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泉州市政府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十七项确保”公开承诺回眸

泉州市政府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十七项确保”公开承诺回眸

2012-03-26 03:28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编 者 按

节后开工的形势,能折射出一个地方的就业环境。今年正月十五刚过,泉州高达98%的开工率,传递出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强力推动的信号。

用工的小阳春,与泉州政企的精妙合作息息相关。一年前的3月,市政府在《泉州晚报》作出关于加强企业用工服务的“17项确保”公开承诺,内容涉及就业服务、社会保险、权益维护、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尽管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张薄纸,却因注入了政府信用,而变得十分厚重。如今一年过去,这一创新之举,是否每一条都兑现了?是否都用心去落实了?让我们从这一项项承诺说起,以对账单的形式,逐一比对、细数这一年中“17项确保”公开承诺,为泉州带来的温馨就业环境和众多民生实惠。

全 景

引才:积极筹措就业专项资金

如何招得来工人,考验着泉州政府部门与企业的默契程度。衡量“17项确保”中公共就业机构是否兑现服务承诺,用工信息发布多少、“请进来、走出去”招工的广度和力度等等,都是个中标准。

一年来,“企业招工,政府帮忙”的良好传统得到进一步传承与创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每季度编印一期《泉州市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在市人力资源市场网站、闽南(厦漳泉)人力资源网及“12580空中招聘”热线,你都能够看到翔实的企业用工需求信息,这被称为“永不落幕”的求职市场。此外,别出心裁的“求职超市”每天发布近百家企业上万个岗位信息,7.39万有培训意愿的城乡就业困难的居民,则享受到3天内免费技能培训的服务。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为重点,“春风行动”、“就业援助周”、“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一系列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让各类群体就业得以对号入座、谋求职业。

继承传统的同时,招工方式也频亮新招。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去年带领500多家企业前往云南、贵州、河南等18个省107个劳务输出地招工,进市场、摆摊点,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以上,帮助企业“挖”到5万多人才,并对其中6个成熟的人力资源市场,不定期或长期派人进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积极筹措就业专项资金,对各类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职业中介机构、培训机构、劳务协作基地、企业等,按规定兑现企业用工奖励政策。

留人:保障职工实现体面劳动

引才为我所用,而留住人才的关键,则取决于城市的人文环境和政策的落地效率,“17项确保”则是最佳写照。

“确保劳动者不因企业欠薪而蒙受损失。”作为“17项确保”的首条, 2011年,全市全面建立“二金三制”:企业工资保证金和欠薪应急保障金制度,实行一级建筑承包企业解决分包企业欠薪制度、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欠薪逃匿制度和欠薪问题由地方政府负总责制度。鲤城、丰泽、洛江、晋江等地还施行欠薪举报奖励制度;14场“欠薪投诉举报、劳动法律咨询”现场接访活动,进一步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调处纠纷、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与劳动者切身利益相关的服务,得到进一步完善。经济困难的劳动者,不仅可求助于法律援助中心,而且无需出示“经济困难证明”。

确保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则是从源头上避免劳资纠纷的有效途径。一年间,全市深入开展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示范专项行动,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及中小非公企业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11年底,我市各类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高达93%,泉州开发区等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示范点和德化陶瓷等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示范点孕育而生。

过去一年,劳动者是否体面劳动同样是各级各部门的关注所在。如市总工会向26.5万户外来务工人员赠送专项保险;卫生部门加强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体检;安监部门全面开展企事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连续开展了数年的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在去年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37个市直部门联手建立多层次可持续的激励机制,在税收、信贷、能源利用、规划用地等方面为和谐企业提供优惠,吸引了15850家企业的参与,已有129家企业被评为首批“泉州市和谐企业”,45家企业被评为首批“福建省和谐企业”。

留心:两类人纳入公租房供应范围

所谓“留人先留心,引才需筑巢”。一年来,“17项确保”用工承诺的践行,时刻将目标锁定在来泉务工人员的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努力让“迁徙的候鸟”在异乡不感孤立、更好地融入泉州。

安居问题,首当其冲。去年,新鲜出炉的泉州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管理规定,明确逐步将新就业职工和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来泉务工人员,纳入供应范围,并鼓励和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建设公共租赁住房,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由此催生了诺奇、百盛通等一批企业兴建公租房,极大地改善了员工们的居住条件。

2011年,晋江率先在全国试水非本地籍高中班,成为泉州关切来泉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最佳注脚。类似的创新尝试,在泉州大地花开满城:着眼整体规划的强化,泉州开发区一次性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专门帮助园区来泉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入学;着眼加大资金投入,《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工子女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崭新亮相,各级政府将来泉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列入当地教育经费预算。

户籍制度的改革,同样随着“17项确保”的兑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户口迁移条件逐渐放宽,办理审批程序不断简化,各类人才、来泉务工人员有了户口迁入的“绿色通道”。石狮、德化等地“因地制宜”进一步放宽了外来务工人员准予迁入对象和条件,未来,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还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更广的范围内,卫生部门专设流动人口定点分娩、保健医院和高危孕产妇接诊医院,施行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顺产接生费减免50%等制度;人口计生部门出台《泉州市对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的服务承诺》,免费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四术”、免费查环查孕查病、免费发放避孕药具、免费办证等免费计生服务……

