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传统民俗 中秋大放异彩
2008-09-15 17:20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昨天是实行新假期以来的第一个中秋节。千年风雨没有冲淡泉州的传统中秋民俗,反而让它们得到了很好的延续,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
“攻炮台”比过年还热闹
昨日上午,安溪县龙涓乡钱塘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俗活动——“攻炮台”拉开了序幕。一个直径20多厘米、装着香火的小铁桶吊在十余米高空,村民手持点燃的鞭炮朝小铁桶抛掷,扔进小铁桶点燃鞭炮者获胜。“钱塘村攻炮台活动始于唐末,已有上千历史了,每年中秋节都要举办一次。”钱塘村村委会王建山主任说,“邻村、外地年轻人都可以参加,只有年轻人才有腕力将鞭炮抛掷到十多米的高空。今年攻炮台真比过年还热闹。”
几百“孔明灯”放飞心愿
昨晚,上千名群众聚集在市区中山公园,放飞了数百只代表心愿的“孔明灯”。每当“孔明灯”缓缓升起,周围就会响起阵阵热烈掌声。
“我们是第一次在中秋节放飞‘孔明灯’,心情特别兴奋。”市民傅先生说,看了泉州晚报的民俗报道,得知中秋节有在中山公园放“孔明灯”的活动,团圆饭一吃,他和老伴就带着儿孙来到中山公园放灯。“让孩子在现代生活中感受传统民俗,充分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
博饼风俗进入警营
“五子登科四点红,夺得状元插金花”。昨日下午,武警石狮中队营房传出阵阵欢笑声,战士们在博饼。虽然奖品只是牙膏、洗衣粉等生活用品,但战士们脸上都带着笑容。
博饼游戏已经成为武警泉州支队战士欢度中秋的传统项目。开展博饼活动,既丰富战士节假日期间的文化生活,又能缓解战士们的思乡之情,让他们通过博饼游戏了解驻地民俗。
芋头番薯祭祀祖先
昨日上午6点多,郑阿姨将蒸好的芋头、番薯和月饼摆在供桌上,点上三炷香,就急急忙忙赶到菜市场去做生意了。
据郑阿姨说,她小时候家里穷,没有什么好的食物,但中秋节那天,供桌上肯定会摆上两盘芋头和番薯,银白色的芋头和金黄色的番薯,寄予着“包金包银,鼎中出金银”的美好愿望,祭祖之后,爸爸将番薯和芋头分给几个兄弟姐妹吃。“这是传统,每年中秋都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