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之上 细品丽江
2008-09-05 22:39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自踏上丽江粗粝的石板路,我仿佛古旧的石头想歇脚,也像单色的瓦顶,淡去功利留下简单。
抵达丽江的那天,前一日的奥运圣火传递给丽江平添了激情的鲜红,酒吧里喝酒的、唱歌的、跳舞的无不彼此说一句,为圣火在丽江的奔跑干一杯。我最怕遇上景点里人头攒动,很幸运,进入古城,游客稀少,早餐没有其他人,客栈很便宜,从四方街往高处走,遇到的行人很少,遇到的当地人更少。
没有花多少时间就定下客栈,老板是来自四川的中年人,他很热情地推荐几个房间,每间50元,比旺季便宜了不少。他还热心地为我介绍旅游必去的几个地方,还考虑为我安排之后的行程,总之,在丽江,不管去什么地方想找个同行者或者旅行团都很方便,但自由惯的我还是选择到处乱走。
我放慢了脚步,去适应丽江的节奏,和特色店铺里的掌柜聊聊天,也到山顶的道观看看他们想怎样让游客掏钱,我就是一个过客,哪里都不是我歇脚的点,我更愿意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感受不同地域人们思想和商品社会的冲突。
多元木府已不在
客栈老板建议去木府看看,他认为那是能体现丽江纳西文化的建筑群,可以称作丽江的“小故宫”。
丽江的巷子曲曲折折,但不容易迷路,再加上有指示牌引导,转着转着就到了木府边。木府的导游讲得好,我一贯佩服能反反复复讲同样语言并保持激情状的导游,换我,讲两遍就烦。也还好有导游的解说,要不进到木府,看什么都不知道,更不用说了解纳西首领木氏的“土司文化”。
整个建筑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尽管也有纳西文化的韵味,但汉人进去感觉就是一个熟悉的富有的地主老财豪宅。对建筑没兴趣的人就不用看了,木府建筑群大多是这十年来按照以前的布局规格重建的,仿古工艺再精致也没了曾经的“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加上天色阴霾,看得很闷。
木府周边多小吃,价格不贵,味道也好,我就坐在边上的小屋,叫上一碗黄豆面,雨中过路的人不时张望,或许嗅到了丽江特色小吃的清香。
小城店铺大卖场
从入口走到街尾,从四方街登到山顶,商铺,客栈,饭庄,酒吧,丽江的沿街门面贴着汉文、英文和东巴文的对联,而看不见的大门上则是生意人和游客用目光写着的“商业”二字。
商业化给游客带来了便利,吃住行娱购游,旅游的六要素不仅是应有尽有,而且是送上门来。
小吃店一家连着一家,虽然挂的大多是丽江特产的招牌,但会吃的人一定是先在攻略中斟酌比较,并端着打印的攻略一路寻去的,吃到妙处不禁立存此照,继续为攻略填充。
客栈更是多得难以置信,如今淡季客少,进门后可以和老板讨价还价,同样是看了攻略或者古镇网的驴子,定会刷下几张“客栈优惠5元”的券,对号入座一家家探访。我原也打算找一间很有纳西特色的客栈,在里头混住几日,悠闲优哉,但到了丽江一看价格不过一天一间50元,也没什么好选的,看了第二家就住了进去,我想,我可别为了这几个钱浪费时间,把包丢下,逛去。如果对住宿有高要求的人,最好还是多比较几家,只要多走,就会发现那里的客栈实际上都是一道道风景,尤其是住到山顶的,俯瞰全城,很美的享受。
丽江遍地开花的是那些工艺品店,先是特色工艺琳琅满目,再是同类产品相互充斥,剔除几家有个性特点的外,丽江的旅游纪念品大致分为几类,和祖国各地的纪念品相差无几。购物,也是旅游的一大乐趣,但满城的店铺会让人晕头转向,我很庆幸在淡季的时候邂逅丽江。
风花雪月丽江夜
夜逛酒吧。我叫了两瓶“风花雪月”,静坐“千里走单骑”,在流水潺潺边嗅着丽江独特的气味,看着身边红红绿绿的风花雪月,觥筹交错中孤身男女单骑千里狂欢酒吧,放逐肉体也好,寄寓精神也罢,再无事可做也能在昏红中回忆今天来的种种散漫并等待正朝你袭来的艳遇幻觉。
丽江远非我想象的“精神收容站”,你在这里接触的生活绝对比在生活过的城市来得丰富,这是个被烙上精神标记的商品世界。你臆想的你期待的你尝试的,都有可能在瞬间变成现实,对他人而言,这里是精神的家园,对当事人来说,绝对是物欲以及生理需求渴望满足的桃园。
好梦丽江,时时有梦。
但越来越多人的梦正在失落,丽江,不是他们理想中初恋的单纯,回忆曾经,或者正是丽江赋予旅者偶尔慰藉的来去原因。
在酒吧里等待一场情感的艳遇,或许不败,或者枯萎,丽江就是你人生中一条值得回味的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