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间剧团期待春暖花开
2008-02-15 21:51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职业剧团”争芳斗艳
编者按 每年春节至元宵期间都是各种地方戏曲争芳斗艳的重要时期,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城市“职业剧团”外,一些民间剧团却面临市场萎缩、演出场次减少、生存困难等危机。采访中,许多读者称,政府在加大保护民间文化的同时,应加强民间剧团管理,让民间剧团有春暖花开的发展机遇。
故事
布袋戏观众比演员少
掌中木偶戏,民间俗称“布袋戏”,自明清至今,流传于闽南民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是把小小的木偶头和木偶的衣服联结起来,衣服像一条口向下开的布袋,表演者把手藏在布袋中进行操控表演。南安市72岁的老人林奋兴师傅就是布袋戏表演者。
回想起最近一次表演,林师傅显得非常伤感。今年2月4日,南安市九都镇有户人家儿子周岁,林师傅应邀前去表演布袋戏。“当日表演分白天和晚上两场,白天观众不多,晚上观众更少,除了主人一家外,可以说观众比演员还少。”台上热闹,台下冷冷清清,林师傅无奈地告诉记者,以前,春节前后都是布袋戏演出的“旺季”,近几年,观众少了,有时候只有他们几个爱好者,既是表演者,也是仅有的观众,“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花时间看完整的一出木偶戏,更没有人会留心去欣赏这门艺术的精妙所在。”
林师傅的确有他值得骄傲的经历。他原是一乡镇卫生院的财务人员,由于子女多,家庭负担比较重,40多岁才开始学习布袋戏表演。由于古文基础扎实,林师傅学没不久就开始独立表演了,并迅速成为附近乡镇的兼职“名角”。有一次,临村的老人慕名邀请他前去表演。当地的老人有意为难林师傅,见面后,才临时要求演《三气周瑜》。同行的伙伴都为林师傅捏了一把汗,因为这出木偶剧很有难度,剧中要独白诸葛亮写给周瑜的信,280多字,非一般人可以攻得下来。林师傅当即表示可以演出,演出时,280个字,字字不漏地表演出来,让大家心服口服。
二三十年前,木偶戏还处于兴盛期,林师傅和朋友一起到处表演,连演了好几天的木偶戏,日夜连轴转每天演了近十个小时。“那才真叫累啊,有时候手腕都会痛,最难对付的是那些挑剔的老戏迷。”林奋兴师傅说,有的古装剧一次出场人物多达十三四人,他们的团队只有7-8个人,“人员少,自己就又唱又表演。”与真人戏相比,木偶剧最难表现的是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林师傅凭着精湛的技艺,赋予了木偶生命和感情,他能将木偶演“活”。对于泉州木偶戏剧剧本,林师傅就可以演600出。
记得有一年,林师傅到南安丰州镇表演。三米见方的小戏台,垂帘下伸出一双灵巧的手,不停地操控前台的木偶,古往今来人间的一幕幕悲欢离合生动地在这个神奇的小戏台上再现。精彩的表演,同样吸引了上千观众,“黑压压的一片,大家都不愿意离开。”最后,林师傅想出一计,让一木偶出来表演,然后对众人唱着:“今天让大家站得脚酸,回家吃饭,晚上再来喽。”引得众人大笑,这才纷纷回家吃饭。
遗憾的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木偶渐渐失去了市场,愿意扎根研究的人越来越少,就拿林师傅老人一家来说,他有四个孩子,目前没有人想要从事木偶行业,提到是否要让孙辈来继承这一行,林师傅笑着说:“现在的孩子对戏的兴趣不浓啊。”他表示,只要谁想真心学习木偶戏,他都愿意无偿传授。
一个高甲戏班的生存文本
相比之下,洛江福金星高甲剧团戏班的生存就比林奋兴师傅的木偶剧团幸运得多了。采访该剧团班主潘泉福的时候,他显得有几分兴奋,因为剧团刚刚到南安码头镇演出,他们休息完正准备收拾行当到另一乡镇表演。
“生意还可以。”65岁的潘泉福告诉记者,“全国民间剧团普遍经营困难,我们的高甲剧团一年仍能保证200场以上的演出,真不容易,也很满足。”
演出机会多,收入又是如何的呢?谈到职员的收入,潘班主却不是很高兴。据了解,剧团演职员是根据业务水平的高低、在演出中所担任角色和职责的轻重领取报酬的。潘泉福的高甲剧团有演职员28人,其中有演员,乐队,后勤等,“每场戏的戏金约为3000元,春节期间3500元,主角演员(主生、主旦)为一等,每晚报酬为100-120元左右;二路生旦、主要老生、老旦、主鼓、主弦为二等,每日报酬为80元左右;长脚丑、短小丑等为三等,每日报酬为50-60元左右;跑龙套的群众演员和勤杂工为四等,每日报酬30元左右。”按潘泉福班主的介绍,工资按月兑现,主要演员一个月有2000元收入,普通员工仅有1200元,“收入少,工作却很辛苦。”
“我们戏班是祖传的”,潘泉福有30多年的表演经历,由于要担任剧团和管理工作,他的角色只能是配角。“团中很多演员都是自己的亲戚朋友,所以比较容易维持”,老潘的三个女儿都在团里担任正旦、小生等不同角色。收入少,投入却是少不了的,潘班主称,演员阵容与服装行头都要配备齐整,还配有电脑字幕幻灯和较先进的灯光与音响设备,“质量如果上不去,就没有市场了。”
平时,潘泉福就要求演员在自家的三楼排练,“团里最小的20岁,排练很刻苦。”潘泉福似乎看到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
