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银幕上演泉州传奇
2012-02-01 23:18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电影,这项影响世界文化发展进程的现代艺术自1910年始传入泉州,便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结下不解之缘。也正是在这个银幕百年大舞台上,泉州乃至闽南地区特有的文化积淀、风土人情,通过光影的演绎,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元宵佳节临近,“闹元宵·闽南文化周”即将华丽登场,我们特此为大家奉上属于闽南文化的光影大餐,一起回眸过去百年银幕上演的泉州传奇,回忆曾走过的流金岁月……
《陈三五娘》书写华章
1910年,泉州人王承宗向归侨购买一部摩擦电影机和数部西洋影片,首开本地电影放映的纪录。
新中国电影的伊始,是和传统戏曲结合的产物,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成为我国第一部彩色故事影片。泉州电影则是从梨园戏起步。
1953年,晋江专区文工队与晋江县大梨园实验剧团合并,成立福建省闽南戏实验剧团(后改名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福建省闽南戏实验剧团的文艺工作者将老艺人蔡尤本、许志仁口述的传统剧目《陈三五娘》整理成剧本,后由林任生、许书纪、张昌汉、王爱群、许茂才、吴捷秋、吴瑞德、施培植、尤世赞等人再次精简剧本以及编曲,完成了全省第一出新整理的优秀剧目。
1954年,《陈三五娘》参加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届华东区戏剧观摩演出,一炮走红,获剧本、演出、导演、音乐、舞美设计及演员等六个一等奖。
不久,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决定将《陈三五娘》搬上银幕,拍制为彩色戏曲艺术片。福建省闽南戏实验剧团抽调精兵强将于1956年底至1957年初分赴上海,在上海进行了近一年的拍摄工作。
“《陈三五娘》的拍摄规格很高,和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同一个制片厂拍摄。听说梨园戏表演程式严谨及科步细腻、传神,上海越剧团的越剧表演名家范瑞娟、袁雪芬、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等纷纷来到拍摄现场观摩。”曾是梨园戏演员训练班学员的福建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泉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尤春成,在多年以后,仍常听前辈们谈起戏曲电影《陈三五娘》的种种趣事。
为了将《陈三五娘》打造成为精品,一个镜头常反复拍摄,半天都完成不了。比如第一场戏《睇灯》,描绘的是人山人海闹元宵灯会的场景,就拍了好长时间。
很多演职员在上海时间久了,都思乡心切。但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大家都认真服从组织安排,坚持把这部电影拍好。彩色戏曲电影《陈三五娘》于1957年拍摄完毕,1959年2月首先在福建省发行放映,在各地特别是闽南地区几度出现万人空巷的场面,使梨园戏这个古老的剧种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也使泉州的知名度在全国范围有了很大提高。
电影《陈三五娘》剧本整理者之一的吴捷秋先生生前曾表示,如果说一个剧目救活一个剧种,那么《陈三五娘》一剧,对于梨园戏来说确实如此。
1959年11月,梨园戏剧目《胭脂记》也被搬上银幕。《胭脂记》取材小梨园传统剧目《郭华》,1955年起《郭华》剧本先后经许茂才、吴捷秋导演,由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演出。1959年起,由中国新闻社与香港华文电影制片公司联合拍成戏曲电影,改名《胭脂记》。《胭脂记》在香港、东南亚地区发行放映,在海外再次掀起梨园戏旋风。
泉州风物频上银幕
改革开放之初,在电影消费市场迅速升温的同时,泉州在中国电影的创作摄制上也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981年,福建电影制片厂开拍第一部故事片《小城春秋》。该片根据作家高云览的同名小说改编,描写上世纪三十年代厦门市地下党领导的一次破监劫狱的故事。影片拍摄期间多次来泉州取景,清源山、开元寺、井亭巷、浮桥都在《小城春秋》里留下美丽的身影。
此后,电影《海囚》《忍无可忍》《多彩的晨光》《南北少林》《少林寺弟子》《绝处逢生》《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等多部影片来泉拍摄,泉州风物频上银幕。尤其是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与菲律宾文化中心于1987年合作拍摄的历史故事片《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分别获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1986—1987年优秀影片特别奖和首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泉州市文联副主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陈瑞统参与并见证了《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在惠安崇武的摄制工作。陈瑞统告诉记者,《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是根据中菲两国政府签订的文化协定联合摄制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中菲合作影片。
“影片许多场面之所以取景于被称为‘天然摄影棚’的崇武,是基于几点考虑:一是崇武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墙,能够展现古代海上战争的攻守等宏伟的场面;二是崇武有历史悠久的古码头,最适合建造模仿当年刺桐港的古渡供取景;三是崇武的群众积极配合,非常支持影片的拍摄。影片中的许多群众演员是崇武百姓,他们在片中扮演水手、渔民等反映当地民间职业的角色,一些盛大的欢迎场面表现的则是泉州各种民间艺术形式,如拍胸舞、民间十音、舞龙舞狮等等。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影片!”陈瑞统说。
1989年,侯孝贤导演拍摄一部涉及台湾“二二八”事件和民众生活经历的故事片《悲情城市》,需要一组海岛渔村码头的镜头。陈瑞统也将侯导介绍到崇武取景。
