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泉州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综述

泉州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综述

2008-10-11 05:41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我市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综述

十月的泉州,碧水蓝天,人美城靓,风正气顺,人和业兴,让前来参加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的八方宾客感受到“海滨邹鲁”的文明之风。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进程中,我市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不断实践文明创新,不断塑造文明形象,一个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优美舒适、人民生活宽裕的现代文明城市逐步形成,成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形成“大合唱”局面

创建文明城市,是全市上下、海内海外泉州人的共同心愿。市委、市政府把创建文明城市纳入经济社会“十一五”规划,写入党委、政府工作报告,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融入城市建设管理各个方面。四套班子一本经,党委政府一条心,上下左右一盘棋,形成创建工作“大合唱”的局面。把创建活动列为“一把手”工程,建立由市委书记、市长担纲挂帅,四套班子分管领导、市直各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的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七组一室”,由7位市领导挂钩分管,专题会议、专项督查和日常点评常抓不懈。

出实招、求实效,各级、各部门把创建工作落实到行动上,出台实施了《泉州市“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泉州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意见》,市委常委会、市文明委会议、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会议定期研究部署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通泉州文明网,设立常年群众联系电话,成立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在《泉州晚报》等媒体开辟“创建文明城市”等专栏,发动市民建言献策,曝光不文明现象,掀起全民参与、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热潮。精神文明建设投入逐年增加,2006年以来,市财政投入精神文明建设2.66亿多元。

树文明礼仪新风

欲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我市坚持以人为本,塑造素质优良的创建主体。以“迎奥运”和承办第六届全国农运会为契机,广泛开展“活力泉州迎农运、道德新风伴我行”和文明婚礼、文明交通等一系列道德实践活动。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编印《泉州市民文明礼仪手册》发送到基层单位,广大市民踊跃学习礼仪、交通知识,提升自身素质;各行各业比满意度、比诚信度、比整洁度、比规范度,争创文明窗口,用实际行动提升泉州的文明形象。目前,我市市民学校覆盖面100%%,“窗口”行业、执法部门创建文明行业活动覆盖面100%%,全市36个参赛行业有21个行业进入全省文明行业竞赛前两名,涌现出石狮市公安局、永春县美岭村等18个全国文明(先进)单位(村镇)。

弘扬道德新风,构建和谐泉州。助人为乐、扶贫济困蔚然成风,参与慈善事业已成为泉州人、特别是企业家的新追求,市慈善总会自2001年9月成立以来,设立冠名慈善基金70个,共投入善款1.46亿多元,实施助医、助残、助学、助困、公益五大慈善工程,资助困难群众。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海内外泉州人慷慨解囊,支持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泉州共捐款2.79亿元,捐物1.1亿元,居全省第一。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市委作出向“人民的好医生”李云华学习的决定,启动全国道德模范巡讲活动,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李云华走进机关、社区、村镇作先进事迹报告。泉州市首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和“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评出陈欠水等25名泉州市首届道德模范;许书典等3人入选全国“好人榜”,在全社会形成学习、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

营造和谐有序环境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我市把城市管理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重头戏,营造和谐、有序、优美的环境,让群众安居乐业。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我市连续6年居全省前列。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斗争,完成网吧电子监控建设,成立“绿色网吧联盟”。深化“平安泉州”建设,在全省率先建立“110”社会联动系统、综治工作协会以及十厂(店)联防等制度,综治总评和群众满意率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在全国首创“多证合一、多举并重、多位一体”机制,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总评居全省第一。建设诚信泉州,在全省率先建立泉州诚信网和诚信促进会,涂门街等多条街道被评为全国、全省无假货示范街,全市拥有“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等20多个国家级区域品牌、46个中国名牌、120个中国驰名商标,泉州市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城市。

从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入手,我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施“碧水、蓝天、安静、青山绿地、污染防治、细胞优化”六大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76%%,绿地率36.72%%,人均公共绿地11.21平方米。古城保护4个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个项目获联合国奖项。破解交通难题,扎实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沿海大通道、坪山隧道、泉州晋江大桥、桥南立交桥等一大批道路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基本形成“八横六纵”路网。深入开展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创建交通安全文明学校(社区、企业),开通环泉州湾大公交线路,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中心市区交通拥堵现象基本解决。

打造品牌彰显特色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著名侨乡、“民办特区”,我市充分发挥特有优势,打造了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创建品牌。

看好“传家宝”,立足民营经济,泉州的非公组织思想政治、综治、党建经验在全国推广,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非公党建联系点。

念好“山海经”,与三明市5个县结对开展山海协作、区域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建立山海协作项目119项,总投资33.53亿元,投入1000多万元援建社会事业项目,成为全省山海协作、结对帮扶的样板和排头兵。

唱好“文化戏”,传承泉州独特的“海丝”、“五南”、“五缘”文化,建成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海峡体育中心等设施,高甲戏直航金门、妈祖澎湖会香、木偶出访联合国总部并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献演。

弹好“双拥曲”,军民共建硕果累累,泉州、晋江、石狮、南安分别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四连冠”、“三连冠”和首次命名。

铺好“共富路”,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连片创建,除泉港区外所有县(市、区)均命名为福建省文明(先进)城市(城区、县城),形成全省最大规模的文明城市(县城)群。

架好“连心桥”,让180万新泉州人融入“第二故乡”,“情系外来工、畅通返乡路”活动,被全国总工会称为“最有创意的农民工关爱行动”,“外来工维权新模式”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最高奖。

打好“侨乡牌”,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侨、港澳台胞共捐资67亿元参与家乡三大文明建设,形成海内外2400万泉州人共建文明城市的格局。

创建文明城市,让名城增添了魅力,让群众得到了实惠。泉州市先后荣获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中国市民最满意城市、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等称号。

文明路上永不止步,泉州正不断加大创建力度,努力提升创建水平,确保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目标。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