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专业合作社触动“小农模式”
2009-06-29 04:22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提要
6月15日,《财富周刊》推出了专题“泉州茶农如今流行‘入’社”,引起了市民的关注,纷纷来电咨询泉州农业合作社的现况。为此,早报记者特在上周采访了泉州市农业局经管站站长陈菊祥,请他详细解读。
出生 离不开当地的特色农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泉州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陈菊祥介绍说,泉州的第一家农业合作社出现在2006年。当年,安溪珍田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成为泉州市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随后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零星出现。截至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前,泉州市仅有寥寥数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之后,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各相关部门也为其建立、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如今,泉州市已经建立起农民专业合作社279家。
“从登记的情况看,所有合作社涉及的产业范围都与当地的农业特色相结合。”陈菊祥说,比如德化县的农民依据地理条件,将林产品、德化黑鸡、食用菌等作为合作社的主要产业;而永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则主要种植芦柑和蔬菜,养殖鹌鹑;石狮市和泉港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则利用沿海的优势开展水产养殖等;惠安的洛阳利农农业生产资料专业合作社主要为入社社员提供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和农业技术咨询服务,推荐引进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等。
在陈菊祥看来,泉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泉州城市化水平较高,生产力水平、经济总量长期保持在全省和全国地级市前列,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同时,泉州市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已形成粮食、水产、水果、畜禽、茶叶、林业、蔬菜、竹笋、食用菌和花卉盆景等10大农业主导产业,并成为中国乌龙茶、龙眼、水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其中安溪、南安分别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龙眼之乡”。
陈菊祥说,泉州市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到0.3亩,零星分散,土地规模经营难。一家一户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小农模式”,目前仍然是泉州市农业经营的主体。在经营模式上,泉州市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大多处于分割状态,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的“产+销”一体化经营尚未形成,市场主体间的合作缺乏有效机制,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因此,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带来的成效,将对农户带来示范效应。
结合 领域广内容多方式灵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泉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泉州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发展迅速。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后,更有了飞速的发展。
数量剧增的同时,泉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的产业领域也在不断拓展,覆盖的行业包括果蔬、茶叶、花卉种植、林产品销售及生产资料提供、水产及禽类养殖等等。另外,合作服务内容则日益增多,从过去的单纯技术推广服务,向技术、信息、加工、销售、储运等全程综合服务转变。从组合方式来看,泉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说是灵活多样的,也吸引了不少农户加入。
据陈菊祥介绍,泉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合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
一是龙头企业牵头型,就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组织农民共同参与而建立的专业合作社。如晋江市中福联禽蛋专业合作社,是以当地一家实力较强的食品集团为依托,由福马食品集团、供销社和养鸡专业户共同创建的,三方“捆绑”在一起,合作社成为真正为农民服务增收的实体。
二是能人大户牵头型,就是由经营能手或规模大户牵头,周边农户参与,在组织内部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如洛江区万木春花卉农民专业合作社,由种植大户牵头,周边农户参加,统一制定花卉苗木最低保护价,统一选择市场上最热卖的苗木品种,提高了花木种植经济效益,促进了花卉产业的发展。
三是部门牵头型,主要是由粮食、科技部门及供销社凭借其技术、场地、经营等方面的优势牵头组建。如石狮市锦厦果蔬专业合作社,由石狮市供销社牵头,与蚶江镇供销社、大厦村村民合作,共同组建蔬菜生产基地,对200多亩农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一体化生产经营。
