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通”在即 泉州蓄势待发
2008-11-27 03:34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泉州离台湾很近,泉州也离台湾很远。”近,是指地理距离,泉台相距不过百里;远,是指长期以来,泉台交往不便,隔海相望却须绕道港澳等地。如今,海峡两岸直接“三通”即将成为现实,为促进泉台合作,我市未雨绸缪,港口规划、交通配置等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港口规划
重点发展两大港区
泉州港现有开展对台直接往来的港口近10个。下一阶段,我市将集中精力发展环围头湾港区、石湖港区,重点规划发展石井港区和围头港区。
石井港区:将重点建设客运码头,并结合闽台农产品市场现有的基础,打造两岸农产品物流配送枢纽。南安市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洪本地介绍,今后泉金航线通道建设将往纵深领域发展,鼓励旅行社在石井码头设立办事处,引导航运业与台湾航运界联系,鼓励两岸航运企业参与泉台直航运输业务。同时,将提升泉金航线的知名度,把金马澎旅游对象扩大到本省以外的居民并常态化。今后,石井港区将充分利用“农产品采购订货会”等经贸平台,做强做大闽台农产品市场。目前,该港区正筹划建设台湾活鱼暂养池,规划建设台资企业零配件配送中心,加快冷库建设,力争年底投产2.3万吨冷库。 围头湾港区:将重点建设货运码头,打造两岸机电产品和零配件物流配送中心。“‘三通’实现后,台湾产品到达围头湾港区,两三天内便可以分送到全国各地。”晋江市侨台外事局局长李清欣说,占地1100亩的对台贸易保税仓库正在积极建设中,建成后将鼓励台资企业批量进口生产、生活所需配件和物资,进行保税管理,满足其异地备料和“零库存”生产需求,进而大幅度拓展货物的贸易总量,提升层次。此外,围头湾港区将建立完善的台货物流中心,集中口岸部门、缉私部门、银行、运输公司、快递公司、代理服务公司的所有业务,实现“一条龙”、“一站式”服务和有效监控,拓展物流中心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网络联系。海运配置
启用石井滚装码头
两岸“三通”,运力先行。为适应泉台往来的需要,以客运为主的石井港区将从小型化和大型化两个方向确定船舶选型。同时着重考虑高速气垫船,提高舒适性和便捷性,为将来拓展泉台客运航线积累经验。
此外,我市已着手启动石井滚装码头启用程序,在完善通关查验设施的基础上,开通泉金滚装轮航班,适时向台湾本岛延伸。以货运为主的围头港区,则将重点发展不定期集装箱航班,主动对接西岸,辐射内陆。陆上配套
建设专用高速公路
目前,我市主要依托沿海大通道连接围头湾港区各作业口岸和对台直航航点,重点完善各作业口岸和航点疏港通道与现有主干道路网络的衔接,合理配置投放道路运力,提高疏运效率。 近期,我市还将考虑规划建设环围头湾港区专用高速公路,北连沈海高速,南接泉三高速,完善疏运系统,拓展腹地空间。同时,泉州铁路已实现出省,提速、增列等目标正逐步加快进行。泉州晋江机场也正积极争取在近期内获准成为对外开放的航点,力争成为两岸周末包机、货运包机的辅助航点,适时推动直航个案包机突破。 到目前为止,我市基本形成了以港口、海运、公路、铁路、民航为骨干,各大运输站点为枢纽的立体交通网络,港口的聚散功能不断加强,已具备开展对台“三通”的各项条件。蓄势待发
推动泉台合作向纵深发展
两岸全面“三通”为泉台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机遇。虽然全面“三通”的实现,使得我市原有的政策优势不复存在,但闽南既有的地缘优势和人文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强化。随着两岸“三通”的实现,泉台经贸合作和产业整合必然加速推进,泉台农业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宽,旅游合作也将进一步发展。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完善交通港航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加大港口营销力度,积极对外宣传泉州湾的地缘优势、成本优势,加强同台湾航运业和内陆运输企业的合作,拓展泉州湾辐射空间;加大台商投资区申报力度,为两岸产业合作谋取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加大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凸显历史文化名城风采;加大泉台物流合作,促进高层次的泉台农业合作,推动两岸合作全方位融合。 “海西应先行,泉州走前列。”两岸“三通”开放后,泉台交流与合作势必加快向深度、广度发展,朝着更深层次经济整合方向发展,为推动我市“大产业、大港口、大城市”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