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困内紧泉州产业冷观察系列三:泉州企业突围资金困境
2008-06-24 09:49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原材料成本上涨、新《劳动法》实施、贷款利率提高……今年无论是对于泉州的外贸型企业或者内销企业来说,内外环境的变化,带来的都是成本上涨的压力。在资金的压力下,一些企业面临的是停产或者半停产的困境,但企业还是在想尽办法自救,有些办法也许带来的只是短期效应,但只要挺过严冬,就有望迎来春天。
绝招1
企业互相拆借
陈先生是泉州一家机械厂的老板,上个月从北京参加完一个专业展会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找老朋友借钱。因为他刚刚在展会上接到了单子,需要马上下单生产,但手上的现金不够。他本来的想法是借到100万元应急,但最后也只借到50万元,而且必须在1个月内连本带利还上51万元。
“这已经是老交情的优惠利率了,一个月才两分利。”陈先生说,能够借到一部分的钱,也已经很不错了,“今年做生意的,大部分人都缺钱,谁都不能保证钱能借出去多久,越早还越好。”
记者在企业采访时听到最多的是“缺钱”,资金紧缺的直接影响就是导致民间借贷利率的大幅度飙升,这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了。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日前发布的《2007年福建省金融运行报告》显示,福建民间借贷渐趋活跃,去年福建省民间借贷的总额同比增长超过四成,利率也明显上升,下半年的增势更为明显。加权平均后,民间借贷利率较上年上升1.16个百分点。
“早几年,民间借贷月利率在1%%至2%%,现在这样的利率几乎很难借到钱了。”某铁艺厂张先生说,“现在民间借贷,一个月3%%、4%%的利息已经算是人情了,有些更短时间的借贷,5%%、6%%都算是正常的月利率。”
不过,高利率针对的都是短期借贷,一般不会超过半年。企业人士都认为,如果是长期靠“高利率的负债”运营,大部分的企业早就倒了。“没有一个企业的利润能够长期支撑这样的利息支出的。”张先生说。
民间借贷如此活跃的背景之一就是银根紧缩,别说本来就不入银行法眼的大部分中小企业了,即使是知名企业,今年也很难从银行贷出钱来。“流动贷款还能贷得到,一年期以上的固定贷款都贷不到了。”泉州一家知名鞋企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而记者从银行方面了解到的信息是,有不少银行在今年一季度就用完了全年的贷款额度。“要有新的资金才能再放贷款,现在只能靠以往发放的贷款回流,而今年企业的资金都比较紧缺,没有企业愿意提前还贷的。”一位银行人士说。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企业甚至铤而走险借起了高利贷,但却因为还不起高额贷款而破产倒闭了。“晋江池店就有一家鞋企借高利贷维持经营,后来还不上,就只好跑了,工厂也就倒闭了。”一位鞋业人士告诉记者,这家倒闭的鞋厂拥有六七百个工人,在泉州已经算得上中等规模的企业了,但最后还是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而导致变相破产。
绝招2
产品再三涨价
“今年上半年,我们的产品价格分三次已提了20%%多,接下来还要提。”嘉利公司是生产电动玩具车的,产品以出口为主,现在一辆车的报价接近30美元,但董事长许清海表示,利润还是很薄。
“今年1月、2月、4月,分别去香港、德国纽伦堡、广州参加了3次展会,价格也就提了3次。”许清海告诉记者,基本上每去参加一次展会,都要把产品的价格提高一次。别的不说,单是人民币升值就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所以只得一次次上提。
对于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还能够通过在订单上早做协商得到解决,最要命的是成本的不断上涨,而且这种上涨在今年具有非常大的不可预见性。记者了解到,作为石油化工的下游产业,原料涨价已让纺织服装、鞋、玩具、树脂等行业面临利润下滑的形势。
“去年的价格是7000元一吨,最近已经涨到20000元一吨了。”这是记者6月初在匹克公司采访时了解到的制鞋用塑料米的价格。
同样的,制作玩具的塑料米,价格从4月开始也出现上涨,从12000元/吨涨到了16000元/吨。“基本上是一个月就涨2000元,让人始料不及。”许清海说。在包袋行业,主要原材料如涤纶布和pvc膜等的价格也随着油价大幅上扬,给利润率较低的包袋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
提价是企业不得不采取的办法,但即使是这样的办法,也并不总是行之有效的,关键是客人能不能接受,客人不能接受的直接影响就是企业的订单减少了。“今年广交会上,我们81平方米的摊位,接到的订单还不到3张。”格林董事长赵建河说,而在上世纪90年代,去参加一次广交会就能接到二三十个客人的订单,所需要的摊位不过5平方米。
尽管如此,提价仍然是各个企业不得不做的事情。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来说,不提价就更是不敢接单。“不接单也就是等死,接了单,那就是找死了。”一家出口企业的负责人说,这也造成了不少企业只能停产,或者半停产,有些就能从自己做出口转向为其他企业加工生产。
绝招3
进入期市避险
