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宫庙藏身市区聚宝街
2009-01-06 17:17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黄帝宫庙面积虽小,历史却十分悠久。
石碑藏身石灰墙内
石柱仅剩一根碑文内容依稀可见
考古专家认为这是我市首次发现的黄帝宫庙
前几天,有人在市区聚宝街路角头拆除一座旧厝的墙体时,发现墙内暗藏两块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石碑。昨日,经泉州市海交馆研究人员刘志成现场考证,这座旧厝居然是古代供奉黄帝的宫庙。刘志成认为,该宫庙是泉州,乃至全省首次发现的黄帝宫庙,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见证者,又是涉台文物点,其价值不可估量,应该予以保护。
清代重修碑藏身旧墙
昨日上午,记者与刘志成一起来到该旧厝。这座旧厝大门正对着聚宝街,面积很小,仅有二十来平方米。墙体比较陈旧,墙壁上涂着白石灰,木柱已经腐朽,墙上有精美砖雕,全是手工雕刻。门边有一根石柱,年代久远,上面雕刻着“龙左鳌右德奠中央”字样,遒劲有力。大门右侧墙壁上,镶嵌有一块清代同治十三年间(1873)的石碑,呈黑色,另一块则是清代光绪年间的,在拆墙时掉了下来,被居民抱到家中保存。
同治十三年间的这块碑上记载:“聚宝路角宫不知创所由始,为乡人祈福地……聚津里路角宫崇奉中央帝(黄帝)、水德星君(大禹)、康元帅(传说中的守城保护神),由来久矣,岁在癸酉秋九月邻境祝融为灾,延及神居”……“宁郊、金顺兴、何庆成号、和合号等89家商号捐银两119两7钱、钱65900元重修。”
从石碑记载可以看出,该庙在清末重修了三次,因发生火灾被焚毁,同治年间由乡绅集资重建。因白蚁侵害,光绪年间两次重修,由商号出资。
见证海丝起点和两岸同源
刘志成说,这个中央帝宫庙历史十分悠久,这可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其一是清代同治年间重修时便不知道它的来历;其二是“津聚里”的叫法只有在宋元以前才有;其三是水德星君已有几千年历史,而根据史料记载,在没有建城门这个宫庙就已经存在了。当地居民也说,该宫庙所在地很早以前是海滩,该宫庙就是建在海滩上的。
“这不但是海丝起点的见证者,也应该是台湾中央帝宫庙始祖。”刘志成说,黄帝是海峡两岸共同的始祖,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均信奉中央帝(黄帝)、水德星君,很有可能就是从泉州市区聚宝街路角头中央帝宫庙传到台湾的,说明两岸同源、同祖、同根、同文化,同是中华民族黄帝的子孙。据《汉书·郊祀》记载:中央黄灵(黄帝)、东方帝太昊、南方帝炎帝、西方帝少皞、北方帝颛顼,我国信奉黄帝,有正式记载的就有2000多年。
专家和居民建议给予保护
“这附近是个文物群,黄帝宫庙所处的地位更为重要,应该加以保护。”刘志成说,聚宝街附近有许多文物保护点,比如青龙巷、宝海奄、清莲寺、观音寺、富美古渡口、马车行、基督教堂、中药铺、李贽故居等,如果对黄帝宫庙加强保护,将对泉州申报《世界遗产名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可是当地居民却对此感到忧虑。吴老先生说,该黄帝宫庙所在地属于公家,临江街道办事处准备简单装修后租给人家当店面,在拆墙时居民发现两块黑色石碑后,觉得是文物有保护价值,于是自发保护起来。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对此进行保护。(记者罗剑生文/图)
相关链接
考古专家眼中的古代聚宝街
近日,市区聚宝街路角头发现一座古代黄帝宫庙,使这条古老街道重新受到市民的关注。那么聚宝街在古代的泉州城又占有什么地位呢?
考古专家刘志成和聚宝街上的老人描述了聚宝街上的繁华情景。“古刺桐港最繁华的聚宝街万商云集,繁荣异常。”刘志成说,聚宝街位于德济城门外,俗称南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一句关于聚宝街的古谚语:“南门兜、挤烧包,挤不能过路角头”,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繁华程度。聚宝街还是一幅活生生的泉州版“清明上河图”,其热闹程度不亚于古代的开封相国寺。说书、弈棋、南音、什音、杂耍、武术表演、木偶戏、雕糖、妆糕人、踩高跷等,应有尽有。刘志成说,刺桐港在唐代就是中国的四大港口之一,到了宋元时候,泉州是东方第一大港,当时的帆船大得可以遮住太阳,而聚宝街的南面就是晋江北岸,是古刺桐港最大的码头,马可波罗就是从这里上岸,并从这里护送蒙古公主下嫁波斯的。路角头是外国商人、使者进出刺桐港的必经之地,也是中国人到南洋、台湾省的出海口,他们有可能把路角宫供奉的中央帝(黄帝)的香火也带到台湾供奉,路角宫中央帝成为台湾供奉中央帝的祖庙。老人们说,阿拉伯人到了中央帝宫庙更是下跪膜拜,祈求保佑生意兴隆,远渡重洋平安,一帆风顺。聚宝街古时候虽宽只有3米,但里面却容纳了海关口、税关行、银行、信局、典当行、银号等,货物包括珠宝、玉器、象牙、阿拉伯的“番油”,柬埔寨的“高白棉”,东南亚的橡胶,朝鲜的“高丽参”,本地的德化瓷器、永春土纸等。附近的青龙巷,“宝海奄”、“清莲寺”、“观音寺”、富美古渡口、马车行、基督堂、中药铺、李贽故居等文物保护点,似乎在讲述着聚宝街曾经有过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