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侨批”华侨奋斗史的见证
2008-12-23 13:41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12月18日,首届闽南侨批研讨会在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一时间,专家、学者、媒体云集。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相信有人会问了:“侨批”是什么东西?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它有什么重要性?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专家告诉记者:简言之,“侨批”即是“侨信”,是近代史上,闽南华侨历史的见证物之一。“侨批”即是“侨信”清末,大批闽南人出洋东南边的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缅甸等国家和地区谋生。当时的华侨出国历尽艰辛,付出沉重代价,甚至有生命危险的。泉州华侨历史学会吴宝国告诉记者:“那时的华侨远离乡土抵达彼岸,他们寄人篱下,在当地谋生求发展是相当不易的。”据介绍,早期华侨出国,绝大多数是因生计所迫,不得不抛妻别子,离开父母兄弟,单身只影,远涉重洋。因此,当他们生活有了着落后,就希望传递音信回家求报平安,同时也希望将自己辛苦劳作、得来不易的血汗钱托寄回家,补贴家用或偿还出洋前向他人所借的交通费用。但是,海内外远隔重洋,当时还没有邮政和银行,信款的传递只好委托熟悉的回国华侨、泛海贸易的商贩或船上的水手捎带。“这些华侨从海外寄回的信或款,闽南语均称为‘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侨批’。”吴宝国说。最初由“水客”递送“‘侨批’最初是由‘水客’递送的。”泉州华侨历史学会吴宝国告诉记者:“一开始,华侨要寄‘批’回来,除非有亲戚好友回国,才得以寄托,快的一年半载,慢的则三年五载。”随着华侨人数增多,华侨与家乡的信息、经济联系要求日益强烈。为了适应这种需要,19世纪初,产生了专门以替华侨捎信、汇款为职业,并兼做生意的中间人,这些人被称为“水客”或“客头”。所谓“水客(客头)”,就是经常往来于国内外,专为侨胞带送侨批或物件的人,是一种以收解批款为主的特殊职业。据《关于闽南侨汇》刊载:至光绪年间,“水客”仅闽南数县,为数当以千计。据初步统计,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至1910年,仅泉州永春县经营侨批之“水客”就有30人之多。“批信局”规范了“侨批”递送随着海外交通贸易的继续发展和华侨出国的不断增加,华侨寄信汇款业务大量增加,“水客”或“客头”的传递方式已适应不了日益增加的侨批的需求。于是,有人就在南洋设局收汇,仍由水客或客头带回国内口岸,交给与其有承接关系的商栈或民营信局,由其直接分发或再转递至目的地局处,这样,批信局就产生了。“如永春人开设的黄日兴信局、恒记信局、如鸿信局等。”吴宝国介绍说。一些富裕“水客”、“客头”或商人也开设了为华侨递信寄款服务的专营或兼营的批馆或信局,并在海内外建立机构网络,大大加快了汇款速度,提高了效率。如天一批郊、王顺兴信局、美南信局、捷顺安信局等。“但这些信局能为历史留下宝贵的史料和建筑、用具等遗物的,泉州目前发现的仅有位于浮侨笋江王宫村边的王顺兴信局。”吴宝国说。“侨批”业于1979年结束信局出现后,就借助于不断完善的邮政技术和银行技术开展“侨批”业务,“侨批”的经营进入分工协作时代,即侨批信局负责收“批”或登门分“批”,邮局负责跨国及长距离侨批的“传递”,银行负责侨款资金头寸的调拨与兑换。后来,“侨批”的递送逐步发展为信局借助于邮政而进行的;抗日胜利后,侨批信局得以迅速恢复,加强管理,启用侨批专用邮戳。据资料介绍,20世纪30年代,闽南地区侨汇占全国的16%—20%,占福建省四分之三强。闽南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是“侨批”的重要接收地。直到1979年,“侨批”信局归并银行,“侨批”的汇款功能由银行接替,而其交流情感之渠道则由发达的电讯及邮政所替代,到此,国内侨批业“寿终正寝”。泉州王顺兴信局则于1935年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之后就在王宫村沉寂,并渐渐被淡忘。直到2007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促进下,老信局被唤醒,并得以全面展示其奇特全貌和丰富的内涵,如今,它已被泉州市纳入一级保护规划,成为泉州一处具有多元文化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