新年开始,剧团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巡演。但是,剧团的演出大多与当地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活动紧密相连,如进香活动,地方神王爷、公娘生辰,神佛生日都要请戏。“一味地依靠宗教活动进行演出也不是长久之计。”潘泉福也意识到,只有修改剧本,贴近观众,才有生存的前景。“剧团一般很难请导演排戏,多是由团里有经验的老演员自己排。”他们的剧团自己修改剧本,如结合实际,进行孝道、计生等方面的宣传,在日常演出中,深受群众欢迎。
调查
民间剧团冲不破的困境
和很多城市“职业剧团”不同,民间剧团没有经费,没有专业训练场所,甚至演出的时候,也往往受到各方的阻挠。惨淡经营之下,剧团萎缩,人员流失,剧团逐渐淡出市场。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民间剧团目前的困境呢?
管理不到位
采访中,木偶戏表演者林奋兴对记者说,目前泉州地区的民间剧团还有一定的数量,但是有相当部分剧团的质量没有相应的保证,如南安市罗东镇就有木偶戏团5家以上,“有的戏团都是松散型的,如果没有事先一周以上时间约定,很有可能征集不到一班人员来演出。”据调查,有的地方剧团并没有办剧团所必备的条件,如资金、演职人员的数量和从业资质等,使得一些并不具备办团资质的剧团也照样能生存和演出,低价竞争演出市场,造成戏金偏低,以致不少剧团陷于勉强维持,甚至亏本经营的状况。
外部没有有效管理,剧团内部也没有科学的管理模式。林奋兴称,剧团没有良好的管理模式,许多木偶戏团都没有固定的演出人员,“有的演员还是临时从打工者中挑出来的,质量如何保证?”一高甲戏班负责人表示,剧团没有好的管理方式,好演员稀缺,剧团间竞相以提高报酬等种种手段“挖”演员,一些支柱演员频频跳槽,导致剧团不稳定,“我们也没有办法花很大气力培养演员,自己培养起来的名角,却有可能马上被另一家挖走了,赔了夫人又折兵。”
娱乐项目多
文化工作者陈瑞统称,电视几乎家家有,各类文化艺术精品上了荧屏,人们的娱乐生活十分丰富,打开电视,戏剧戏曲、音乐舞蹈、魔术杂技、小品综艺、电影电视剧等等,天天精彩,节目任选,不出家门,大饱眼福,人们的娱乐视野宽了,需求眼光不同了,已不满足于当地的文化果蔬、艺术杂粮了。他表示,现在娱乐品种的极大丰富,越来越冲击着带地域局限性的地方戏,使地方剧团生存空间日益缩小,一些地方戏剧团奄奄一息已是不争的事实。“民间剧团”每年不止一个关门打烊,这是个严峻而无法回避的现实。
采访中,有读者表示,有的连当地政府都不把地方戏作为舞台上的主角,一些演出还花巨款邀星请腕,大型的晚会上都没有本地戏曲的席位,也吊高了观众拜星追腕的胃口,花钱看本地戏的兴趣也因此而日渐淡然。在各种文化艺术精品的重重包围和文化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下,地方戏更显举步维艰。
“地方戏剧的失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必然的。”陈瑞统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受外来文化和现代生活冲击越来越大,都市文明取代过去的农耕文明,传统文化的阵地步步紧缩。城市人的文化娱乐生活趋向多元化,选择也更加丰富,戏剧只是他们种种娱乐中的一种而已。”
剧本“脱俗入雅”
在反思泉州地方戏近年的发展,陈瑞统认为,地方戏剧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带有民俗和农业生产的成分在里面,是民俗戏而非宫廷戏,以高甲戏为例,许多传统戏尽管演的是帝王将相,但他们嘴中说的唱的都是民间的生动口语,但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戏剧却“脱俗入雅”,进入国内、国际大戏院,让观摩的客人比本土的观众来得多,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基层群众,“吸引不了本土观众,就像没有了根”。
“我是地方戏迷,但是,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布袋戏了,只能从电视里过过瘾。”出租车司机杜晓波的话,代表了许多城市观众的想法。而高甲戏迷刘阿婆称,自己还记得《连升三级》,“当时演出的《连升三级》,被誉为优秀讽刺喜剧,1963年受到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等的关怀和重视”,现在,村里一年都没有演过高甲戏,“只能在电视机前等待了”。
人才青黄不接
采访中,大多数民间剧团都表示人才青黄不接。某高甲戏剧团负责人表示,他们团里的平均年龄超过40岁,“我们团最年轻的都30多岁了,如果不加紧培养传承人,这个团也许就消失了。”
陈瑞统表示,大多数民间剧团经费严重短缺,这和民间戏剧缺乏优秀人才有关,一些地方剧团几十年来仍然凭着传统戏吃饭,找不到好剧本,也找不到好演员,题材和表演严重老化,脱离群众需要,比如一些传统戏节奏过慢,演员们用长达一分钟的时间唱一个腔调来表达一个意思,这已经不适应现代观众的生活节奏了。
期待
还民间剧团春天