四是农民自发型,即农业大户或农村能人围绕某一产业或产品,自发组建创办的合作社。如安溪县珍田村茶叶合作社是茶农自发组织创建,以茶叶为中心,统一订购优质农资、交流生产技术、社员经营者订单销售。这样既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茶叶质量,又能大大减少单个茶农与市场打交道的风险,从而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收益 去年推销农产品5.22亿元
据陈菊祥介绍,截至今年5月底,泉州市已经建立起农民专业合作社279家,涉及的产业领域不断拓展,合作服务内容日益增多,有效地带动了当地农民的致富。“应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我市农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陈菊祥如此表示。
如今,这些合作社经营范围不断拓展,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成为泉州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主体和推动力量,农民的收入因此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陈菊祥透露,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加工企业为主体,示范和辐射力较强,有效地带动了周边农民,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128760万多户,2008年为农户推销农产品5.22亿元。
陈菊祥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德化黑鸡是福建省一个珍稀优质乌骨鸡地方品种,2005年10月,德化黑鸡养殖有限公司与曾建政、寇富尊等发起组建了“德化黑鸡产销协会”,后按照《专业合作社法》规定更名为“德化黑鸡产业合作社”,并到工商局注册登记。合作社为成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信息、防疫和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等服务,带动了黑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据统计,加入合作社的黑鸡养殖户2008年养殖黑鸡16多万羽,创造产值960万元,人均纯收入7360元,比未加入的黑鸡养殖户收入高22%。更重要的是,在合作社带动下,全县德化黑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底,全县黑鸡存栏50万羽,出栏90万羽,创造产值4950万元,并涌现出四个一村一品专业村、一大批黑鸡养殖大户,已经成为德化县农村发展主导产业。“黑鸡”也变成了一只只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金鸡”。
对于德化黑鸡产业合作社的发展,陈菊祥颇有感触。他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首先,立足实际是基础。德化黑鸡本来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面临着生产与销售断层、产品质量迟迟得不到提升等迫切的现实问题,急需一种可以把养殖户组织起来统一生产、销售的中介组织,正是立足于这个实际,应运而生的“黑鸡产业合作社”才能取得快速发展。
其次,规范运作是关键。合作社制定了规范的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健全了组织机构和管理网络,对每一项涉及合作社收支、发展的重大决策,都实行民主决策,真正体现了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原则。合作社理事会等决策机构能做到公道、无私,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把服务社员作为主要宗旨,获得了社员的支持,保障了合作社规范有序运转和良性发展。
再次,创新思路是动力。合作社(协会)成立伊始,就立足于在德化黑鸡产、供、销方面为广大黑鸡养殖户提供服务,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对内,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做好品种的保种选育,统一组织标准化生产和防疫,并多方关心帮助社员克服生产、生活上各种困难,形成融洽的内部氛围;对外,面向市场,以市场为生产导向,采取了电视台扩大宣传、定点保护价采购、设立直销点等举措,千方百计促进产品销售、增加产品销售收入。正是由于服务理念的不断创新和调整,才使合作社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最后,优化环境是保障。合作社创立伊始即受到各级政府和业务技术指导部门的关心和支持。福建省农业厅领导、畜牧总站和省农大、省农科院畜牧所的专家,泉州市政府、市农业局领导多次莅临现场对德化黑鸡开发利用及合作社发展壮大进行调研指导;德化方面更是专门成立了领导机构,对合作社与县畜牧兽医站等联合组织的黑鸡保种选育项目加强领导,拨出专门资金扶持建设原种场和扩繁场。在方方面面的推动下,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现状 领头人培训待加强
陈菊祥说,虽然泉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并且在农村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毕竟它仍然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难免还会有一些问题存在。
陈菊祥表示,目前合作社面临的问题有三个,首先就是合作社带头人的培养。目前泉州市虽然有200多家的合作社,但是经营得比较好的只占总数的30%左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领头人必须要有公益心,也要是熟悉农村的人。合作社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发展起步很难,规模小,农村融资困难。还有一个问题是,合作社的运作不规范。虽然2007年国家就颁布了《专业合作社法》,但是合作社真正快速地发展起来是在最近这两年,大多合作社存在着重发展、轻规范的问题——不按章程办事,民主制度不健全,另外,也没有建立一套规范的财务制度。
“因此,泉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更好地发展,除了政府和银行进行资金扶持外,还要加强对领头人的一些规范培训。”陈菊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