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风重现九日山
2008-11-18 18:17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水族舞表演
《祈风乐舞》仿古
古典、端庄、热烈而肃穆。昨日,南安九日山风景区举行宋代祈风乐舞仿古表演,这一全国独有的传统文化演出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观众。
昨日下午3点多,在九日山景区广场,锣鼓声大作,隆重热烈的音乐声中,龙虎旗、彩旗、香炉、宫灯、花篮、十八般武器、凉伞等,一一出场。
伴着悠扬动人的南音乐曲,舞伎、武士从广场两边分别上场。舞伎们手拿如意婀娜多姿,武士们则手握拂尘气势非凡,整场表演扣人心弦。演员均由当地村民担任,他们穿上各式各样的仿古衣服,脸上写满兴奋,流畅而生动的表演,再现了当年九日山莺歌燕舞、百姓同乐的热闹场景。而一些滑稽的表演如扮大乌龟、大虾、河蚌等,则让人们忍俊不禁,现场气氛热闹非凡。
据九日山祈风研究会吴志恒会长介绍,经过为期2个月编排的“祈风仿古表演”,儒、佛、道三教合一,是一场全国独有的特色演出,旨在重现当年九日山祈风历史盛况。九日山作为全国文保单位,现存的多处史迹吸引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纷纷前来考察,每年也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而仿古表演重现的是当年“涨海声中万国商”这一独特景象,这是非常吸引人的,因为它直接见证了古代泉州繁荣昌盛的海上交通史、贸易史。目前,景区还考虑将这一表演作为常态性演出,使之成为景区独具魅力的一个旅游看点。
挖掘九日山传统文化
在昨日的祈风仿古表演现场,泉州市相关文史学者。
□林少川(泉州学研究所所长)
泉州以海外交通发达著称于世,历史悠久,泉州的史迹丰富,早在中世纪的唐代时就已经是中国四大海外贸易港口之一。而昨日下午举行的这场气势恢弘的祈风仿古表演,恰恰生动地再现了千年前九日山祈风仪式的壮观场面。
古代诗人薛能有“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国人”的诗句,这是唐代泉州海交外贸盛况的明证。也正是这样的仿古表演,见证了泉州悠久的海交历史与商贸的繁荣。
□胡家其(九日山风景区文管所所长)
我一直认为闽南文化中,如果缺了九日山,将是不完整的。这场模仿宋代远洋贸易时,人们欢送或者迎来贸易商船的欢乐场面,直接重现了当年泉州海上贸易发达盛况,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九日山在整个闽南文化和海交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九日山是许多文人墨客向往之地,这样的仿古演出,不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扩大了九日山风景区的旅游品牌效应。
□傅炳煌(九日山祈风研究会秘书长)
当年没有如今这样的天气预报,海上运输的船只无法掌握天气的变化,而风向的转变对一艘商船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祈风仪式,人们祈求海上航行一路平安。
参加本次仿古表演的人来自丰州镇各个村落,这种活动除了再现历史盛况,挖掘九日山本身的传统文化之外,对社区文化的繁荣也是一种促进。
祈风台石刻见证历史
宋朝哲宗元佑二年,福建泉州正式批准设置市舶司(一种对外贸易的行政管理机关),泉州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当时的泉州刺桐港成为与埃及亚力山大港齐名的世界大港,称为“东方第一大港”,有过“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况,海上贸易非常发达和繁荣。
“昭惠庙”建于泉州南安九日山,每年冬、春船舶往返季节,其时泉州的主要行政长官、市舶司官员都要率领僚属亲自到九日山祈风,祈求中外船舶、船民一路平安,在九日山把祈风经历刻于石壁之上,成为祈风台,现存的祈风台石刻于1998年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石刻见证了古代泉州十分繁荣的海上交通史、贸易史。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泉州进行“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来到九日山时各国专家学者对此胜迹赞叹不已,并留下了考察记事石刻,又为九日山的石刻碑文增添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