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两岸血脉相连 共谋发展大业
2008-10-27 12:53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侨台同心
闽台两岸一家亲,海内海外血脉连。完整意义上的泉州,并不仅仅指福建滨海的这座城市,更包括台港澳以及海外数千万泉州同胞。“侨中有台,台中有侨”,侨台优势是泉州发展的宝贵的财富。省委书记卢展工指出:泉州的很多特点就是福建的特点,从福建来讲,泉州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就像对台“五缘”优势,最有特点的就是泉州——我们讲地缘近,泉州最近,离大金门最近的是泉州;我们讲血缘,台湾汉族同胞44.8%%是泉州籍,包括在海外的;我们讲文缘,比如语言,台湾方言就是闽南话为主;我们讲法缘,原来台湾是归泉州管的,从一个乡,后来慢慢到一个县、一个府,再到一个省。
对台胞来说是如此,对港澳同胞和海外同胞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泉州前行历史足迹中,他们无论身在何处,始终眷恋故园、关注家乡的发展。他们与本土泉州人同心同力,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书写一页又一页的辉煌篇章。
[文缘相承]
衣食住行如出一辙
泉台两地同根同源的文化之丰富,影响之广大,实在很难以文字尽诉。闽台因为地理位置相近,气候特点也相似,物产大致相同。福建人移居台湾后,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保留了原来的习俗。在岁时节庆的习俗上如出一辙,不仅具体的节日日期一致,庆典礼仪和形式也相同。
闽台缘博物馆里陈列出来的近代闽台两地服饰实物,再现了闽台两地百姓在衣冠服饰上的一致;而闽台民间使用的饭桌、灶台、漆篮、茶壶的摆设,则使我们看到了闽台间饮食同味的场景;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台湾的民居完全呈现了福建泉漳民居的建筑风格。
至于台湾和泉州同根同源的民俗文化,不妨说说泉州台湾民间曲艺。例如泉州盛行的梨园戏,在台湾就演化成南管戏。“拍胸舞”是一种具有原始形态的民间土风舞,展示了闽南男子豪放拼搏,诙谐乐观的个性。这种流行于“民间歌舞之乡”泉州的著名舞蹈。在台湾同样也有,当地的名称是“打七响艺阵”。还有,泉州的布袋木偶传到台湾,演化成了金光布袋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新时期的两岸双向交流中,民俗与文化交流又相辅相成,亮点独具。共同的宗教信仰是两岸重要的文化纽带,也是相通的民俗。今年9月,泉州天后宫迎来台湾彰化鹿港南瑶宫600多人的进香团。泉州天后宫作为海内外影响最大的妈祖庙之一,每年都会接纳众多台湾妈祖信众前来进香。此外,道教信仰的清水岩、观音信仰的龙山寺、关帝信仰的关帝庙都成为台湾信众往来进香祭拜的重要寺庙。
泉州“海丝”文化节已经举办七届。今年的文化节吸引台湾海峡两岸文化事业出版社、台湾中华美食家协会、台湾青年音乐家协会等台湾嘉宾近百人前来参加。而泉州举行的第二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成为国台办2008年度重点对台交流项目,闽台龙舟赛、海上长泳赛、对渡文化论坛等活动,继续传承和弘扬对渡文化这一闽台共享民俗,同时拓展了闽台民俗文化交流内容。
在对台各个领域的交流历程中,一大批泉州籍人士为沟通两岸情谊,促进两岸经济社会文化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著名社会活动家原海协会会长辜振甫、乡愁诗人余光中、著名学者李亦园、亚洲经营之神王永庆等,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今年,台湾“中国书法协会”来泉参访,书法家们留下的“梦里原乡入眼眸,先民渡海景重游。不寻故里成新客,笔墨为桥渡我游”的诗句,高度概括了台湾人士参与泉台两地双向交流的真切心情。
[地缘相近]
相距百余公里史上数度相连
说泉台地缘近,因为泉州到台湾只有167公里。闽台地缘相近,这一认识在中国历史上早有反映。《宋史》记载,台湾“在泉州之东,有海岛曰澎湖,烟火相望。”此外,《隋书》和明清的载籍等,这些说法都在某种程度上触摸到闽台之间的地缘脉络。
现代地理研究表明,第四纪更新世冰河期间,海平面下降,台湾与祖国大陆曾数度相连,古动物和古人类不断迁徙岛内。冰期结束,海平面上升,重新形成台湾海峡,泉台两地先民冲破惊涛骇浪的险阻,仍然保持原始文化的密切联系,共同开辟了远古的家园。
而闽台的地缘关系更深刻地体现在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上。台湾已知最早的、距今约三万年前的古人类“左镇人”与祖国大陆史前人类的关系紧密。这位年仅二十岁左右的青年男性,被认为是开发台湾的第一人,他与福建发现的“东山人”“海峡人”“狐狸洞人”等史前人类生活年代相近。考古发现在他所生活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台湾的长滨文化和福建的三明万寿岩、漳州莲花池山等遗址,无论是史前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还是他们的生活习惯,都有许多的共同之处。此外,台湾大坌坑文化与大陆新石器文化、台湾圆山文化与大陆新石器文化、台湾凤鼻头文化和大陆新石器文化等遗址都有密切关系。
