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祝福和不舍首批灾区伤员返乡 泪别泉州笑对未来
2008-06-24 06:34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昨日,伴着《祝你一路顺风》的歌声,在解放军180医院接受治疗的7名灾区康复伤员和他们的家属,依依不舍地踏上了返乡之路。他们是首批康复返乡的在泉四川伤员。
泪水和拥抱见证了伤员、医护人员、志愿者像亲人一样相处的20多个日日夜夜。
病人上车后,医护人员围着车子,恨不得多说几句话,“记得我们电话吗?有什么事情别忘了给我们打电话”、“医生,你们也要注意休息,别这么劳累了”、“有空到四川找我们”……
“等家里好了,再来泉州走走”
坐在轮椅上的黄燕精神状态特别好,刚来泉州时,她躺在担架上,身子不能动弹,如今,她已经能够坐起,翻身、侧坐都没问题,剩下的就是好好休养,3个月后,就能下床。黄燕和丈夫陈强打算回家养病,看看家里的情况,想办法重建家园。
黄燕家在彭州市龙门山风景区附近,家里经营一家小旅馆,地震发生后,房子倒了,小旅馆的外墙也裂了。来泉州这段日子,两口子每隔两天就给家里打个电话,说说泉州的好,也了解家里的情况,他们打算回家后,把身体养好,凭借龙门山的自然资源优势,重新开始事业。
真到了走的时候,黄燕心中十分不舍,眼眶泛红。“和医护人员们相处了20多天,他们对我们很好,舍不得离开。等家里安顿好了,再带着家人一起来泉州走走,看看医护人员,看看泉州。”
王红代表伤员和家属向医护人员送上了写着“大爱无限,温暖无疆”的锦旗和感谢信,“感谢人民解放军、感谢泉州人民给我们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会坚强地活下去,用双手去创造美好的家园。若有缘相逢,我们一定会相逢在更加美好的明天。”
泪水伴着祝福轻吻代替话别
对于此次离别同样不舍的是医护人员。
“回家要注意休息,再过一两个月才能下床。”昨日一早,医护人员便来到爱心病房,特意提醒即将出院的伤员回家休养的注意事项。
护工们哭红了眼睛,护工小唐早上5点30分就起来了,“想送送他们”。有的护工更是整夜在值班室里睡觉,以便能在第一时间知道他们还需要什么帮助。
小唐和医院的另外十二名实习护工,从江西宜春职业技术学校来到180医院后,护理的第一个病人就是从灾区来的伤员。她们每天与伤员们相处8个小时,除了细心护理,还陪他们聊天,担心家属们闷得慌,有时下班后就邀他们出去走走,到清源山、中山路、西湖看看风景,散散心。
离别时,伤员家属李向兰把护工拉过来,挨个亲脸颊告别,有的一连亲了三下。当她开玩笑地要求护工也亲她的脸时,护工们害羞了。上车的前一刻,一位护工哭着轻吻了李向兰的脸颊说:“我舍不得你走。”这时候,李向兰倒是开始安慰她:“别哭,没事,以后到四川就给我电话,我带你们玩。”
在送行的队伍中,有一些是特意赶来的志愿者。李朝霞和朋友们一起一大早就骑着摩托车赶到了180医院,与伤员们告别,这些天来李朝霞和志愿者一直为伤员、家属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珍藏晚报专版笑对未来
看到同时入院的老乡离开医院,还在照顾丈夫的刘明芳哭得最伤心。她说:“地震发生后,如果不是解放军把我丈夫从废墟里挖出来,他早就活不成了,如果不是党、政府和全国人民对我们的关爱,我们哪里还有这么多支撑下去的力量。现在老乡们治愈返乡,我实在太感动了。”
临行前,伤员和家属收到了本报特意为他们拍摄的笑容专版及照片,他们看到照片特别开心,100份报纸被一抢而空。
刘明芳看着丈夫的笑容也乐了。而陈强更是拿着自己与妻子相视一笑的照片,认真地向记者表示,要把照片和报纸,永远珍藏起来,把照片挂到他家的墙上,永远铭记泉州人民的细心关照,记住泉州人民对灾区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我要让家乡人都知道,我们在泉州留下了笑容,我们还将笑对未来的人生”。□本报记者陈凌鹭林志党伤员张小燕挥手告别泉州亲人。
临行前,伤员和家属收到了本报特意为他们制作的笑容专版,笑是最有力的鼓励,带着我们的祝福,他们笑对未来。(本组图片陈英杰摄)
荩“再见!泉州‘亲人’。让我再亲你一下。”
▲伤员黄燕和丈夫陈强临走之前,拿着晚报社赠送的笑脸图片,这份特殊的礼物记录着艰难时刻的爱情。车就要启动,伤员和医护人员握着手,哭红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