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次行政审批改革构筑透明高效服务
2007-04-26 14:38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七年时间七轮改革
从2000年9月到2003年底,我市共进行了五轮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今后的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2006年7月31日,在晋江、南安等县(市、区)设立行政服务中心平台的基础上,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设立并投入运行,共进驻涉及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及企业注册登记两大流程的40个部门496项审批服务项目,总进驻人员190人,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的运作模式。
结合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成立,我市进行了第六轮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推出了投资建设项目阶段式并联审批,开通了重点项目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复杂项目的审批时限从178个工作日缩短到61个工作日,一般项目从118个工作日减少到44工作日。台资企业远太集团开发的明光花园,通过并联审批模式,中心仅用了14个工作日就完成了规划、建设、人防、消防、国安等5个部门的审批事项,比串联审批模式所需的47个工作日,节省了33个工作日。
我市还将市政府采购中心、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水利工程交易中心、地产交易所纳入市行政服务中心,进行有效监管,推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规范有序运作。与此同时,我市积极推进各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至4月底,所有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将全部投入运行,并实现市、县和重点乡镇三级行政审批联动。
市行政服务中心运作8个月来,共收件31102件,办结28250件,办结率达90.83%。高效率、高办结率,得来的是高满意率。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定期召开的座谈会上,企业、群众和社会各界对行政审批改革的做法普遍给予好评。2006年度福建省对下辖的设区市政府进行绩效评估公众评议,泉州获得第一名。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快速发展经济形势的强力推动下,我市行政审批制度进行了第七次改革,即“全程式网上审批”模式。
政府改革企业受益
在福建福马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柯遵剧向笔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06年11月底,国家宣布将在12月1日推行质量安全认证(qs)。按正常时限,仅办理卫生许可证就需要7个工作日,公司领导心急如焚。行政服务中心人员知道后,在材料送达的当天晚上连夜加班,第二天就把证件送到了公司,公司顺利通过了国家认证,抢占了市场的先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后,相关手续只要一个财务去办就行了,我去跑市场。”
企业跑市场,政府忙服务,这正是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在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中,政府部门从机构、人员、职能等方面进行重新组合,对审批职能较多的部门,把原来分散在各科室的审批职能剥离出来,专设审批科,统领本部门所有的审批职能,成建制地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办公,从源头上切断审批件“两头受理”和“体外循环”的链条。目前,已有发改委、建设局、环保局等10个市直部门成立审批科。未设立审批科的部门,则实行首席代表制,由首席代表履行审批职权,这样既简化了办事环节,又提高了办事时效。
政府围着企业跑,企业围着市场跑,政府与企业的双向互动,实现了经济的快速腾飞。
经济社会发展渐入佳境
泉州创业环境的吸引力持续增强,2004年我市入选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2005年被列为台商在大陆投资“值得推荐”的城市,2006年被评定为“十佳和谐发展城市”。
台商随后纷至沓来,泉州再次成为台商投资的热土。今年1月17日,海峡西岸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配送中心等三大台资项目在泉州签约,总投资23.2亿美元,一次签约额超过近20年来的泉台经贸合作总额。在海峡西岸,一个新的台资聚集区露出水面。
最近一段时间,一批“巨无霸”项目接连落地。3月份,亨斯迈纺织染化、沃尔玛、埃克森美孚等3家世界500强企业正式落户泉州,仅埃克森美孚公司参与的合资项目,总投资额就高达50亿美元。市外经贸部门负责人介绍说,吸引这些大项目进驻,除了优越的区位、交通的便捷、规模配套的产业经济外,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以高效透明的政府服务支撑起来的良好投资软环境。
伴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渐入佳境。2006年,我市生产总值达1901亿元,经济总量连续8年居福建省首位,占福建省四分之一强;财政总收入185亿元,占福建省的20%左右。这一年,我市有36项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总量达到119件;同时新增“中国名牌产品”6个,总量达到39个,位居全国地级市前三名,并夺得中国品牌经济城市桂冠。
日前,市委、市政府召开一场以“好中求快、支撑带动”为主题的专题务虚研讨会,发展的热潮在泉州大地涌动。我们有理由相信,透明高效的服务必将为泉州的新一轮腾飞插上翅膀。(陈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