[血缘相亲]
越源汉流呈现一体同根
闽台血缘相亲,虽然一水相隔,人们常用“血浓于水”来形容这种亲密关系。由于台湾少数民族主要源自古代的闽越族,而台湾的汉族同胞又主要来自福建的闽南民系和客家民系,学者们又用越源汉流这样的说法来概括闽台人民悠久而深厚的民族渊源。
提供印证历史文献之众无须多言。现存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山海经》《越绝书》《临海水土志》《史记》等古代文献,以多重角度,记述了周秦以来闽越族迁徙台湾的历程。古代台湾少数民族和福建闽南先民一样,保持着闽越族崇蛇、断发、文身、凿齿、巢居、善舟、崖葬等古老的习俗,正如台湾历史学家连横所说的,他们都是“越之子孙”。
到了三国两晋、宋元时期,都出现过大量福建人迁居台湾的浪潮。泉州人在澎湖等地结茅为屋,生产生活,成为汉族同胞在台澎地区开发的先声。明末清初及清代统一之后,福建汉族移民台湾达到高潮。1926年台湾省调查资料显示,当时台湾汉人共3751600人,其中83%%祖籍为福建,而福建籍的人口比例,则以泉州府人为最高,占44.8%%。
在台同胞不仅血脉相亲,而且他们始终不忘自己是华夏子孙、龙的传人,他们通过修族谱、建宗祠、祭祖先等活动,始终维系着和祖籍地同胞的亲情。今年7月,备受两岸关注的泉台百家姓族谱联展在闽台缘博物馆开幕。涉及泉州迁台94个姓氏的2000多册珍贵族谱与观众见面。其间,两地大量族谱成功对接,再次证明泉台之间不可分割的血脉亲情,也说明中国传说的家族文化和中华民族追怀抱本的传统美德,深深地植根在台湾的传统社会,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法缘相循]
隶属相随荣辱与共
自古以来我国对台湾所拥有的管辖权和领土主权,历史上中国政府对台湾的管理过程及其在台湾的行政建置尽管多有沿革变化,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终没有改变。
230年,早在三国吴王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当时的夷洲就是台湾。隋朝政府也曾三次遣军渡台招抚,其中,610年派遣官兵万余人到了当时称为“流求”的台湾。南宋时期,澎湖隶属晋江县管辖,当时的福建泉州知府汪大猷曾经派人在那里造屋200间,驻军戍守。元代,澎湖仍然“地隶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在驱荷复台之后,根据中国的郡县制,在台湾设立了承天府和天兴、万年二县。清代统一以后,又先后在台湾设立福建台湾府、福建台湾省。1943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之际,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并于12月1日发表了著名的《开罗宣言》。《开罗宣言》是在国际法上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普遍承认,它明确指出日本“窃取”台湾的非法性质,要求将台湾“归还”合法原主中国。1945年10月25日上午中国战区台湾省接受日本无条件投降仪式在台北举行,台湾正式回归祖国怀抱。
历史上,泉台人民共御外辱,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事件不胜枚举。其中,有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郭怀一揭竿而起、郑成功驱荷复台的英雄篇章,也有闽台人民共同抗英、抗法,以及共同反对割台、共同抗日的英雄赞歌。
[商缘相连]
商贸往来不断合作前景广阔
25年前,当一个名叫桐城文化用品的小公司点亮泉州台商投资的第一颗星火,或许没有人能想像20多年后泉州如火如荼的台商热潮。今天海博会、海洽会、海峡五金机电、鞋博会、石博会、茶博会的陆续举行,为泉台服装、机电、农业、鞋业、石材、茶业合作创造无数商机。
泉州与台湾隔海相望,产业发展轨迹相似,经济互补性极强,又有地缘、人缘等优势,产业合作前景广阔。改革开放后,泉州从迎来第一家台资企业开始,之后两地商贸深度往来从未间断,一次次挥写出两岸经济合作的大手笔。
从1988年起,较大规模的台商投资开始在泉州出现,并在上世纪90年代初掀起高潮。台商开始向同伴们推荐泉州,并成群结队地进军泉州。2004年初,泉州市第一个专门吸收台资企业的投资区——惠安台商创业基地正式启动,并催生了“园区+协会”的新模式。
2005年,是泉台经济合作的大升级的年份,当年的“大陆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中,泉州成为进步最快的城市,首度进入“值得推荐城市”之列。这一年,台商在我市投资总额为9785万美元,增幅开创近年之最。
也是在这一年,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福建代表提出了支持泉州申报台商投资区的建议,揭开了泉州迈向全国台商投资乐园的序幕。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第一次将“海峡西岸”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进一步深化闽台交流合作,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维护两岸共同家园、联系两岸同胞命运共同体、促进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成为泉州从政府到公众最为关注的内容。
