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就业率全国第一的意味
2009-04-16 20:12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在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在举国上下“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特殊年景里,泉州不但取得了第一季度经济大盘比预期的要好,整体开局比较平稳,局部已经出现积极变化的良好开局,还夺得“就业率第一”之荣誉,特别令人瞩目,也特别意味深远。
一
就业率第一,背后是什么?
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对执政为民理念的坚守。就业的主体是人,保就业就是保“人”的饭碗,就是以人为本。连续8年,我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全省最低,这是各级党委、政府长期以来服务经济、推动发展,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结下的硕果。10多年来,《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暂行规定》、《泉州市外来工、农民工住院医疗保险暂行规定》、《泉州市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暂行规定的通知》、《关于解决企业拖欠劳动者工资问题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外来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一系列保障政策的出台,不但有力解决了本土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更吸纳了以百万计的全国各地务工人员。宜业,亦宜居。泉州正在成为一个魅力日增的“双宜”城市。
背后是全市上下的协同协作、合力推进。改革开放特别是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政府、部门、企业在就业等方面下足了功夫。为保就业,我市率先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和裁员报告制度,并规定对被裁员工一律实行免费就业服务;市政府连续几年邀请全国劳务输出大市有关负责人来泉,举办劳务洽谈对接。泉州晚报社发起、各部门合力推进的“畅通返乡路”,已连续四年为来泉务工者铺平回家路;“感动员工”民企评选,为泉州企业和万千工人倡导新一轮的用工和谐。工会开展的泉州就业维权联盟城市已发展到14省60多个城市。不久前启动的校地联手高端讲坛——“华大论坛”首场讲座,就以如何增加就业破题……在国内一些地方工厂裁员的关头,我市的恒安、富贵鸟、富丽、迪娜等众多企业增招工人少则数百名,多则上千名,在特殊背景下为泉州的就业率加了分。
背后是泉州肥沃的经济人文土壤。从宋元时的东方第一大港,到改革开放30年来的“泉州发展模式”,泉州人敢闯敢试,以创业促就业。这片创业热土上,国有、外资、侨资、台资、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遍地开花,不但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泉州速度”、“泉州效率”的奇迹,更为数百万务工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即使在金融海啸的洗礼中,泉州人,特别泉州民营企业家身上仍然闪耀着活力的光芒。也正是这种逆势而上的创业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才使得政府、企业、干部群众紧紧拧成一股绳,摘取了“就业率第一”的桂冠。
二
就业率全国第一,面临的是什么?
是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压力,更多的工作任务。
保持充分就业,就要保企业,企业才是就业的源泉。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始终是应对危机的主体。保住企业,才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企业的大盘稳住了,泉州的经济大盘也就稳住了。当前,国际经济持续下行,泉州要保持如此之高的就业率,保企业任务更加艰巨。对政府来说,应对危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就是帮助企业鼓起挺过危机的信心,找到应对危机的策略,寻求突破发展、创新发展的良机。对企业自身来说,如何加强管理、勤练“内功”,以自保自强而保就业,也必将是一道先锋命题。命题的答案,唯有继续“突围”,唯有持续发展:既要认清形势,把眼界放到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增强竞争力;又要抛弃“宁当鸡头不当凤尾”传统,寻求内联外合、抱团合作;还要加强内部管理,节能减耗,积极利用新材料和新能源,实现扩张发展。
保持充分就业,就要保稳定,稳定才有就业的乐土。
高就业率,本身就是责任和考验,因为它带来更大的维持社会稳定的压力。稳定与就业伴生,近几年,全国的失业率已连续攀高,维稳压力日益加大。稳定,使泉州宜居,然后宜业。但我们应该看到,未来30年,全国人口将形成5亿城镇人口、5亿流动迁移人口、5亿农村人口“三分天下”的格局。可以预见,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不能就地创业、就业和转移,就只能千里迢迢,大规模向诸如泉州的高就业率城市流动,寻求生存土壤。一旦高就业率不再,失业就可能成为比通货膨胀更易引起社会动荡的根源。持续扩大就业,为国家分忧,泉州任重道远。
保持充分就业,就要多方合力,协作协同打造良好的创业生态。
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在追求新一轮发展的征途中,泉州市委、市政府力促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协作协同,凝聚了全市上下共谋发展的合力。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新命题中,合力的要求必将更高。就业在先,更盼乐业。放眼未来,全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保障就业的可持续性和稳定发展,都将是绕不过的课题。这就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增强大局意识、“公仆意识”、“纳税人意识”,加大力度,出台更多的服务措施,俯下身子营造有利于企业活力迸发的环境和氛围。唯有同心、同德、同方向,部门之间或单位内部形成“服务发展光荣、延误工作可耻”的“小气候”,才能打造出更好支持企业发展的泉州“大气候”。
三
就业率第一,我们该想到什么?
