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福建新闻 » 武夷下梅村:藏在福建的“江南水乡”

武夷下梅村:藏在福建的“江南水乡”

2010-11-05 15:54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下梅村距武夷山风景区8公里。如棋盘布局的下梅村,虽然没有江南古镇的宽宏和奢华,却是生态和谐,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迄今依然完好。即使只在溪边发呆,看看手工扎的纸花灯,也是一种轻松的享受。

水乡风情 “三雕”奇葩

下梅村位于武夷山市东部,村落建于隋朝,里坊兴于宋朝,街市隆于清朝。山护村落,水养邑人,山环水抱营造了一个封闭安谧型的村落,素有“文史精品古村落”的美称。

村内的祠堂、古井、老街、旧巷与民谣、山歌、龙舞、庙会交融,构成典型的南方水乡风格,显出村落独特的魅力。村内现留30多座的清代古民居建筑,结构以砖木为主,石砌墙基,柱础以木为主,结合精巧的闺楼、书阁、花园、经堂、厢房,形成了下梅民居的独特风格。设置的四方天井,一重天井一重厅,以便于采光、集雨、通风,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古民居“三雕”(砖雕、石雕、木雕)景观尤为首推,是下梅古民居的一枝奇葩。每座民居的大门都有精美的砖雕装饰,融人物、花鸟、山水、器皿于一体,人物逼真,环境亲和,蕴意深刻。尤以邹氏家祠、邹氏大夫第的“小樊川”、“参军第门楼”、“西水别业”、“隐士居”、“方氏参军”等最为出色。还有柱础、石基和石花架上的石雕图案,挑梁、吊顶、栏杆、窗棂等木雕图案,精彩纷呈。

茶商水道 万里茶路

梅溪发源于梅岭,两岸村落以梅命名,如梅岭、上梅、下梅、梅溪村。朱熹游赏时曾经写下“晓登初移屐,寒香欲满襟”的赞美诗句。它不仅养育过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南宋理学家朱熹,还涵养了清朝繁荣的茶市下梅,铺造了晋商常氏与下梅邹氏联合贩运武夷茶的“茶商水道”。

下梅村孕育了独树一帜的武夷岩茶,一到春天,每家每户都忙着采茶、制茶,空气中处处散漫着茶的清香。福建、山西商人联手在下梅村开辟了中国另外一条“万里茶路”,一直延伸至中俄边境的贸易城——恰克图,让下梅成为武夷山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你可在村口“晋商茶路万里行起点”的纪念碑上镌刻的茶路线图,体会到万里茶路宽阔的情景。

流入梅溪的当溪划村而过,将村一分为二,是为了茶市而规划修建的人工运河。当溪两岸,有南北二街,溪畔设弧形靠栏,可坐可倚,古时更被称为“美人靠”。据悉,下梅成为茶市时,下梅男人多外出经营茶叶,家中的妻子傍晚时分便会依河栏眺望下游船只。为此,邹氏沿河修建了弧形长椅,让夫人靠椅望夫。虽然现在“美人靠”不再,溪畔却成了老年村民聊天、读书阅报的休闲之地。

艺术底蕴 古村进行时

儒学正堂内设私塾,保留多张半月形木桌,上厅有赏月楼等附属建筑,可体验一下古代学习之地。至今还可以看到屋内墙壁上的“候选儒学正堂的捷报”——贵府陈老爷名镛,奉旨乡荐以五经中式第一名贡元,咨吏部候选儒学正堂。

同样位于下梅北街的邹氏大夫第,门壁全用砖雕装饰,浮雕和透雕相结合,层次分明。两厢的隔窗分别雕刻蝙蝠、花卉等图案,让大夫第尽显富丽堂皇。大夫第的后花园“小樊川”,有“镜月”台、金鱼池、对弈台、石花架等,在有限空间里营造一个有山水、有花树的无限天地。(金羊)

【旅游贴士】

交通:从武夷山市区可乘中巴或公交车直达下梅,或者搭乘从武夷山度假区前往下梅的公交车,每5分钟一趟。

美食:在当地可以买到村民自制的武夷茶、野生红菇、香菇、木耳、农家自酿的米酒等乡味土特产。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