应该看到,相对于内地民间剧团不景气来讲,泉州的民间剧团还有自己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泉州市对民间文化重视,给民间戏剧良好的生存环境。2004年4月,泉州市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城市。目前,国家、省和市县各级都在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为民间剧团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
政府加大管理力度
2004年,泉州市政府制定了《泉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工作方案》,并成立“保护工程”领导小组。
政府的重视为泉州民间戏剧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近几年,泉州的黎园戏、高甲戏和木偶戏等健康发展,并先后得到全国大奖。
“高甲戏与闽台近世社会”国家社科基金艺术课题组负责人潘荣阳称,地方对民间剧团的管理仍需要提高。在这方面,南安与晋江市都曾有过较好的做法。南安市从1999年开始每年对民间职业剧团举行一场考核,每一个团排演一台新戏,然后请当地专家看戏评议,分出一、二、三类团,而后发给演出证,不通过者,过一两个月再排一台戏重评,合格后才给评出类别和发证。潘荣阳称,这种考核办法既加强对剧团的管理、提高剧团艺术水平,又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每年年底,剧管处还对各个剧团新排剧目进行年度考评,并邀请戏剧界的知名人士对剧目的导演、演员的表现、乐队的演奏和唱腔配曲以及整体阵容等方面进行认真讲评。
科学的管理有利人才的管理。在演员管理上,实行剧团年度定员,由剧团与受聘的演职员签订一年期限的合同,并由文化馆核对确认后合同才生效,合同由文化馆监督履行,从而比较妥善地解决过去剧团随便拉人和演职员任意跳班现象。
戏曲学校培养新人
“人是关键。”采访中,许多民间戏曲工作者表示。据了解,我市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原则,使全市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到2010年,在泉州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至2020年,基本实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和法制化。
而所有的保护工作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至2007年,泉州艺术学校有12个专业16个班,学生400多人。据了解,作为艺术人才培养的专业学校,坚持培养传承泉州文艺的学生,现在很多专业都是和剧团合作,定向为他们培养人才。2006年,提线木偶戏班开班。2005年、2006年,学校连续两年招收高甲戏专业。
南音也是我市民间戏曲的重要品种之一,而且是许多地方戏剧的基础。泉州师院也于2003年10月正式成立艺术系南音系,招收本科学生,培养优秀的南音研究人才,2005年南音系还首次正式面向海外招生。
记者手记
民间剧团作用不可小觑
近年来,泉州“职业剧团”为发扬泉州民间文化作出巨大贡献,曾静萍是我省第一位两度获得全国戏剧“梅花奖”的人;泉州市高甲戏剧团选送的高甲戏《连升三级》在第十届中国戏剧节荣获“优秀剧目奖”和“优秀舞美奖”;泉州木偶也走出泉州、走出国门,甚至有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亮相……一句话,泉州戏曲名声在外,佳作迭出,摘金夺银,屡获大奖。
但是,在看似繁华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和“职业剧团”相比较,很多民间剧团却面临着市场萎缩、观众锐减、人才流失等诸多困窘处境。民间剧团没有经费,没有专业训练场所,甚至演出的时候,也往往受到各方的阻挠,有的地方每年还要收几千元管理费,演出的时候还要收几百元的演出费……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孕育一方的文化艺术。包括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等在内的泉州地方戏曲艺术的兴衰变化,显然与本土的地域条件、人文环境乃至整个地区人们的性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发展地方戏曲需要“职业剧团”的努力,但是不能忽视民间剧团的作用。
因此,有关部门应改变以往对民间职业剧团忽视的观念,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入手,按照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把民间职业剧团建设纳入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视野,引导、培育、发展和繁荣我市的演出市场,推进我市演出市场规范化、品牌化和产业化,给民间剧团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本组文字记者 林艳腾 图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