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近海治污成效凸显
2012-06-18 02:12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洛阳江河口拥有全省面积最大的人工红树林区,在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同时,让城市更宜居。
落日余晖下,孩子们在绿林白沙间逐浪欢笑,崇武到秀涂海岸带“最美海岸线”芳容再现;绚烂晨曦中,“清泉随处涌,碧水泛金波”的田园景象,将人们的思绪重新带回儿时……翻开泉州6年来近海治污的“成绩单”,全市近海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走出从50%到77.8%的上扬曲线,“蓝色湾居”的梦想正逐渐变成现实。
这一切,源自人们对构筑美好家园的追求和巩固提升“创模”成果的决心。
2006年10月27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告泉州跨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行列。正是在“创模”的奋斗历程中,在晋江、洛阳江流域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泉州人把对水的关注,从江河延伸到近海。2006年1月泉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快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决议》,拉开了泉州近海水域污染整治工作的帷幕。
号角响起,近海治污工作随之紧锣密鼓地展开,一家家污染企业被整治关停,一座座污水处理厂井然有序运作,沿海防护林规模愈加庞大,在近海治污、重点流域水环境整治、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等多种措施的合力作用下,我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效日渐显现。据统计,2006年以来,我市累计完成近海水域整治项目444个,完成投资61.04亿元;累计完成晋江、洛阳江等重点流域整治项目251个,完成投资20.1亿元;累计实施128条(段)259.17公里的溪流、沟渠综合整治。
“国家环保模范城”的桂冠来之不易,泉州倍加珍惜。面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泉州用数年铁腕治污的持之以恒,在“破”与“立”的选择题上作出了正确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