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6-12-29 16:54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过去六年政府工作成效及2006年工作回顾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六年来,全市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931.08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870亿元(预计,下同),继续保持全省首位,年均增长12.7%;财政总收入从2000年的57.52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84.6亿元,年均增长21.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00年的6.2%提高到9.9%。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三次产业比重从2000年的8.7∶57∶34.3调整为4.7∶59∶36.3;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旅游服务等产业有了新发展,汽车制造、修船造船、生物医药等产业实现新突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00年的32.2%上升到77.5%。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晋江、惠安、石狮、南安、安溪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所有县(市)进入全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
基础设施建设快步推进。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5亿元,超过前52年的投资总和。后渚大桥、大坪山隧道等重点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沿海大通道、金鸡拦河闸重建等项目基本建成,泉三高速公路(泉州段)、福厦铁路(泉州段)等项目动工建设;南埔电厂一期、晋江500千伏输变电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全社会用电量从2000年的89.58亿千瓦时增至217亿千瓦时。全市2057个、占99.85%的建制村实现通村公路硬化,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通建制村公路硬化目标。港口发展迈入新阶段,建成投产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2个,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从2000年的1712.18万吨、15.89万标箱增加到2006年的5100万吨、83万标箱。
城市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80平方公里,比2000年增加40平方公里,进入全省三大中心城市行列。全市城镇化水平比2000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中心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76%,比2000年提高8.74个百分点。获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
改革开放力度继续加大。民营经济进一步壮大,民营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1.1%;上市民营企业新增13家,全市百家重点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8家。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分别增至72个和39个,居全国地级市前列,获中国品牌经济城市称号。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审批审核事项618项。外经贸工作跃上新台阶,累计出口14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报表口径)62亿美元,泉州出口加工区通过海关总署等九部委验收并对外招商。
城乡统筹发展得到加强。贯彻落实中央三个“1号”文件,全市基本实现宽裕型小康目标。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122.2万亩,百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累计完成产值463.2亿元。累计减轻农民负担17.75亿元。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帮扶省、市级经济欠发达村140个,落实帮扶资金2.5亿元;完成“造福工程”搬迁4489户、1975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5个县(市、区)、77个乡镇、1266个建制村,参加人数达214.48万人,5.22万人获得住院补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4440元增加到2006年的6600元,年均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7817元增加到2006年的15940元,年均增长10.5%。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科教兴市战略,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五连冠”。“双高普九”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3年计划,高中毛入学率达58.6%。华侨大学、泉州师院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泉州卫校等4所中专升格为大专。新增民办职业学院6所。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引进高级人才1358人,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个。文化事业加快发展,《董生与李氏》等27件作品获全国奖项。举办四届泉州旅游节。市县两级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基本完成。
和谐社会建设成效凸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行,纳入低保的人数和保障金发放从2000年的2.9万多人、1770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11万多人、7850万元。“平安泉州”建设扎实推进,全面完成“四五”普法,启动“五五”普法,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称号,实现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二连冠”。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三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狠抓晋江、洛阳江流域污染整治。
与此同时,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1号、2号议案决议任务基本完成,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七次会议提出的两个议案决议正抓紧落实。六年来共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1762件、政协委员提案1986件,满意率分别达99.26%和99.28%。此外,67件13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走前列、新突破”的要求,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各项工作,迈出了“十一五”发展坚实的一步。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出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抓好省市县三级191个示范村和市级20个帮扶村工作。有效防抗“珍珠”、“碧利斯”、“格美”等台风和强暴雨,全力以赴抓好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1333”工程,举办泉州龙眼(上海)展销会及第三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业合作交流洽谈会等展会。完成“六千”水利、晋江下游防洪岸线整治等重点工程年度建设任务。推广农村沼气工程,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完成“造福工程”搬迁5151人和150个5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任务。
