庭养老存在独居、患病、养老保障乏力的问题,能同儿女一起生活是最理想的,但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子女离开父母到外地谋生,“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对策】
家庭养老主要包括经济供养、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安慰三个基本方面的帮助。商黎霖认为,一般来说,低龄老人尤其是老年妇女在经济上的需求比较大,高龄老人和患有严重疾病的老人在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比较大,孤寡、独居老人在精神方面的需求更加强烈一些。如何让老人安度晚年,不仅家庭成员要尽孝道,而且需要有思想准备。
机构养老 一床难求 存在瓶颈
【镜头】
74岁的陈老汉虽然育有女儿,但前年老伴过世后他就搬到了鲤城区福利院养老。老人说:“不管是跟子女们住在一起,还是单独生活,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子女们的生活和工作。到福利院,老人生活有人照顾,是很好的选择。”
在该福利院娱乐室,还有一群老人正在聊天、打牌、唱歌,这里的老人每天都过得很充实。福利院吕院长告诉记者,现在住在福利院的还有孤儿,福利院仅有的100多个床位显得很紧张,主要还是针对“三无”老人,很难再接收其他要自费入住的老人。
【适合群体】
城市的“三无”老人,农村的“五保”户,有人担保、欲自费入住的老人。
【不足】
首先,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有限,市区公办养老福利机构仅鲤城福利院一家,一床难求。其次,入住养老机构门槛高,费用也不低。而资金短缺、设施不尽如人意成为限制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的瓶颈。另外,机构养老尚未被老年人普遍接受。有的老人认为“进老年公寓就是被子女遗弃”,子女也担心被人指为“不孝”。
【对策】
符合条件的城市“三无”人员可以享受政府购买的服务,免费申请入住福利院。《泉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每个县(市、区)要建成一所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到“十二五”期末,90%以上的乡镇要建成一所以提供“五保”供养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农村敬老院。全市每千名老年人平均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
居家养老服务 加大扶持 扛起“大旗”
【镜头】
日前,开元街道东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健康检查室里,85岁的张阿婆正在接受每天的健康检查。而在金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二楼,宽敞明亮的老人学校教室里不时传出老人们清脆嘹亮的歌声。演出后,老人们又一起来到“夕阳红餐厅”,“这边很干净,吃饭又有补贴。”正在吃饭的张老汉说。
【适合群体】
包括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对象,孤寡老人、特困老人以及失能老人能够享受相应的政府购买服务。
【不足】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集中了“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两方面的优点,既减轻了老年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又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建设养老机构的福利资金。但目前社区发育不完善,专业的养老护理服务队伍短缺,社区服务人员满足不了需求。另外,一些社区和农村并未列入政策扶持的范围,有的只有简单的棋牌室,相应的配套设施还不健全。
【对策】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由政府聘用人员为困难老人提供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为其他老人实行有偿和低偿服务。各社区服务各有特色:开元街道东升社区开展“一帮一”互帮互助服务,鲤中街道和平社区志愿者对老人实行“日问候、月探望、年走访”。
市政府出台的《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贯彻意见》制定的总体目标是:至2012年,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网络基本建立健全,到“十二五”期末,专业养老护理服务队伍的培训和持证上岗率达到85%以上。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人士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