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经济惊鸿一跃
2007-01-24 00:04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短短几年,泉州巨大的商业潜力就让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公司副总裁聂明凯刮目相看。投资1亿元建麦德龙商场后,他希望,麦德龙在泉州还能找到更多的投资机会。
与此同时,已经在泉州开了两家店的沃尔玛,再投1亿元打造福建鞋类物流中心。待二期工程完工后,年处理鞋量可达3000万双。而正在排队准备进入泉州的,还有正大集团的“易初莲花”、强生、宝洁等响当当的世界500强。
国际巨头的关注只是泉州外向型经济惊鸿一跃的一个侧面。在过去1年里,泉州的出口额首次突破40亿美元大关,创造了高于福建7个百分点的增幅。16家企业出海投资是历年之最。泉州为122个超千万美元项目落户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为美国人、欧洲人低成本地穿上高质量的鞋服提供可能……
当“招商引资”的追求悄悄换成“招商选资”的要求时,泉州的外向型经济,在“十一五”期间“强化载体平台建设、增强参与经济全球化能力”的乐章才刚刚奏响。
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奏响序曲
8年前,现任三星电控董事长的王星荣同厦门abb签下第一批开关柜的钥匙,价值只有5000多元。abb的老总说:不要嫌钥匙小,愿你能用这把钥匙开启通往世界的大门。
数年后,二十几个人的小工厂已经成长成上亿元的三星电控,并成为世界500强的合作伙伴。2006年的末端,三星电控与泉州出口加工区签下3800万美元的投资意向书,在董事长王星荣眼里,这片新崛起的出口加工区,同样是把好钥匙,开启一扇扇通往世界的大门。
如今,崛起的出口加工区是泉州企业界最热门的话题。该区国际上最开放的“境内关外”海关监管服务体系,将构筑泉州市产品出口的黄金通道。“一次性申报、一次性审单、一次性查验”、全封闭、24小时通关服务的新型通关管理模式为泉州接轨世界省下不少时间,入区企业还能享受“免税、保税、退税”等多项优惠。
作为泉州与世界做生意的最高平台。在加工区的首次招商会上,300多家企业伸出了橄榄枝,但出口加工区有自己的选资门槛:自建厂房的项目,投资总额不能低于1000万美元;企业产品出口率须超过80%;高附加值、高技术、高关联度、高出口、低能耗、低污染的精密机械、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产业才能优先入选。正是基于这样的选资条件,在300多家企业的竞赛中,首批只有三星电控、恒安集团、菲莉集团、寰球公司等31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选。
除了出口加工区,未来泉州企业高起点地与世界往来,还可以通过申报中的台商投资区、惠安台商创业基地、永春生物医药园区和已经初具规模的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鲤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石狮经济开发区等13个省级开发区。
40亿美元唱响出口最强音
每双鞋从2.4美元上升到2.9美元,鞋类产品“泉州造”的身价去年有了很大提高。小小一双鞋的出口额的变动折射出的是泉州从“供货大市”到“出口强市”的转变中一整年的努力。
去年年初的一份《2006年泉州扶持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让企业在创建出口品牌,开展质量、环境认证,开拓市场和出口增量奖励上有了更多支持。如今,泉州已经拥有8个商务部出口名牌和35个省级出口名牌,2家企业成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2家企业入选全国创新成果百强,十几家企业在为申报项目资助和高新企业而努力,1139家企业与世界做生意。
与世界越来越密切的泉州企业,还学会了在各大展会上找机会。每年大约有30天的时间,泉州的企业家们会在9·8、6·18、广交、华交和网洽会间寻求资本的“动能”。去年的9·8投洽会,泉州拿下了23.64亿美元的总投资,在全世界的团队中排名第一;广交会上,泉州组织了2万多平方米的馆外馆,为更多的泉州企业提供展示机会;而泉州自己举办的鞋博会、石博会同样在去年贴上了世界级标签。在外经专业人士的眼里,这一年的展会中,泉州在对外贸易、资本“引进来”、企业“走出去”3个方面都有新收获。他们认为,拥有数百万名境内外客商的大小展会是个宝藏。更大的收获在于,泉州已经有能力在自己的海博会、鞋博会、石博会、闽台特产博览会、海峡五金机电商品交易会上吸引更多的世界目光。
这一年,进出口额的惊鸿一跃,唱出了泉州对外经济的最强音: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了54.9亿美元,其中出口独占40.37亿美元,增幅超过全省7个百分点,创下新的历史记录。76家企业构成了泉州出口的主旋律,他们的出口额全部在千万美元以上。
从“引资”到“选资”的变奏曲
同样赢得世界瞩目的还有泉州的投资地位。
2004年7月13日,泉州人用无比新鲜的目光迎接引进的首家500强企业福海粮油诞生的第一桶色拉油。
今天,我们吃着麦当劳、肯德基,到沃尔玛购物,穿着用意大利满誉集团鞋机制造的鞋子,和埃克森、中化合作搞石油。我们的茶叶、鞋服、建材、电子、陶瓷和拜尔、巴斯夫、立安德、三星、三井等上百家500强企业做生意。在中国加入wto的第五年,泉州已经成功地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分子。
强大的投资吸引力和外贸能力,让泉州有底气对招商项目精挑细选:没有经过环评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任何项目都不得透支未来。在招商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泉州大胆演绎着招商引资到选资的变奏曲。
有限的土地资源将主要向几类项目倾斜:着眼于研发和销售终端的制造业投资项目、富有辐射带动效益的项目、大型出口型企业和产业升级转型中的新兴产业项目。这样的策略可以归结为:对外,提高项目的准入门槛;对内,淘汰产业档次低、环境效益差的企业。事前的“标准遴选”和事后的“门户清理”并驾齐驱,泉州招商的面容逐渐清晰:这一年,外资项目更加庞大。122个超千万美元的项目入驻泉州,项目数量和由此带来的投资额都是去年的1.56倍。单个项目规模已经达到近400万美元,是两年前的一倍。
最大的一笔投资来自金保利公司,它投下1.49亿美元,将目标瞄准了世界级的能源研发制造基地,并把太阳能芯片、燃料电池的研发生产带到泉州。预计5年后,产值可达50亿元。与它做伴的还有世界500强美国艾默森,它将在江南高新技术园区,打造生产温度传感器和热敏碟基地。这是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新变化:今年28个电子信息项目揽下1.51亿美元的合同外资,同比增长近3倍。
在更广的领域里,泉州赢得了大量外资的注目。太平洋集装箱码头、船舶工业等都是亿元级的大项目,它们将给船舶修造、港口建设、集装箱运输、港口物流加入新鲜血液。石井通往金门的客运航线吸引了金门金厦海运和中远的眼球,项目已在去年6月启动,有力地推动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在信用担保的新领域,香港世界华商投资有限公司则带着2999万美元成功试水。
所有的美妙乐符都宣告着泉州外经贸不错的“十一五”开局,更好的“载体平台建设”和出色的“开放促发展”策略,激发着泉州外向型经济不竭的创造力,让他们敢于触摸高、精、尖、无污染的产业,成为国际分工合作中身价百倍的核心链环。□本报记者王家声林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