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穴中“悬空寺”
2009-07-23 19:47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丹霞地貌最直观的形态要素是雄伟的赤壁丹崖,紫红色调,给人庄重与神圣之感。崖壁中常有众多大型的丹霞洞穴,居高临下,幽雅险奇,是宗教丛林的天然道场,由此,丹霞岩穴成为泰宁宗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泰宁历史上佛教十分盛行,山寺庙宇数量之多为国内少有。丹霞岩穴以其“不涂垦茨而风雨之患除,不凿户牖而日月之光人”的特色,成为佛寺的理想福地,泰宁现在登记在册的寺庙有130多处,其中70%是建在丹霞洞穴中的岩寺。甘露岩寺、宝盖岩寺、醴泉岩寺、天台岩寺均建于唐宋时期。
中国有两座神奇的悬空寺,一座在山西省的应县;一座在福建省的泰宁。应县的叫北寺,泰宁的称南寺。北寺雄伟壮观,南寺玲珑险秀。南寺指的就是甘露岩寺。
上无片瓦雨不湿,下着实地临深渊。甘露岩寺,天台岩寺,络珠岩寺……三明泰宁县的洞穴岩寺或如鹰巢藏绝壁、或如明珠镶丹霞,每一座都让人耳目一新,惊其位置绝险、叹其巧夺天工。
甘露岩寺“一柱擎天”
身居“钟、鼓山”、背靠佛像岩,位于金湖西岸,长滩人形山西侧的甘露岩寺在泰宁寺庙中最负盛名。甘露岩寺因岩顶有钟乳甘泉滴下似龙首垂涎而得名。
寺庙陆路与外隔绝,乘船至山脚,此山林木繁茂,清静怡人。拾阶而上,不见寺院先闻诵经声。穿幽径、过净手池往上百余米,山间夹缝中甘露岩山门突兀而现。此时,藏身于半山岩穴的甘露岩寺全景可见,如雄鹰展翅跃跃欲飞。
一柱立地,擎起有4幢楼阁的整个寺庙,此为甘露岩寺一绝,因此甘露岩寺又有“南方悬空寺”之称。
过山门,沿着修建在崖壁上的阶梯攀登十余米,抬头,独自支撑岩寺的朱红大柱格外鲜艳。此柱周长约1.7米,成年人刚好可以环抱之,每位初次拜访的游人、香客都会虔诚地在柱子前停留、祈祷,然后抱一下柱子。
过柱子往上十余米,就到甘露岩寺的大雄宝殿。甘露岩寺始建于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距今已有860多年。建寺人是当年驻寺法师了凝和尚。岩穴高80多米,深和上部宽约有30多米,但下部宽只有10多米,呈倒三角形。古人把这地理上劣势变为建筑上的优势,采取“一柱插地,层层叠加,不假片瓦”的独特结构建筑,即一根粗大的柱子落地,托起了四幢重楼叠阁,屋顶无需用片瓦,全部建筑为木质,分上殿、蜃楼阁、观音阁、南安阁四部分,用“t”形拱头相连接,没有用铁钉,工艺精湛,巧夺天工,是我国建筑史上一大杰作,闻名中外。
据考证,十二世纪时日本名僧重源法师曾三度入闽考察,学习甘露岩寺的建筑工艺,回国后重建了举世闻名的奈良东大佛殿,大佛殿所大量使用的“t”形拱即取样于甘露岩寺,被誉为“大佛样”。
遗憾的是这座独特的古老建筑在1960年的一场大火中烧毁。现存的寺庙是1979年仿照原阁图样重新修建起来的。
抬木支撑杆
启发独木支寺
传说以前这庙很小,北宋状元叶祖洽的母亲特地从城里赶来求子,并许愿“如果生了儿子,一定重修这座寺庙,岩有多大,庙盖多大”。
后来得子,取名叶祖洽,还高中状元。为偿母亲的夙愿,叶状元调集天下建筑高手来此建庙。然而,由于这里地势险峻,庙无法建成,一直盖不起来。建筑师一直发愁。有一天,一个名叫周斫头的建筑师看见一壮汉扛着一根又粗又直的大圆木,平稳地放在抬木头用的“y”形铁叉之间,正在树阴下休息。他顿受启发,当众宣布:“明日开工,不得有误!”弄得其他人都莫名其妙。
