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开启“十二五”发展新征程
2010-12-29 09:00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核心提示:28日召开的鲤城区委六届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鲤城区委关于制定鲤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今后五年,鲤城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重点实施“四大提升战略”,力争2013年主要经济指标率先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目标,至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42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万美元,财政总收入突破30亿元。
提升城市功能
构建现代化宜居城区 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是鲤城“十二五”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和重点。该区将积极主动对接融入泉州“980”环湾区域建设,以“三旧”改造为抓手,着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位、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构建主体功能突出、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强的现代化宜居城区。
古城保护方面,将在有效保护和承续古城历史文脉的同时,着力抓好市政基础建设和景观整治工程,精心凸显古城魅力。江南新区则将以滨江新城、江南新城两座新城的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为龙头,有效加快新区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将坚持路桥先行,进一步完善和促进江南新区“四横四纵”路网链接畅通。
“三旧”改造将继续是鲤城今后五年浓墨重彩的一笔。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成片后零散”、“成熟一片改造一片”的思路,该区将持续加快“三旧”改造步伐,全面推动城市更新升级。
提升产业层次
实现“双轮驱动”
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双轮驱动的都市产业强区是未来五年鲤城更精准的目标。
全力打造泉州中心城区专业化商务服务中心、高端化商贸服务中心、特色化文化创意服务中心、多元化旅游服务中心,该区将把着力点放在发展创意经济、总部经济上,以滨江总部经济区、“三旧”改造项目和现有楼宇群为主要载体,吸引知名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前来设立企业(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积极推动以温陵商贸中心和温陵路中段楼宇群为主要载体的鲤城特色“小金融”格局;培育壮大建设海西(泉州)蔬菜批发市场、万祥商城、金泉钢材市场、海西汽配城等一批专业物流集散市场。
高新技术产业则是鲤城发展都市型产业的一个主攻方向,该区着力发展已具备良好基础的太阳能光伏和微波通信产业上,大力支持钧石能源等龙头企业发展,不断拉长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同时突出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信息化程度高的新型业态。
提升文化引领力
将文化转化为生产力
作为泉州历史文化名城“根”和“魂”的所在,如何将历史文化资源有效地转化为要素与精神动力,是鲤城未来五年实现跨越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十二五”期间,鲤城将致力于构建文化要素聚集、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的文化强区。为此,该区将大力推动创意设计、文化休闲、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加快发展,培育若干个优势文化项目和骨干企业文化。
围绕建设“海西创意名城” 的目标,鲤城将积极打响“创意鲤城”的招牌。其中,古城突出“一核四片区”,即中部文化创意核心区、东片时尚高端文化创意集聚区、西片轻工产业品牌设计创意集聚区、南片特色文化创意集聚区、北片时尚休闲文化创意集聚区;江南新区突出“山水创意”,重点打造以“魅力紫帽”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圈和以闽南文化产业园、“笋江月、闽南风”文化创意产业园为核心的“创意滨江”。
提升创新能力
加快建设人才资源强区
区域创新能力强不强,是决胜于未来的关键所在。“十二五”期间,鲤城提出走“创新发展”之路,打造创新型城区。
在推进科技创新上,鲤城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创建一家投资15亿元的半导体技术与材料研究院,联合国家级、省级实验室新建5个中试基地,新建20个省、市级行业(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与20所高校(研究所)确立技术依托关系,新建5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该区还将继续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技术研发机构。
在创新型人才支撑上,鲤城将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建立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加快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中心等建设,吸引境内外高端技术人才带项目、带技术来鲤城创业,加快建设人才资源强区。
此外,该区还将把发展的根本点放在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上来。围绕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社保等问题,按照适度普惠的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区情、比较完整、覆盖全体居民、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均等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