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小县城孕育大城关
2011-01-05 09:00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编者按
市委“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继续实施安溪、永春、德化“大城关”战略。从1985年至今,早早走在“大城关”建设道路上的德化,如今已积累了不少心得。这个“开门见山”的县城,城市化水平达到令人惊叹的59%,领先全国山区县。我们不禁要问:德化的“大城关”建设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路?这条路将给其他县(市)带来哪些经验和启示?就此,本报记者深入德化采访,实地了解该县的“大城关”发展战略。□本报记者 林绿波 叶舒雯
德化国宝乡陶瓷王朝的没落,出人意料地没有多少悲情色彩。
26年前,“国宝”是德化瓷兴旺的代名词之一。26年后,整个乡镇的陶瓷企业却早已余烟散尽。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声势浩大的产业聚集在德化城关及其周边上演。90%的陶企向城关龙浔和浔中镇汇聚,厂家从229家猛增至1100多家,聚集带来了丰沛的人流、壮大着城区规模,并为产业集体转型升级提供了无限可能。
这不过是德化“小县城,大城关”战略的一小片风景。26年间,这条关于城市发展的脉络始终与德化这座山区小城脐带相连,在20多年光阴里,影响着整个县城经济、社会、人文的发展,并创造出高达59%的城市化率,成为全国山区县的典型。
探索之路:26年大城关的上升线
改变源于26年前的思考。
德化全县22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却没有一块超千亩的平地,18个乡镇中,只有5个乡镇人口在2万人以上。地广山多、村多人稀的状况给发展打下沉重问号。
1985年初,德化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相对集中全县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首先支持城关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陶瓷业”的发展思路,引导全县生产要素向城区流动。1992年7月,县委七届六次全会首次把“小县大城关”作为战略构想,引领德化的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前行。在历届领导班子的持续运作下,德化演绎着“在城关优先发展陶瓷业→小县大城关→大城关→一流瓷城→现代化瓷都→现代化绿色瓷都”的思路升级。从建设一个大城关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从引导传统产业聚集发展到拓展城市规模,形成了“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富民强县”的发展之路。
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大城关,换来了城关区域的无限潜力。
陶瓷企业步入紫云、诗墩、宝美等工业园,汇合成1100多家企业的陶瓷板块,圈起一个环城关工业带。
产业繁荣的背后,是人口的流动。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关大量集中,广袤土地得以休养生息,森林覆盖率从1980年的57%提高到77.3%。与之伴随的还有城市的飞跃,瓷都广场、龙浔山公园、陶瓷街、陶瓷学院和各式住宅小区取代了昔日的农田村庄,城关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不足1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10.5平方公里。
至2010年底,德化县城已汇聚人口约18万人,城市化水平59%。全县57%的人口、69.2%的劳动力、90%的陶瓷企业、67%的经济总量、67.6%的税收、72.77%的中小学生集中在城关。
产业之变:陶瓷业形成聚能环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以柴烧瓷的传统下,每产一吨陶瓷要烧掉一吨木材,一年烧毁的木材高达10万立方米。解决“林瓷之争”已刻不容缓!1982年,德化县领导痛下决心,作出“以电代柴,发展瓷业”的决策,此后随着“大城关”的提出,“产业布局”的思考瓜熟蒂落——从最早的城后工业区起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民营科技陶瓷园区及诗墩、城东等陶瓷工业区“新生儿”呱呱坠地。2002年,中心城区开始“退二进三”步伐:在优惠政策吸引下,陶瓷企业纷纷“退城进园”,国宝乡几家颇有影响力的陶企正是在此时响应号召,挺进园区。
如今,在德化县城关周边的山坡荒地上,悄然崛起了一条熠熠生辉的环城关工业走廊。全县近九成的陶瓷企业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福建省首个县域循环经济试点县”的名号也花落德化。
规模效应使上下游配套、人员培训更集中,获取信息的速度更快,生产成本更低,市场判断也更准。如今,德化陶瓷业产值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5400万元骤增至71.3亿元,德化已无可争议地成为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
城市之迁:留住人,就能留住发展
伴随着产业集聚,10万农民作别祖祖辈辈相依为命的土地,从此在德化城关扎根下来。
随着人流聚集,古旧的县城容颜在“大城关”战略的洗刷下焕然一新:第一座混凝土房、第一座框架房、第一座星级酒店、第一家大型商场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崛起……龙浔山、驾云亭等一批公园,让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7平方米;三班蔡径村等地“造福工程”纷纷启动,带领7345户29901人进城安家。
更深层次的领域,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为实现人口集中,德化放宽农民在城关落户条件。同时,取消城区学校生源限制,免收中小学生借读费。更令人叹服的是,全县约8亿元财政收入,就有6000万元投入教育。如今城区学校已吸纳中小学生达七成以上。
农村人口向城关大量集中,也带来了别样收获——森林得到“静养”。当前,德化坐拥戴云山、石牛山、岱仙湖等“国字号”品牌,旅游魅力倍增。于陶瓷舞台上隐没的国宝乡也实现完美转身,她以建设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为目标,志气满怀地迎接新荣耀。
如今,德化城区人口由1978年的1.03万人发展到18.65万人,集中了全县69.2%的劳动力,创造了67%的财富;城市化水平达59%,领先全国山区县。
“大城关发展的战略壮大了陶瓷业,而陶瓷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大城关的发展,也为人居、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德化县委书记、县长李辉跃的话意味深长,“有人才有发展。留住人,就能留住发展。”
未来之梦:再造一个新城关
一年多以前,泉三高速带着德化迈进泉州“一小时经济圈”;未来,呼啸而来的高铁时代,还将把瓷都纳入“半小时生活圈”。“两个圈”的发展概念,是大城关的新课题,更是大机遇。
这一年,德化城市蓝图显得更有心得、更有方向:紧抓“两个圈”机遇,建设宜居宜业城市,形成要素集聚高地,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构筑优势多元产业,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德化带入新的发展时代。2010年下半年,在“打好‘五大战役’”的声浪中,新的“造城”脚步不断加快。规划建设中的城东新区,占地约8平方公里,将凝聚成一座以工业、居住、商贸、文化娱乐为主的综合型城市新区。未来,随着新入驻的几十家陶瓷企业落地投产,预计可新增产值25亿元,新增税收2.5亿元。城东新区将成为德化规划面积最大、促进带动经济增长最明显的一个重要工业项目区。
城关的细节,还在一条条道路、一片片园区中完善。短短两个月,一条双向六车道的沥青混凝土都市大道,在瓷都南大门前延展;占地1353亩的陶瓷文化与营销平台已经启动,将打造融商贸交流、会议展览、高尚居住等为一体的主题性文化园区。
更深的层面,面对转型发展的变革期、区域发展的竞争期、跨越发展的加速期,德化正掀起一场“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抢抓机遇,跨越发展”大讨论。借此契机,当地明确了打造平台支撑、构大构强陶瓷支柱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思路,加快以城关龙浔、浔中两镇为核心,涵盖三班等周边乡镇的陶瓷产业增长区的建设进度,进一步发展好陶瓷、矿产、水电、旅游以及现代农业、新兴产业、创意经济、低碳经济,提升经济社会生态“三赢”发展层次,打造“生态旅游宜居城市”。我们相信,在“追”和“赶”的姿态中、“拼”和“闯”的努力下——德化打造宜居宜业绿色瓷都、再造崭新城关的梦想终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