翌年夏天,侯孝贤再次穿越重返泉州古城,酝酿拍摄反映台湾木偶大师李天禄传奇人生的纪录片《戏梦人生》,片中加入了具有泉州特色的园林盆景、古太师椅、十八堵眠床,以及独具风味的泉州民俗活动场面。该片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评委特别奖”,获得巨大成功。
泉州影人
闯荡影坛
“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后,中国影坛开始活跃着一批泉州籍制片人、导演、编剧、演员。当年泉州电影的快速发展和泉州电影人的迅速成长,最该感谢的是已故的陈剑雨先生。”曾长期从事电影工作的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办公室主任李端生说。
陈剑雨,泉州籍著名电影艺术家、电影《红高粱》第一编剧。李端生介绍,陈剑雨为泉州电影的发展可谓不遗余力,先后推荐和引进了不少电影名家,其中三位影响较大:第一位是泉籍著名导演黄健中;第二位是著名导演吴子牛,曾将其岳父、泉籍作家司马文森的小说《风雨桐江》改编拍摄成《欢乐英雄》、《阴阳界》这两部描写泉州地下党的故事片;第三位是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的米家山导演,他来泉拍摄电影《你没有十六岁》时,发现了日后的影坛红星——泉籍演员龚蓓苾。
“《你没有十六岁》是1989年至1990年间来泉拍摄的,剧组阵容强大,导演米家山,副导演张国立。随同剧组采访的成都《经济时报》见习记者,则是日后鼎鼎大名的央视主持人王小丫。剧组先是相中了龚蓓苾的姐姐,可她试镜时发高烧来不了。后来找来了还在中学读书的龚蓓苾,那时她才十五岁,一口小虎牙,很活泼,有点像巩俐。”
1996年至1997年,电影《一生一台戏》、《阿秀的消息》在泉拍摄。泉州人不仅担任编剧,还有不少人在影片里出演重要角色。
尤春成和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就曾在电影《一生一台戏》担纲主角,扮演一对夫妻,并与台湾演员杨贵媚、赵文瑄演对手戏。赵文瑄扮演了一个企业家。戏中要求他会吹、拉、弹、唱、演,深谙戏曲艺术。一次,尤春成为他化妆、着服,他对着镜子一看,忍不住笑出声来说:“看来今天我是彻底地改头换面了!”
世纪之初再创辉煌
进入21世纪,泉州电影再创辉煌。
2005年,由泉州投资、拍摄、出品、发行的第一部电影《一轮明月》荣获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和优秀男演员奖。
2009年3月20日,中国首届海峡两岸闽南语电影研讨会在泉举办,海峡两岸数十名专家齐聚一堂,共商闽南语电影的发展。此次研讨会引起了两岸电影界的极大关注,中国电影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康健民以及来自内蒙古、四川、山东、广东、台湾等地的40多名专家参会。研讨会上,台湾电影资料馆馆长李天祍、台湾政治大学广播电视系副教授卢易非、台湾台南艺术大学音像纪录研究所副教授、电影导演黄玉珊分别作主题发言。他们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数据以及影像等资料,详细地介绍了台湾省半个多世纪来闽南语电影的发展。“闽南语电影的发展对台湾电影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许多闽南语电影是对当时人民的一个生活状态的纪录,为后来的国语片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卢易非说。同时,他还指出,现在华语电影中,不要刻意将闽南语片与国语片区分开来,可以通过剧情和情节的需要,将闽南语巧妙地融合在影片中,吸引更多的观众。
为进一步展示泉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泉州知名度和美誉度,电影再次登台亮相。去年11月1日,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泉州市政府主办的2011年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梨园戏《董生与李氏》、《节妇吟》举行开机仪式。一个多月后,《董生与李氏》完成拍摄工作,将和《节妇吟》成为我省首批戏曲数字电影,预计今年初就能与观众见面。
梨园戏是泉州戏剧文化的一朵奇葩,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多年来,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整理、创作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其中《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先后获得了国家文华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曹禺戏剧文学奖等10个全国性重要奖项。此次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拍摄成电影,是市委、市政府大力扶持艺术精品创作、提升泉州文化影响力的举措之一,得到了国家专项资金的扶持。“剧本不变,音乐不变,表演不变。”福建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说,此次《董生与李氏》拍成电影,将保持舞台表演形式不变,原汁原味地向海内外观众展示梨园戏的独特韵味。
“《董生与李氏》的人物故事情节十分严谨,即使是作为电影剧本也是没有任何漏洞的,演员表演十分细腻,整部剧作具有强烈的人性光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担任导演及摄像工作的冯小宁对这部戏大加赞赏。他说,梨园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戏种之一,艺术层次之高,已经领先于世界水平,这部戏即使拿到欧洲也是一件伟大的作品。冯小宁一再强调,传统艺术拍成电影,现代电影艺术只能为“辅”,弘扬好传统艺术才是真正的“主”。《董生与李氏》拍成电影,将保留这部戏原有的风格和韵味,这种“味道”不能因为采用现代手段而被消磨掉,而应该是进一步将传统韵味烘托出来。我国启动“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就是要通过现代手段,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抢救下来,让更多的年轻人来欣赏,让子孙后代都能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冯小宁说,这部戏拍成电影后,可以通过现代数字化手段,在国内和国际上播放,促进我国戏剧与国际艺术的交流。这番话,让观众们对影片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