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多种力量参与和谐社会建设
2006-11-04 11:31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主体多样
“我先捐1000万元,另外准备再拿出一笔钱帮助晋江市部分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恒安集团总裁许连捷的话音刚落,在场的10多位企业家争抢话筒要表善心;远在北京的乡亲李志猛打电话给市委书记郑道溪表示,他要捐2000万元……这是前不久福建省泉州市企业家一次慈善聚会的场景再现。不到两小时的聚会,捐款数超过8000万元。
“泉州市正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和谐社会体系,此举惠及包括100多万外来工及其子女在内的泉州社会各阶层。”泉州市委书记郑道溪说。
泉州市民营经济发达,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位居福建首位。然而,泉州市也注意到,仍有少数群众生活困难。为此,早在1998年,泉州就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同步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去年,针对低保人群中有一半以上是因病因残致贫返贫的情况,泉州自加压力,对城乡低保人群全面实施医疗救助。据不完全统计,泉州市每年投入1亿多元用于保障最困难群众的生活、就医。
泉州因势利导,通过市慈善总会、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金秋助学、慈善一日捐等形式,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济困。泉州市慈善总会近5年间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善款,先后为5000多名贫困病残人员实施了医疗救助,资助3491名贫困学生就学,供养1400名孤儿。
泉州还通过开展打击企业欠薪专项行动、开通维权专线电话等,多方维护外来工的合法权益。并在此基础上向维护外来工子女权益、保障外来工精神文化需求拓展。(原载11月2日《人民日报》记者黄敬吴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