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泉州:从“江边鲤鱼”到“滨海扇贝”

泉州:从“江边鲤鱼”到“滨海扇贝”

2009-06-02 07:50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提要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近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出台,泉州如何把握机遇,构建富有竞争力的城市圈?

当前,泉州正抓紧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构想泉州“一湾两翼三带”的空间蓝图,这是从沿江到环湾面海的跨越,也是从“江边鲤鱼”一步一步向“滨海扇贝”的迈进和跨越。

前日,环泉州湾城市规划(建设)专题会议召开,进一步部署了相关工作。新一轮的规划为泉州勾勒了未来20多年的蓝图,泉州的城市空间将大大拓展。未来的泉州,将与福州、厦门等城市一起组成海峡西岸城市群,并领衔其中部“核心发展轴”,进而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核心。

昨日,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泉州市城乡规划局总规划师黄世清,为你解读泉州蓝图。

  框架:沿江跨向环湾面海

按照城市的发展规律,一般每隔10年将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一次调整,每隔20年左右则需要进行下一轮重新修编。上世纪90年代一批城市规划,在引领城市发展近20年后,将完成其历史使命。泉州市2003年启动了新一轮城市总规的修编工作。

“这次不是普通的调整和修补,而是重新编修,规划中构想的泉州,未来将以泉州湾为核心构筑一个组团式的大城市。”泉州市城乡规划局总规划师黄世清介绍说。

泉州旧称“鲤城”,是因老城区的形状像一条从晋江边跃起的鲤鱼;而在未来的规划蓝图中,泉州湾畔将崛起呈扇贝形的城市群。从江边的鲤鱼到滨海的扇贝,泉州城市发展正逐步实现环湾面海的时代飞跃。

“泉州城起点是1300年前的丰州城,泉州用千年的时间发展成今天的鲤城。1995年版的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跨晋江、洛阳江发展,晋江、洛阳江由城外江变为城中江。而今继续拉大城市框架,新一版的城市总体规划,确立了环泉州湾发展的新格局,泉州由沿江时代走向环湾面海时代。”黄世清说,“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的快速增长,远远超出了预期发展规模,城市空间受到限制,成为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对《意见》的出台,泉州市城市规划建设专家顾问组组长周焜民认为,泉州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新一轮规划最重要的是把握机遇,加速向环湾型转型,扩大城市空间。

千亿资产管理(泉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昂对泉州环湾型城市充满期待,他形容这种转型为“联姻式发展”,“泉州发展大联合”,“将给房地产行业带来直接影响,不仅是给未来城市空间提供巨大想象空间,给房地产也带来可操作性。”

新的规划为泉州勾勒了未来20多年的蓝图,泉州的城市空间将大大拓展,到2030年,泉州城区版图将“扩张”到2980平方公里,覆盖我市大部分县(市、区)。届时,泉州将与厦门、福州等城市一起组成海峡西岸城市群,并领衔其中部“核心发展轴”,进而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核心。

格局:“一湾”核心 “两翼”展翅

新规划提出“一湾两翼三带”的空间格局。“一湾”指环泉州湾地区,以泉州、晋江、石狮中心城区为主。“两翼”指环湄洲湾南岸地区,包括泉港、惠安、斗尾;环围头湾地区,包括水头、安海、金井片区。“三带”指战略提升带、沿海战略预留带、战略辐射带。

最新的泉州总体规划示意图中,泉州湾像一只张开的美丽贝壳,高速公路环如贝壳的弧线,被包围在其中的泉州、晋江、石狮城区仿佛一颗颗闪闪发亮的珍珠。而在泉州湾两侧,环湄洲湾南岸地区和环围头湾地区恰似张开的“两翼”,分别把惠安、泉港的滨海城镇和晋江的安海、水头揽入怀中。作为支撑带动的纽带,战略提升带、战略预留带、战略辐射带职责分明,依托交通枢纽,传送着泉州未来经济腾飞的希望。

其中,泉州主城区将作为整个城市的行政、文化和商业中心;晋江打造全国性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的商贸、金融和产业服务中心;石狮是以纺织服装产业为特色的专业化会展、流通中心和工贸基地,共同构筑服务和辐射带动全市、全省乃至更大地域范围的区域性服务中心;而惠安、泉港将作为区域性石化产业、原料产业基地,打造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未来对接湄洲湾的战略前沿地区;安海、水头为泉州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构筑泉厦、泉台合作大平台的战略前沿地区。

“各区域将用快速便捷的交通要道连接起来,形成环湾经济带,协作关系将更加密切。”黄世清说,“既要主动接受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辐射,更要借助海西城市群的合作,密切与中西部的联系。”

泉州市政协委员、恒惠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国斌对环湾经济带寄予厚望。“首先,由沿江向滨海城市发展,将带动人流、物流,促进港城联动。其次,泉州产业将大大受益,促进资源整合。泉州各县(市、区)都有相对独立的产业,比较分散,特别是惠安、晋江、石狮三地的时空距离改变,将使这些地方联系更为密切,融为一个整体,促成大产业链的形成、互补。”