叶家主事闻讯,忙问设计方案,周斫头便投其所好地说道:“府上状元姓叶,一木四横;这岩下窄上宽,呈倒过来的‘品’字,意为当朝一品官啊!就这样建。”
叶家老少听了,无不欢喜,还提议把这柱叫“状元柱”或“如意柱”。后来,这庙的香火很旺,人们来求子,还都爱抱一抱状元柱,博个好彩头。
李家岩:“天台”之上天台岩
较之甘露岩,在际溪村横坑尾的李家岩名气小许多,游客亦寥寥无几。李家岩距离泰宁县城不远,乘车半小时内可以抵达山脚。在山脚抬头,满眼是郁郁葱葱的翠竹。沿着新修的石阶攀登, 穿过竹林,就可以看到上下两个巨大的洞中有洞的壮丽岩穴,不过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地——李家岩上的天台岩寺。
“天台岩”顾名思义在“天台”之上,因此,它还在这两个巨大岩穴之上,继续往上,侧着身子穿行一条长三四百米,高1.5米到1.8米的弯曲岩穴便道,还没等人反应过来,就进入了一个供奉着佛像,大约六七平方米的木屋,这个小木屋很别致,屋内阴暗,窗外阳光灿烂。
穿过侧室,便抵达烟雾袅袅的天台岩寺。素闻天台岩寺的斋饭很好吃,尤其是野菌炒米粉。据庙里老尼介绍,周末时常有游客到天台岩寺游玩,不是来拜佛,而是慕名来吃斋饭。在岩洞的另一头有间很大的厨房,名“香积禅厨”,还贴着这样一副对联:“禅悦为食非饱非饥,净土是家无来无去。”厨房侧有一线山泉,淙淙而至。“水清、料足、味美”,同行友人有幸在天台岩寺吃过午斋,至今念念不忘。
李家岩原名天台岩,但明朝时泰宁出了一个李春烨,他是泰宁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曾官拜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李春烨年轻时,曾在天台岩寺静心读书。李成名后,后人为纪念他,遂将天台岩改为李家岩,天台岩寺亦被称为“李家岩禅寺”。
丰岩:一岩藏三寺
一般来说,一个岩穴里只有一座岩寺,但在际溪村江家坊南面一处丹霞峭壁岩穴群中,却藏着丹霞岩、罗汉岩和络珠岩3座寺庙,这便是久负盛名的泰宁丰岩。
丰岩原本只有小路通行,如今,已经修了一条水泥路直达络珠岩寺前。丰岩藏身于山坳之中,峭壁高近百米,中有流水如络珠倾洒不绝。
据介绍,丹霞岩旧有庙宇,宋宰相李纲曾在此处读书。在丹霞岩左侧,有罗汉岩寺,供奉着五百罗汉。在罗汉岩的左侧,是络珠岩(又名瑞光岩),因有清泉洒落如珠而得名。
如今,丰岩下仅存新修建的络珠岩寺,丹霞岩、罗汉岩两寺早已不复存在。惟有两株虬根盘结古树,在丹霞岩寺那杂草丛生的院落中“回忆”昔日繁华。罗汉岩寺如今也仅剩几根梁柱。
新修建的络珠岩寺主体只有一幢,规模并不大,3位驻寺僧的僧房就在原罗汉岩寺旁。僧房整体修建在岩穴内,由于不用担心漏水,僧房仅仅在靠近岩穴外侧铺了一层竹篾,内侧全是“开天窗”。驻寺僧人说,这样不仅不怕漏雨,还便于采光、排炊烟。
79岁的驻寺僧释宗高介绍,丹霞岩寺规模很大,比现在的络珠岩大好几倍,可惜的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破坏烧毁。现在,丹霞岩寺的旧址上还存有一方雍正年间刻有“丹霞岩”字样的碑刻。在丹霞岩碑刻右侧,有一方刻着“李忠定读书处”的碑刻。另外还有一方碑刻上的刻勒早已经被风化得看不出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