“17项确保”用工承诺,说到做到。一年来,各级各有关部门杜绝浮夸,创新制度,绝不仅仅只为力行践诺,更是为了让广大来泉务工人员在这座城市获得幸福、平等和温暖。这一年,逐步转变的用工观念、日渐和谐的就业环境、不断壮大的民营企业,看得见、摸得着,更加印证了兑现公开承诺的显著成效。

数 字

——确保劳动者不因企业欠薪而蒙受损失。全市建立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和欠薪应急保障金制度,两项资金累计达21592.44万元。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等,追发劳动者被欠工资8736万元。

——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与当地学生同等享受义务教育权利。2011年秋季,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工子女达25.99万人(比上一年增加3万多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34.7%。

——确保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能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普通限价商品住房、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我市目前已对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配租配售2818套,约占总量的32.5%。

——确保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能申请登记为本市常住户口。2011年,全市共办理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城镇落户23578人。

——确保外来务工人员享有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生育保健等服务。2011年,全市共为流动人口免费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86万多人;为186名外来工产妇减免住院分娩费用27660元。

——确保督促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支持工会组织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到2011年年底,全市各类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3%;签订集体合同9262份。

——确保督促企业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体面劳动。2011年,全市组织从事有毒有害外来工参加体检人数达44107人次;组织检查危化品企业1661家次,整改安全隐患4855条。

——确保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畅通。2011年,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共办理全市统筹外转出3062人,转入2257人。

——确保劳动者享有调处纠纷、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服务。2011年,全市调解涉及外来工、农民工权益的各类纠纷3000余件;全市乡镇(街道)均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

——确保困难职工能够获得帮扶。2011年,新建市级职工帮扶站示范点26个、县级帮扶站示范点32个;启动第11次金秋助学活动,资助2369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

——确保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不以任何形式向企业和劳动者违规收费。对涉及面广、影响面大的“价格调节基金”减半收取,可减轻企业及劳动者负担2600万元。

——确保1个月内兑现企业用工奖励政策。2011年,兑现企业用工奖励资金达44.58万元。

——确保公共就业机构免费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就业服务。2011年,全市举办各类公益性招聘会160场。

——确保公共就业机构3天内为求职者免费推荐就业;对有培训意愿的困难群体,3天内安排其参加相应的免费技能培训。2011年,有17.97万人次通过免费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实现就业;对有培训意愿的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享受对象为7.39万人。

——确保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2011年,全市共发放此项资金600万元。

——确保依法及时处理劳动争议。2011年,全市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7842件。

——确保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均可得到维护。全市有123个乡镇(街道)和29个工业园区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共同解决劳动关系有关重大问题。

亮 点

千方百计帮企业“招兵买马”

今年春节过后,我市继续开展“企业招工、政府帮忙”服务活动,共组织210场用工招聘会,带领371家企业赴云南、贵州、江西、重庆、广西、湖南、湖北等地招工,新引进21046名外来工。

请来家乡老师教授家乡课本

去年,晋江荆山外来工子弟学校做出勇敢尝试:全国首创非本地籍高中班,请家乡老师用家乡教材,在泉州教家乡学生。

放宽务工人员准迁条件

2011年7月,晋江市发放首批居住证,正式启动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取代实施了16年之久的外来人口暂住证。这一创举正逐步在全市推广。

短评:

让一样的月光

照亮“泉州梦”

一年前,泉州市政府就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向全社会公开承诺,提出“17项确保”,彰显了吸纳五湖四海产业工人的诚意、决心和能力。

一年来,各级各有关部门深刻认识诺言之重,明确职责所在,把好政策落到实处,用工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就业环境进一步改善,受到来泉务工人员的广泛认可。

公开承诺的兑现,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新时代劳动者发展诉求的深切认同,体现了泉州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安居乐业的用工理念。公开承诺的兑现,也让来泉务工人员感受到这座城市释放的政策暖意和公平讯号,在他们心里托起了一座责任城市、信用城市。

当我们以对账单的形式,逐条盘点这17项承诺:尽管还有不足和问题,有的仍在探索解决,但管理者们一碗水端平的理念和智慧,正视矛盾的勇气,解决问题的决心,依然令人鼓舞。

泉州民营经济发展乐园的打造,离不开优质丰沛的人力资源保障。政府应该把这种对账单的做法延续下来,像汽车定时年检那样,定期检查自己兑现承诺的进度:兑现了多少?又有多少没有兑现?没兑现的原因是什么?责任在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17项确保”不是走过场,不是一阵风,成为一项常抓不懈、不断改进的工作。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温暖他心房。”我们期待看到这样的画面:在民企“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中,在一样的月光普照下,新老泉州人共同书写“同一个城市,同一个梦想”。 □郑意凡

图片说明:①泉州不少企业积极改善生产环境,让来 泉务工人员体面劳动。

②技能培训,让新员工尽快上岗。

③免费发放生活用品,温暖员工的心。

④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与当地学生

同等享受义务教育权利,免除了来泉务 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