城市群:打破“散小”格局 增强辐射力

“《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在规划评价福建三大中心城市的特点时,作出了福州弱、厦门小、泉州散的分析。”黄世清说,泉州市域内的城镇呈现“散”的特点,尤其是市域东南部的城镇密集地区,包含了泉州市区、晋江、石狮、惠安以及南安的部分城镇,形成大小市、区、县、镇分散化的格局。

当前,泉州中心城区空间狭小,对外辐射力不足。泉州市区、晋江和石狮都面临着城市转型,公共设施服务能力不足,规模不够等问题,在原有仅满足日常生活服务的老城区之外基础上,建设面向区域、立足高端服务的新中心势在必行。

黄世清认为,打破“散、小”格局,是泉州未来城市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中,各县(市、区)“摊大饼”的固有模式被突破、被创新,泉州选择了跨越式连片发展和组团式扩张的新路子。当前泉州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环泉州湾城镇呈连绵密集的空间发展态势,泉州城市群空间整合时机已成熟。届时,泉州城将拥抱晋江、亲近洛阳江、面向泉州湾,海西中心城市旗舰区将成型,城市发展将跃上一个新台阶,中心辐射能力更强,城市定位真正得到体现。

在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晋江大桥、后渚大桥和规划中的泉州湾跨海通道,如同三串珍珠项链,将中心市区、晋江、石狮、惠安紧紧地连在一起。

陈德胜司机在整个大泉州内跑运输,给各超市供货,有六七年光景。他对去年通车的晋江大桥深有感触。“没有这座桥时,从侨乡体育馆出发,经坪山路到江滨路,再绕顺济桥或笋江桥到晋江青阳一带,差不多四五十分钟,现在走晋江大桥,才二十几分钟,单趟就节约一半时间,油费也可节省十几块钱。”

“泉州今年将争取部分开工建设泉州湾跨海通道项目,它是泉州迈向现代环湾型城市的又一大步。”黄世清说。除此之外,环城高速、轨道交通系统、快速通道等基础设施,也将为泉州迈向环湾型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对跨海大桥,陈德胜同样充满了憧憬,“从惠安崇武绕道市区到石狮蚶江,现在至少要70分钟,如果大桥建成,只要20分钟左右。”

未来:

宜商宜居的大都市

“创业在泉州,生活在厦门。”这是几年前颇为流行的一句话。如今的泉州,已不仅仅是一座品牌之都,而将逐渐发展为一座宜居的滨海城市,最终将建成环泉州湾海湾型山水园林城市。

泉州现正处于城市转型阶段,如何实现由河口型向海湾型飞跃?“跨海大桥、环城高速等基础设施建设只是一方面,从更高层面讲,还得提升城市品位、城市综合竞争力,打造一座宜居城市。”黄世清认为,只有通过整合和培育整个泉州的专业化、高端服务职能,构建面向区域、高水准的城市服务平台才是泉州走向“区域中心城市”的真正内涵。

“要落实到老百姓身上。”在林昂看来,“生活配套、环境配套、教育配套等方面都得加强。”他举个例子,老百姓买房子,不只是买一套房子而已,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比如子女就学,如果学校太远或质量不佳,那么就不一定选这里的房子了。

除了庞大的中心市区“绿肺”系统,泉州还在“四山两江”的基础上铺建城市“绿网”系统。“滨水地区建设尤为重要。”黄世清说,泉州枕山面海,有丰富的滨水资源,包括临水临海地区。发源于戴云山山麓的晋江是福建第三大河流,上游分东西二溪,东溪经永春,西溪经安溪,于南溪安双溪口汇合为晋江干流,奔流入海。

过去,晋江是一条“城外的江”,在新一轮整体规划中,晋江“穿城而过”,成为“城中江”。晋江景观空间开阔,这对提升泉州景观品质有重大意义。而临海滨水地区,沿海大通道景观带,将打造成泉州最亮丽的海岸风景线。跨海大桥的建成,环泉州湾将成为泉州的一个“内湖”。

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周围杭州、宁波、苏州等城市,形成“一日假日圈”。泉州是否也可打造这样的假日圈呢?市民赖先生有泉州“一日假日圈”的设想:周末的一天,上午到永春牛姆林或者德化戴云山游玩,中午品尝特色美食后,转到下一站石狮黄金海岸或者深沪湾,晚上到晋江阳光广场一带购物,满载而归后打道回府。

目前,地图上可以看到,城东、东海、桥南三大新区现代化城市雏形初现……大城市框架在加速形成,大泉州“扩张”版图上划下一道又一道浓墨重彩的大手笔,可以想象得出,未来的泉州将是一个宜商宜居的大都市。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