我们唯有冷静、理性地研判这“第一”的意味,比照先进查找不足,才能夯实科学发展的基础,谋划新的跨越和提升。
我们要辩证看待就业率,切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泉州就业率与创业精神指数取得了佳绩,但也要看到,与泉州有许多相似、相近、相通之处的一些城市,如苏州、杭州、东莞,则在一些更硬的指标上闯入全国前列。就业率第一足以令泉州成为全国的一道标杆,但也折射出了泉州传统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整体层次有待提升,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任务还相当艰巨的现状。在当前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泉州更要在更高的站位,以更宽广的视野,立足更深的层次,来谋划更加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从“保劳力”走向“保人才”。有了高就业率,并不等于人才素质高、结构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没有高级人才,特别是专业人才的坚实保障,要想在风起云涌的区域发展与国际化竞争中胜出,就会觉得力不从心。当前,泉州正在大力推进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专业人才储备还不足;今年,泉州正在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更是急需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如何实现从“保劳力”到“保人才”的转变?这不仅要求我们有意识地针对产业发展,抓紧培养储备人才和逆势招贤纳才,更要下大力气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营造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能作为的高地。
我们要促进泉州人文精神的提升。“爱拼敢赢”的人文性格,缔造了改革开放30年来泉州的经济成就,如何与时俱进地丰富其内涵,催生泉州又一个30年辉煌的强大精神动力?如何更好挖掘、梳理、提炼传统闽南文化中的精华,使泉州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样本,更成为文化传承的沃土,使改革开放先行者的角色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荣耀和谐统一、互为促进?我们要继续秉持“活、和、创、韧”的基本经验,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以放眼四海的气度,勇于先行先试,继续高歌猛进。
我们更要全面推进产业、港口、城市建设。高就业率并不意味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程度高。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大潮中,泉州一直有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就紧锣密鼓地对推进产业、港口、城市建设谋篇布局。今年3月初,泉州市党政代表团赴江浙四市考察后,观照着其他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提出了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推动石化、光机电和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整合提升城市现代化场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港口的开发建设等十三件当前“下决心”要做的事。其中展示的,正是当代泉州人对自己历史使命的牢牢把握,和对更广阔发展平台的奋力拓展。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我们要切实抓好工业生产调度等制度的落实,指导企业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大力推进项目的前期工作和落地;着力抓好外经贸工作,想方设法大招商、招大商;紧盯第三产业目标不放松,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认真抓好赴江浙学习考察成果的转化应用,围绕重点抓落实,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要求落实到一项项制度中,落实到一个个项目上,扎实推进产业、港口、城市建设。
在这风雷激荡的大时代,就业率位居全国第一,创业精神指数全国十强,意味深远。这是长期稳扎稳打的成果与新一轮发展的良好基础,更应是引发我们冷静思考,探求长远发展、科学发展的一个契机。在世界金融危机的阴霾中,让我们以泉州人的大智大勇和求实作风,坚持“稳住大盘、固本培源、项目带动、奋力发展”的工作思路不动摇,以更坚定的信心,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应对危机,克服困难,战胜挑战,实现新一轮的跨跃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