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区路牌亟待梳理规范”
2008-10-15 23:24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市区路牌亟待梳理规范”追踪报道
编者按
4月3日,本报一篇题为《市区路牌亟待梳理规范》的专题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市长朱明当即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形成规范、科学、有泉州特色的市区新路牌的设置方案,审定后组织实施并于8月底前完成。经过相关部门历时4个半月的清理和整顿,市区的所有路牌重新得到一次规范、科学的梳理,正以崭新的面貌“笑”迎八方宾客。
■背景
本报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近年来,随着泉州城区的快速发展,新增加了不少路牌。然而不少路牌或被树叶遮挡、形同虚设,或面积太小、影响判断,或字体不大、难以看清,或设置过低、易被遮挡,或“街”“路”不分、让人糊涂,或拼音英文、拼写混乱,存在规格不一、信息混乱、内容不全、指向不清、出现错误等问题,给市民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4月3日,本报6版《市区路牌亟待梳理规范》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许多市民来电认为,第六届全国农运会日益临近,承办地泉州必将成为国内媒体重点关注城市之一,建议有关部门对现有路牌进行一次普查,对存在的差错及时整改,重新规范泉州城市路牌,洗好城市之“脸”,擦亮古城侨乡“名片”,方便市民出行,向海内外宾客展现泉州良好的城市形象。
当日,市长朱明看了本报报道后作出批示,充分肯定本报及时报道市区交通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解决市区路牌“熟的人不用看,不熟的人看不懂”的问题,要求市交通整治办抓紧牵头召集相关部门依法依规组织研处,形成规范、科学、有泉州特色的市区新路牌的设置方案,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民众的意见后汇总报市交通整治领导小组组织审核;方案审定后应立即组织实施。
由此,一场涉及民政、建设、公用事业、行政执法、交通、交警等14个部门,历时4个半月的“洗脸运动”开始在泉州掀起。
■新貌
新路牌扮靓古城
近日,记者再次巡城发现,在经过一番“梳妆打扮”之后,市区的街路巷牌、道路两侧的广告牌、单位名称牌、交通指路标志牌、的士扬招站牌等都在“变脸”,那种“熟的人不用看,不熟的人看不懂”的状况已不再。
亮点之一:325块违规设置的路牌“下岗”
昨日,当记者再次驾车从刺桐桥右拐至宝洲街时,看到先前那些被树叶挡住的路牌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远远地就可看清路牌上的内容,而且相当清晰。另外,记者还发现,先前在这段路的两旁树立的一些单位的名称牌、广告牌也都不见了。
据了解,此次路牌整治工作中,有关部门对市区48条主次干道上的所有单位名称牌及道路两侧的广告牌进行了地毯式、全方位的排查,共拆除325块未经审批、违规设置的路牌,中心市区多年“禁而不止”的私设滥设单位名称牌和广告牌的现象得到有效解决。
亮点之二:新式路牌看“色”辨方向
“街”“路”不分、拼音英文混乱、规格不一、指向不清等曾是市区路牌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市民生活造成诸多不便。细心的市民也许发现,如今市区新安装了不少街路巷牌,这些路牌色彩简洁明快,书写形式统一使用国家确认的规范汉字,而且还有一个规律:背景为蓝色的表示这条道路是东西走向;背景为绿色的表示这条道路是南北走向。市民依据路牌的底色即可分辨出方向。
据悉,在此次整治工作中,街、路巷标志牌是一个重点,相关部门对中心市区122条街、路、巷的330块标志牌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对其中109块存在问题的标志牌进行了整改。此外,还在鲤城、丰泽两区内增设了1887块标志牌。
亮点之三:交通指路牌更显人性化
因为交通标志或被树叶遮挡、形同虚设,或面积太小、影响判断,或字体不大、难以看清,或设置过低、易被遮挡,不少司机都有过走“冤枉路”的经历。经过整治之后,泉州市区交通标志牌纷纷“变脸”,中心市区共增设176块交通指路标志牌,指路标志不仅“网罗”路名和指向,还包括了单行道预告标志、复杂路口提醒标志等,多走“冤枉路”的情况将越来越少。
据介绍,有关部门对道路交通标志的设计和设置作了一些人性化革新,包括交通标志提前预告、标注朝向、设置形象化指路标志、调整交通标志位置防止被遮挡、规范交通标志用色等,以方便驾驶员辨明行车路线。
亮点之四:市区的士扬招站面貌统一
中心市区的士扬招站原来设置不统一,有的用铁皮简单做个停车牌,也有的采用灯箱的方式。此次整治之后,重新施划出152个扬招站牌,而且新的士停靠站统一设置为灯箱形式,用白色线划出临时停车位。
■反应
市区道路一看就知一问便明
“新的路标很符合实际,让人一目了然……”杨师傅是有着10多年驾龄的老司机了,看到本报4月3日《市区路牌亟待梳理规范》的报道后,曾打进本报热线电话称,这些年自己走南闯北走了很多地方,觉得泉州的交通指路标志牌设置“很乱,常常看晕”。昨天,记者再次连线杨师傅时,杨师傅显得有些激动。他说,新的路牌充分考虑到了驾驶员、非机动车、行人的出行要求和特点,具有人文关怀,以后出行方便多了。
除了交通指路标志牌的变化给驾驶员“指明了方向”外,新增设的街路巷标志牌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不少的便利。“我在这条路上住了三年多,还不知道这到底叫啥路。”市区东南苑的住户陈女士抱怨说,每次向朋友介绍她家的地址,都不知道自己房子前面是什么路,也就不能清楚地告诉对方自己家的具体位置了。“现在好了,新增设的路牌上写明了路名,方便了许多”。
记者在很多街道看到,新路牌更加突出了人性化特点。“以前有些小巷的路牌是挂在墙上的,尺寸较小,行人看路牌要仰着脖子朝上看。现在单独设置,尺寸也比以前增大了,只要一抬眼就能看到,而且还可以辨别方向,很方便。”市民张先生说。按国家统一标准,新路牌主要是通过颜色来区分道路街巷走向的,其中,东西走向的路牌为蓝底白字,南北走向的路牌为绿底白字。今后,路人只要看到路牌颜色,就能辨别方向。
■即时快评
路牌“变脸”折射公共服务意识提升
在经历了4个半月的整治之后,泉州中心市区的路牌一改先前那种“熟的人不用看,不熟的人看不懂”的现象。在为泉州的城市空间得以进一步净化、市容市貌得以进一步美化、城市品位得以进一步提升而感到欣慰的同时,我想,更应该为泉州市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的提升感到高兴。
其实,近年来,泉州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不少新举措使民本思路得到充分体现,在这些新举措中,市民们看到了有关部门和机构服务意识的提升。就拿此次中心市区的路牌整治来说,经过“洗脸”后的新路牌为行人和司机提供了便利。不仅如此,自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不仅有关部门依法依规组织研处,形成规范、科学、有泉州特色的市区新路牌的设置方案,还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民众的意见。应该说,这种市政服务市民、市民参与市政的做法是对民本理念的积极贯彻,凭借良好而有效的不断互动,服务输出方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将被推进至一个新的层次。
新设的交通标志上的信息更丰富,多走“冤枉路”的情况将越来越少。
没有任何遮挡,交通指路标志清晰可见。
市民依据路牌的底色可分辨道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