在原材料价格纷纷上涨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开始盯上了期货这一避险工具,利用其进行套期保值。“去年很多行业的原材料价格都有不同的上涨,要一手买原材料、一手做期货,才能降低价格波动的风险。”泉州一家企业的负责人王先生告诉记者。
所谓的套期保值,基本的特征就是在买进或卖出实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经过一段时间,当价格变动使现货买卖上出现盈亏时,可由期货交易上的亏盈得到抵消或弥补。从而在“现”与“期”之间、近期和远期之间建立一种对冲机制,以使价格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记者采访得知,现在国内的期货品种,和泉州企业相关的就有不少。铜、锌等工业期货受到了南安不少水暖行业的追捧,而pta、原油等化工期货,则和泉州晋江、石狮等地的化纤、布料、服装、鞋材等产业密切相关,至于去年“疯狂的农产品”,泉州的食品企业和粮食贸易商也是离不开的。
“现在泉州企业越来越关注期货这个产品了,甚至有的企业还专门设立了期货部来进行这方面的交易,或者请来专业的期货人员帮助企业进行实际操作。”一位泉州企业人士说。
“铜、锌等原材料的价格的确上涨得很快,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成本压力。”辉煌水暖的副总经理赵先生说,泉州企业关注期货市场的确已经成为一个“新热潮”。“企业里已有专人在负责研究期货,密切关注原材料的价格走势,不一定进行套期保值的操作,但研究期货可以给企业在采购和控制库存上提供信息帮助。”
“去年的开户数比前年的开户数增加了十几倍,今年以来每天的开户数比去年同期也增长了四五倍。”上海良茂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泉州营业部总经理王金叶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不仅开户数上升,资金的规模也比往年有所增长,这其中有近一半是带有“企业背景”的账户。“这还只是在泉州当地营业部开户的,有些企业可能在厦门、上海、北京等其他城市的期货公司进行开户、交易。”王金叶说,随着钢铁等更多期货品种的上市,会有更多的泉企资金进入期市。
绝招4
向银行贷美元
早在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膨胀时,晋江做服装生意的陈老板就瞧准了美元贷款的商机。他认为,美元贷款利率要低于人民币,而人民币升值让使用美元贷款的企业直接受益。“如果以月均升值1%%估算,用美元贷款6个月,仅汇率兑换收益就可以节省接近6%%的贷款成本。”陈老板说,这对于饱受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出口企业来说,是一个缓解资金紧张的办法。
选择美元贷款,是不少进出口企业的“如意算盘”,原因就是今年银根紧缩,人民币贷款非常紧张。一位企业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企业从银行贷款,不仅贷款总额会“缩水”,银行给出的贷款利率也让人无奈,无论是经营性贷款,还是个人的抵押贷款,大部分银行都是在基准利率上上浮30%%。“目前银行的基准年利率是7.47%%,上浮30%%后就达到9.711%%。即使是银行的老客户,最少也要上浮10%%,达到8.217%%。”
尽管企业向银行进行外汇贷款更加划算,但外汇贷款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记者从银行了解到,尽管银行的外汇贷款利率是以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为基准利率,但由于国家控制外债,外汇贷款一样很紧张,每家银行都会在基准利率上往上加,而且没有固定的区间。“少的话要加400个基点,或者500、600个基点,甚至700个基点都有可能。”一位银行人士说。据了解,libor为2%%多,加上700个基点后,外汇贷款的利率也要达到9%%多,其实和人民币贷款的年利率相差无几。
可即使是这样,企业还是更愿意选择外汇贷款。“按照今年人民币升值速度,到年底可能要升值10%%左右,这样一来,外汇贷款的利息跟汇率兑换的成本差不多,使用外汇贷款,等于连利息都不用付了。”陈老板说。
不过,银行的外汇贷款也并不好借。“只能借到贸易融资贷款,属于短期贷款,一般都不会超过三个月,是根据不同行业的回款周期定的期限。现汇贷款,期限长一些的,很难借到。”
绝招5
纷纷上市融资
面对融资压力,上市企业心里不慌。去年,七匹狼股份增发a股成功,募集资金达59981.25万元。这些资金可全部用于公司销售网络升级项目。
而安踏则在2007年“提前了一年上市”,开盘每股7.6港元,当天收报7.5港元,比招股价5.28港元升2.22港元,首日交易金额达29亿港元,安踏体育溢价率达到42%%。
于是,一些泉州企业将目光瞄向无数机会和资本涌动的证券市场。记者从泉州市发改委了解到,目前泉州已有30多家企业在海内外证券市场上市,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总规模超过了130亿元。
今年以来,证券市场的“泉州板块”就又多添了几名新成员:4月15日,主营运动服装制造的中国鳄莱特服装公司在新加坡上市,发行1.63亿新股,每股0.3新元,筹集资金4890万新元;4月18日,中国最大的背包公司中国箱包国际也成功登陆新加坡交易所,发行1.45亿新股,每股0.60新元,筹集资金8050万新元;6月3日,特步国际在港交所上市,共发行5.5亿新股,总集资约22.3亿港元。募集到的资金将用做收购品牌及品牌推广等项目。
此外,九牧王、利郎、匹克等企业的上市计划也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