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深处藏古室
2008-09-13 16:15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探访南安英都云从古室
英都镇位于南安市西部,与安溪县毗邻。虽然英都地处山区,但这里人杰地灵,曾孕育出众多俊杰英才,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之乡”和全国水暖(阀门)基地。英都人自古就有兴学育才、创业奋进的优良传统,在方圆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古“书院”、“学堂”星罗棋布,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七岩八院”遗迹。但如果追溯英都人文的发展历史,“云从古室”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是英都人文的发祥地。
“云从古室”位于英都镇龙山北麓。原为禄寿院旧址,又叫“龙山精舍”,五代后唐僧人智绪创建,后废。南宋端平年间(公元1234年—1236年),英都乡人看到此地环境幽雅,便在旧址修建龙山书院,这也是英都历史上的第一所书院。到了元代,有个儒生屡考不第,寄寓于此,致志笃学;后放逐功名,专心在此设馆授徒,培育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子,进一步光大了书院的名声,人们尊称他为“云从先生”,即“云从龙,龙起而致云气”之意。到了明初,英都乡人把书院定名为“云从古室”,并延续至今。
云深藏古室,胜景催人往。历代文人墨客对此颇有偏爱,曾留下诸多诗词题咏和楹联佳句。相传宋理学家朱熹曾在该院开坛讲学,并对此地山川灵秀的自然环境赞叹不已,生发了“玉兔坠岭,必出贵人”的预言。重视教育的英都族人果然不负所望,置田兴学,培育子弟,因而人才辈出,科甲蝉联。据地方志书记载,自明永乐至清光绪年间,仅英都洪氏族人出秀才570人、贡生63人、举人65人、进士16人,授任朝廷官员有21人、省司官员14人、州府官37人、县邑官44人,并留下了“祖孙三进士”、“父子双翰林”等传奇佳话。
近日,笔者在英都族人洪振元老伯的陪同下,一同前往古室采风。行至山脚,眺望古室便看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轮廓,再顺着上山的水泥路前行,不一会儿就看到了“云从古室”的山门。踏阶而上,不经意间,古室已突现在眼前。古室建筑规模宏大,分前庭和后庭,殿宇雕梁画栋,石柱镂镀金字,门面青石浮雕,砌石基红砖墙,朱丹琉璃瓦,燕尾高翘飞脊,显得富丽堂皇。在前庭大门的上端悬挂着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云从古室”的匾额,格外引人注目。
古室前面有数棵古老苍翠的大榕树,盘根错节;埕下有一棵亘古的桂树,四季飘香;右边有一股清泉,潺流不息。古室背山面水,遥对北面巍峨英山,气势磅礴,景色万千。进入古室,浏览了一遍,笔者特意在古室前庭的西厢流连忘返,这里是当年云从先生读书和执教的书斋。我们静静地深思着,仿佛看到一个个英气勃发的少年正凝神在灯下苦读,耳边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又似乎看到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者手拿着戒尺,正在耐心细致地给学子们传道授业。
岁月悠悠,人世更迭,但英都后人对云从先生为人师表的风范始终没有忘记,他们把“云从古室”作为励志兴家的标记,倍加珍惜和呵护它,多次进行修葺和扩建,使之历久弥新、风采依然。
时值中午,烈日高照,十分炎热,我们与洪老伯一起,躲到一棵绿阴如盖的大榕树下休息乘凉。坐在石凳上,顿觉丝丝凉意习习吹来,尤其一个“静”字更是突兀在我们的心头。是啊,在如此清幽的环境下看书学习,是一件多么舒心快意的事情啊!此时,洪老伯也颇有同感,他意味深长地说:“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就好几次组织我们到这里过团队生活,搞野炊”。
如今,“云从古室”已成为英都镇的旅游胜地,吸引了众多旅游爱好者前来观光览胜。面对风景如画、景色宜人,坐对行峰、平临一野的绝美佳景,怎不触发人们吟诵前人所题“轻风遮半岭,飞雨过前溪”、“春横眉宇青娥黛,云镂英山碧玉屏”等诗句?怎不感叹佳山佳水,风光无限;怎不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云从古室”环境清幽,大榕树绿阴如盖,是读书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