项目带动战略持续深化,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投建。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9亿元,比增31%。泉州晋江大桥、泉州大桥南立交、外走马埭围垦等工程深入推进;福建炼化一体化、中化重油加工、石狮pta项目进展顺利;泉州船厂修船项目万吨级造船区分段工程正式投产;一汽新华旭汽车项目、远东北方重工专业汽车项目、永春生物医药基地动工建设;8座220千伏变电站开工建设。
企业自主创新力度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制定出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系列政策,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先进制造技术服务基地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市级行业技术开发中心11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申请专利2000多件。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五大传统产业产值增长24.9%。大力培育发展“5+1”新兴产业,五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4.1%,旅游总收入增长20.8%。抓好100家市级重点工业企业、66个省级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项目和107个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港城联动战略深入实施,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出台“十一五”期间加快港口发展意见,完成泉州港总体规划编制。与中远集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新开泉州港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完成港口建设投资8亿元。“一二三四”城建项目扎实推进。完成泉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都市区协调发展规划、泉州市交通综合规划编制;东海、桥南、城东、江南等新区建设加快,朋山岭第二隧道全线贯通,城南片区(二期)道路、市区路面改造项目和钟楼等古城保护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开通环泉州湾大公交线路。强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制止“两违”取得阶段性成果。
外经贸支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发展。建立健全出口预警和应对技术壁垒工作机制,抓好海关总署支持“海西”22条政策落实。全年外贸出口38亿美元(海关口径),比增21%。新增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115个;外商实际到资(验资口径)9.2亿美元,比增30%。举办“鞋博会”、“海博会”、“海洽会”等经贸活动,实现泉澎货物直航,开通泉州港(石井)-金门航线。深化泉港合作八大平台建设,推进泉澳四项合作。
文化强市建设步伐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建成投入使用,11个项目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承办第六届福建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赴澎湖举办“泉州文化周”活动。加大教育支出,全年预算内投入教育经费达27.2亿元。落实“两免一补”资金2.03亿元。新增两所省级重点职校。16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8.9万人。市第一医院新院动工建设,32家重点乡镇卫生院实现标准化目标。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获第十三届省运会团体总分和金牌总数第三名。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完成20万户。
和谐泉州建设持续加强,社会保持安定稳定。继续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增至46万、41万、45万、35万和32万人。享受低保人数新增5821人,发放保障金增加1250万元。深化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32元。顺利完成村(社区)换届选举。深化平安创建活动,继续实现“一升一降”目标。推进安全生产11个方面专项整治。
近海水域等污染整治扎实开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成效。认真执行市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议案决议,制定实施《泉州湾南岸近海水域污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泉州市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和晋江、洛阳江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计划,落实“创模”持续改进措施,全市投入近海水域污染整治资金12.62亿元,实施96个年度整治项目,已完成65个。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新建标准厂房685万平方米。全年人口出生率10.19‰,政策符合率95.09%,完成省下达的人口计生控制目标。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实施《公务员法》为契机,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推行集中审批和网上审批,40个部门、481项审批服务事项入驻市行政服务中心运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出台应急预案57个,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861起,政府行政能力和行政效能不断增强。新一届政府工作目标和2007年政府工作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总体部署,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弘扬“三创”精神,落实“四个重在”要求,坚持科学、民主、依法行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强市、文化名城、和谐泉州四大建设,实现“五个基本”目标,发挥创业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持续走在全省发展前列。至2011年,预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财政总收入突破350亿元,力争更好更快些。为此,新一届政府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的决策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致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加快五大传统产业集群化、信息化、品牌化进程,推动产业集聚、转型、升级。加快“5+1”新兴产业的规划、培育、发展、壮大。抓住自主创新这个关键,把握集约发展这个根本,推动经济增长向集约型转变。