借助东风,泉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将泉州打造成继东莞、昆山之后,全国第三个台商投资聚集区”的新目标,泉州吸引台资有了新主题。台湾光电巨头美旗控股集团牵头组成的台湾投资代表团与泉州签下23.2亿美元台资,几乎超过前20年来泉台经贸合作总额。更长远的构想,泉州期望通过亿吨大港和新型园区完成台资企业商品流通与建设环境的全面提升。
崛起中的泉州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被认为是台商的福地,对台湾100大企业入驻,实行一事一议,给予特别优惠。现有的50多个港口码头泊位和即将到来的亿吨大港,连同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将组成道路的三个端口,共同连接通达全球的生产、配送、出口“高速路”。另一大亮点则是一片方圆约58平方公里的台商投资区,未来将会在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之间发挥独特作用。这片土地被形容为台商发展的“金矿”,台湾光电、机械、石化、造船、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频频造访该区域。随着光电园、汽车园、生物园、现代装备园等若干个专业园区的推动,在2020年,全园区将有望实现千亿产值的梦想。
[华侨情真]
同心同德
助家乡发展
泉州不仅是最大的台胞祖籍地,同时也是全国三大侨乡之一。“侨中有台,台中有侨”是泉州的一大特色。
从唐宋元时期开始的上千年历史里,泉州人面海求生,远渡重洋开拓定居者源源不断。至今,泉州本土归侨侨眷有350万人,可以说每两名泉州人中就有将近一人是归侨侨眷。全市150多个乡镇中,重点侨乡占75%%。
而旅居海外的泉州籍华侨、华人有700多万人,分布于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漂洋过海到东南亚各国的泉州华人华侨,不仅带去了泉州一带的地方特产,也带去了泉州的方言、文化,对当地的语言文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据说,至今在印尼——马来语中仍保留了许多由泉州方言转化的日常用语,同时,在泉州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一些带有东南亚文化色彩的外语借词。因此泉州也有“学好泉州话(闽南话),走遍东南亚”的说法。
海外游子与家乡泉州有着天然的情感纽带,他们无论身在何处,始终眷恋故园、关注家乡的发展。在泉州大地上,到处传颂着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热爱故土、报效桑梓的动人事迹。
1960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在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鼎力支持下,国立华侨大学在泉州组建。这所国家面向海内外招生的部级重点高校,成为中国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主要基地之一。而除了华侨大学,侨乡处处可以找到华侨捐资助学的身影。泉州仰恩大学、黎明大学、华侨职校、惠安荷山中学、南安国光中学、晋江季延中学、安溪慈山学园都是著名“侨校”。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共接受侨捐近70亿元人民币,这些资金广泛用于支持泉州市各地的教育、医疗、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泉州这片侨乡热土走出了李光前、李陆大、陈守仁、吕振万、黄仲咸、唐裕、洪祖杭等一批著名爱国华侨。
“侨”是泉州的独特优势,“侨”也泉州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1986年泉州撤地建市后,紧紧抓住中央赋予福建省“特殊政策、灵活措施”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侨乡优势,提出“打好侨牌,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举全市之力招商引资,把引进侨资侨力与发展乡镇企业、土地成片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大规模嫁接侨资的乡镇企业逐步走上集团化、规模化、外向化、科技化发展道路,迅速扩张,蓬勃发展,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外向型经济为目标、以侨资为依托、以联户集资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以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确立“泉州模式”的基本特色。
至2005年,我市批准注册的外资企业超过万家中,“侨字号”企业占到80%%,完全可以说,没有侨资和“侨字号”企业,就没有泉州经济建设成就和改革开放的成果。而在不断优化完善的投资环境中,侨资企业在泉州的投资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