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旅游 » 旅游资讯 » 旅游之趣在于“走”

旅游之趣在于“走”

2009-03-02 15:16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老祖宗造字很有意思,一个“走”字旁加一个“取”字便是“趣”,意为“走”才有所“取”,因而也才称得上有“趣”。因字会意,我以为旅游之趣在于 “走”。风景美不美,全靠两条腿。多走、会走,便会趣意盎然,收获多多。

湖州的西塞山,是一片长在唐诗里的风景,因为张志和的《渔歌子》诗,大家就记住了西塞山。张来到湖州时,当时的湖州太守颜真卿亲自到府署门前的骆驼桥畔迎接,还备下好酒、好轿,让他吃好喝足后乘轿游玩。可张并不领情,坚持吃家常便饭、步行和乘船看景。颜与张都是文人,毕竟心有灵犀,便一笑应允了他。就这样,张一路“野行”,一路与人“唱和”,写下了著名的《渔歌子》。试想,如果诗人天天酒足饭饱,坐轿而行,能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样的体验吗?因之“野行”而有了对风景的别样感受,因而才能写出别致来。

今人也有同样的体验。一次与家人游丽江,来到茶马古道重镇束河,我便想起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来过此地,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即今束河之古称。那日游束河时,同行的游客有选择坐观光车的,也有骑马的,我与家人坚持步行。束河古镇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错落有致,还真有“看头”。我照徐霞客描绘的旅游路线寻找,还真的找到了那枯涧石桥,那被称为“九鼎龙潭”的清潭。潭周绿柳垂地,翠柏指天,泉水清澈,游鱼可数。从潭中溢出的流水蜿蜒于村中道旁,远近汩汩有声。再向远看,一条小巷蜿蜒而上,没有尽头。路边一个个木制仿古中式四合院,小桥流水,茶肆酒楼……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情景,好的心情处处可得,任你做什么都是如此有趣!

人是会看风景的动物。在旅途中,走,能让我们用心赏景,让我们的身体感悟到不同的山和水,不同的人情风俗,而我们的头脑也在不同风景的滋养下变得机敏而多彩。走,能让我们学会思索。走在一条古驿道上,遥想千余年前的古人曾在这里驻足放歌;攀登一座山峰,感怀这里曾引发多少文人墨客的诗情;路过一处古战场,仿佛又听到军旗猎猎、战马嘶鸣、刀枪撞击……走,能让我们融入风景。远山近水、沟壑、阡陌、流霞行云,一切美好的景致,都如同美酒,能使人沉醉。忘情于山水之间,能使人柳暗花明,心胸开阔;能使人物我两忘,宠辱不惊;能使人境界升华,精神愉悦。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每一次旅游,尽管行色匆匆,人的身体感到很疲惫,但心情却异常的轻松,这是因为在旅途中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东西,正在变成养分滋润着我们,化作力量充溢着我们。在这些感悟和收获中,“走”是功不可没的。

如今外出旅游,要“走”还真不容易。登山有缆车的诱惑,行路有观光车的伺候,行至途中还不时听到轿夫的吆喝。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能找到“走”的理由,因为腿长在自己身上。套用“路在脚下”这句歌词,那便是“趣在脚下”。因为,走,才能体味到旅游的真味、真情、真趣。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