致力深化项目带动战略,增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后劲。坚持以项目促发展,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和“十一五”规划,生成和实施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带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大项目。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
致力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努力消除影响科学发展、和谐进步的障碍。大力弘扬爱拼敢赢的泉州精神,营造鼓励人们锐意进取、大干事业的社会氛围。
致力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积极落实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三高”、“三少”、“三节约”产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致力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收入分配、就业、就医、住房、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问题。积极培育和谐文化,建设一个公平公正、团结和谐的社会。
2007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5%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减少4.2%和1.1%;财政总收入增长1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出口商品总值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3‰以内。
(一)围绕新农村建设“走在前”,认真实施“五大工程”
一要实施规划工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制定实施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纲要,确定培育一批试点示范村。二要实施发展工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认真实施“1333”工程。办好泉州龙眼(北京)推介会。建立和改造农家店632家。加快建设深沪、祥芝、崇武国家中心渔港。落实农村增收减负政策。加大山海协作和扶贫开发力度,实施“百村扶贫开发计划”。推进“造福工程”,搬迁安置5000人。三要实施基础工程。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加大农村公路维护提级改造、客运“村村通”和饮水安全工程的投建力度。完成晋江下游防洪岸线整治及江滨路续建、山美灌区节水改造、“六千”水利工程和小山围塘除险加固年度建设任务。深入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和“小康环保行动”。四要实施素质工程。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组织实施劳动力创业、绿色证书等培训。做好省级乡镇“三农”服务中心试点。五要实施保障工程。深化以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继续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探索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二)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一要突出自主创新。市、县两级财政投入自主创新经费2.3亿元。鼓励行业协会和规模以上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大力实施专利、标准和商标品牌战略,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新增国家级专利工作试点单位10家。建成中小企业信息化、科技创业、知识产权3个公共服务平台。规划建设泉州软件园。二要突出项目带动。认真实施126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73亿元。坚持生产性项目先上,石油化工业重点推进福建炼化一体化、中化重油加工、石狮pta项目;汽车制造业重点加快一汽新华旭、远东北方奔驰生产和锐驰汽车电子、深圳五洲龙项目开工;修船造船业重点加快泉州船厂修船项目建设,争取列入国家规划的大型造船项目启动;电子信息业重点建设微波射频、光伏电子、冠科电子、手机通讯制造项目;生物医药业重点抓好华宝、海裕、海汇、海鑫等生物科技项目。坚持商贸性项目先上,重点建设石狮服装城二期、泉州晋江铁路综合货场、石湖港石材物流交易市场、南安官桥粮食城、泉州电子汽车汽配城等项目。坚持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重大基础设施先上,抓好泉三高速公路(泉州段)、福厦铁路(泉州段)、外走马埭围垦等项目续建,争取泉三高速南安至惠安支线、沈海高速复线南安金淘到厦门高速公路开工。三要突出提升服务业。建设南少林寺旅游区等项目,发展文化旅游、滨海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手规划城市商务集中区,抓紧江南新区商贸物流中心、城东片区购物中心及东海片区现代商贸区的规划建设。四要突出要素保障。继续实施“112专家工程”、“222高技能人才工程”,办好第三届企业劳务洽谈会、第五届银企资金供需洽谈会,盘活闲置土地,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推进2个500千伏、12个220千伏、54个110千伏变电站建设。
(三)围绕建设现代化亿吨大港,增强港口综合竞争力
一要统筹港口发展。认真实施“以港兴市、港城联动”战略,大力推进泉州新港和湄洲湾南岸主枢纽港建设,确保200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6200万吨、集装箱突破100万标箱。积极争取《泉州港总体规划》获批。大力推进秀涂码头、石湖10万吨级码头、围头防波堤技改工程、斗尾30万吨级原油码头、肖厝10万吨级码头等项目建设,加快疏浚拓宽泉州湾、围头湾、湄洲湾三条通海航道,争取年度投资10亿元。推进漳泉肖铁路肖厝支线建设。二要壮大港口经济。大力发展石化、汽车、修造船、机械等临港工业。抓紧编制港口物流发展规划,积极吸引船公司和大型船货代公司来泉设立物流公司,启动中远石湖物流园区建设。开辟近远洋支线,增加外贸集装箱量。三要营造良好环境。设立港口发展专项资金,认真落实港口经营、建设、外贸运输和货物出口等优惠政策。
(四)围绕办好全国农运会,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一要拓展城市空间。全力推进“一二三四”城建项目建设。城东片区要加快形成以中心大道、江滨路为纽带的主次干道网络,确保“一场一馆”竣工、滞洪排涝工程基本建成和安置房一、二期主体封顶。东海片区要加快推进迎宾馆、综合大道、东西景观路、滨海大道、东海围垦等项目。桥南片区要重点抓好池峰路、兴贤路等4条主干道施工,完成80%安置房建设任务。实施晋江、洛阳江两岸和沿海大通道两侧城市景观带规划。二要完善城市功能。优先发展公交,新建江南、丰泽公交车站。优化城市路网,确保泉州大桥南立交、旧泉永路竣工通车,加快泉州晋江大桥、市区内环路建设步伐,深入推进一、二环路前期工作,增强中心市区交通枢纽功能。加快实施燃气工程项目,推进泉州金浦水厂建设,进一步提高市政设施的承载力。推进古城区危房整治、学府路、南少林片区、田安路南拓和西街保护等项目。三要强化城市管理。深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决制止“两违”,深入开展中心市区交通整治,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五)围绕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全球化参与能力
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境内外战略投资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污水垃圾处理、公交等领域建设经营。鼓励企业改制上市。规范发展中介组织。二要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突出招商选资,促进在谈项目落地投产。高标准做好泉州出口加工区、洛秀组团项目招商。健全出口风险防范应对机制,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外贸主体结构。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到境外建立营销机构、贸易网点和投资设厂。三要密切台港澳侨合作。完成海峡两岸(泉州)农业合作试验区规划,办好惠安台商创业基地、海峡两岸农产品物流中心,主动承接台湾石化、机械、电子、现代农业等产业转移。继续深化泉港八大合作平台建设和泉澳四项合作。做好侨务工作。
