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旅游 » 旅游资讯 » 德化深山炮楼

德化深山炮楼

2008-11-06 14:41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丹山寨炮楼

大正寨炮楼

赖垓铸造的土炮

德化深山古炮楼掀起神秘面纱

近日,德化县大铭乡琼溪村秘藏的一尊明朝遗臣赖垓督造的土炮重见天日,激发了很多人探访该县境内多座碉堡炮楼的兴致,勾起人们“念天地之悠悠”的怀古幽思。

清洁寨———留取丹心照汗青

明末崇祯元年(1628),德化县大铭乡琼溪村赖垓在顺天府(今北京)高中进士。赖垓历任浙江平湖知县、东宫皇太子讲学等职,并奉钦差往安南(今越南)“册立藩王”,圣眷日隆。赖垓正要回朝交差时,逢清兵入关,京师陷落,北归道路受阻,便回故乡琼溪隐居。清廷屡次征召不至,于是派兵捉拿。赖垓募集乡民上山,在故乡大铭乡琼溪村筑清洁寨,上凿井建楼,勒石自题“皎月高悬萝薜夜,苍天长放蕨薇春”,并督造土炮两门,一雄一雌,与清兵对抗。清廷派兵围剿该寨,久攻不下。

1958年“大跃进”毁林大炼钢铁,雌炮遭毁。雄炮被赖垓后裔扛下山,秘藏家中,后重新现世。该炮底座已毁,炮身生锈斑驳,仍完好,重达54公斤,使人遥想当年炮声隆隆的战争情景。

丹山寨———乱世当关护苍生

清雍正年间(1723-1736),离德化县城100多公里的西北“边关”———杨梅乡上云村有一位叫林光圳的富豪,耗资13.6万两白银,历时12年建成丹山寨堡,同时组建私人武装,购置土炮数门,把守大寨。丹山寨平面呈椭圆形,寨堡外墙四周由方块形巨石干砌刨光,表面光溜溜的既坚固又难徒手攀越,底宽达8米、高5.6米至8米不等(依地势而建)。城垣上宽达6米,可安营扎寨,调兵遣将。面向过境路口,还建有炮楼,墙体垒石为主体,辟有土炮窗口、鸟铳射击孔十多眼,以便战时以交叉火力封锁入寨路口。炮楼高达3层,上盖屋顶以避风雨。寨堡分内、外两道城墙,一旦外墙被攻破,寨民可退到内寨,继续抵抗。寨内有“聚奎楼”一座,已残破不堪,但骨架仍凛然屹立寒风中。最核心之处也就是山寨最高处,有一座垒石夯土的“烽火台”,用于危急时燃起烟火报警求援。民国年间,尤溪土著军阀卢兴邦兴师仰叩寨门,炮轰火攻,仍然望寨兴叹,仓皇败退。

丹山寨堡房屋原来有100多间,其中“聚奎楼”就有60多间。居住数百名寨民。现在他们都迁出另筑室居。古寨成了人们怀古凭吊的古沙场遗址。

大正寨———古时战场今景点

大正寨炮楼盘踞德化县葛坑镇大正村山上,海拔971米,俗称“烛形寨”,也称“向天蜡烛”,四周峭壁悬崖,自古惟有一条羊肠石径通山寨,地形险要,易守难攻。1949年底,有股土匪窃据炮楼负隅顽抗,人民解放军步兵久攻不下,后来调来山炮猛烈炮击,才击溃匪徒,夺下山寨。详细建寨年代已失考,但据当地大族陈氏老人传说,明初陈氏开基该村时,已有此寨,原名“大众寨”,亦称“大众寺”,系梁、林、张、蒋、黄、郭众姓族民合建,寨内原有佛寺,后因战事频仍而毁于战火,改今称。据此推算,古寨至少已有五六百年的悠久历史了。

明清两代,大正寨屡经战火,多次修葺。民国年间,国民党福建省保安第四旅长张雄南曾派大队人马攻占山寨,寨墙部分被摧毁。寨民在敌兵撤退后重新修复。后又被土匪窃据,驱散寨民,作为匪巢。

大正寨重新回归村民手中后,大正村民在寨内修葺兴建住宅,安居乐业,直到近年才迁居山下,但仍在寨内耕作劳动。村里有些重大民俗文化活动,村民依然择古寨作场所。笔者采访期间,村里的老人告诉笔者,他们正规划筹备修复古寨,作为老年活动中心和旅游景点。笔者站在寨墙上俯视群山,只见云海苍茫,众山皆小。

德化碉堡炮楼始于明末,盛于清末民国初年,产生有其必然的历史背景,首先是德化地处闽中,战略地位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清末民初兵荒马乱,地方不靖,群雄蜂起争霸,乡村便纷纷筑堡以自保,土炮则是有效的攻防兼备利器。德化历来盛产铁,冶炼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早居八闽前列,火药产量也比较大,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德化多碉堡炮楼的主要因素。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