(六)围绕建设文化强市,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一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行对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制度,新增惠安、德化两县实现“双高普九”。扶持改造20所农村薄弱学校,扶持15所农村寄宿制小学配套建设,扶持5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配套建设。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毛入学率达62%。认真执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依法保障城镇贫困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二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中心市区基本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新增洛江、南安、惠安、永春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新增受益人口160万人。加快推进市第一医院新院、泉州医疗中心(一期)及福建医大附属二院新院建设,推进22所重点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三要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推进“海丝”申报“世遗”和“泉州南音”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抓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发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平台作用,加强泉台文化交流。完成梨园古典剧院、南音艺苑等项目建设,推进东西塔保护和承天寺景观修复工程。加强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四要加快发展体育事业。坚持“节俭办农运”,倒计时做好2008年全国农运会各项筹备工作。五要提高人口计生水平。健全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推行优生优育。六要促进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七)围绕构建和谐泉州,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一要培育和谐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二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抓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全年培训各类劳动力25万人,新增就业15万人。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认真做好辖区内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三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江南、见龙亭及各县(市、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健全“五险合一,地税征收”机制。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加快发展福利、慈善事业,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四要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认真执行市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议案决议,深入抓好泉州湾近海水域污染治理和全市近海水域污染综合治理方案落实,继续推进晋江、洛阳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建立“两江”上游生态公益林建设补助机制。加快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完善县、乡(镇)、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三级管理体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96%以上,近海水域水质功能区达标率50%。抓好对100家国家、省、市跟踪的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督导。落实55个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五要深化“平安泉州”建设。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涉黑涉恶和暴力犯罪、盗窃、抢夺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及“六合彩”赌博、信息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一个服务发展、促进和谐的创新型政府今后五年,新一届政府要强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加强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提高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
创新管理体制,进一步增强政府的保障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创新经济管理方式,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综合控制能力。
创新运作机制,进一步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认真落实市政府工作规则,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加强决策督查反馈,定期对决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贯彻《公务员法》,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和绩效评估工作。建立行政问责制。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制度。
创新服务方式,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集中审批和网上审批,推行并联审批,开通“绿色通道”,推进市、县、乡三级审批联动。深化政务公开。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健全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完善“政风行风直通车”、“一线通”等沟通平台,努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办好12件27项为民办实事项目。
创新监管制度,进一步增强政府的约束力。认真贯彻《监督法》,自觉接受监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加大对行政自由裁量权、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领域的监督力度。加大商业贿赂治理力度,大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牢记“两个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
[2006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