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加快形成

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加快形成

2009-07-03 14:38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铁路建设提速有利于促进海西经济区发展,图为福厦铁路泉州段在进行铺轨工作

 夏日的八闽大地,草木葱茏,鲜花似锦,生机勃勃。

从武夷山麓到湄州湾畔,从龙岩革命老区到厦门经济特区,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到三坊七巷充满古韵的福州……记者一路采访,感受着八闽儿女激情创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滚滚热潮。

5月14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这是中央根据全国工作大局和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着眼两岸关系发生的积极变化和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意见》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定位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和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从2004年福建省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到如今这一战略上升为国家决策,5年来,福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人们期盼着: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极。

基建提速发展

海西建设进入快车道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

“国家‘九五’规划之前,福建的铁路建设在大陆各省份排倒数第二位,人均占有铁路通车量仅比西藏多。这几年福建铁路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福建省发改委副主任林锡能说。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福建出省的铁路只有一条时速60公里的鹰厦线,交通这块“短板”极大限制了福建的发展。如今,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提速发展,交通先行。

“5年来,福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超过1949年至2003年的总和,铁路出省通道增至4条;高速公路建成了主干网,通达所有设区市,并形成了以福州、厦门港为起点通向内陆的两条主通道;福建沿海港口被确定为全国5大沿海港口群之一。”林锡能说。

从2004年起,福建先后开工建设了温福、福厦、厦深、龙厦、向莆等5条时速超过200公里的高速铁路,并从今年起每年交付一条使用。同时,新一轮十大铁路项目也已正式启动建设,最终将形成6000公里的“三纵六横”海西铁路网。

“随着温福、福厦铁路今年开通,福建铁路将从单向、低速状态进入快速、全面发展时期。”福建省铁路建设办公室主任俞开洋说。

作为国家“四纵四横”客运专线沿海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温福铁路、福厦铁路等高速铁路将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和长三角、珠三角,把东南沿海10多个城市和20多个港口紧密联系在一起。

与此同时,福建高速公路建设实现了新跨越,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767公里。总里程6100公里的“三纵八横三环三十三联”海西高速公路网正在加快建设,它将大大强化“对外开放、对接两洲、拓展中西部、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四大综合通道建设。

福建的大港口建设也如火如荼进行。福建省交通厅根据《意见》进一步调整加快发展目标,提出力争港口年均完成投资100亿元,新增年吞吐能力2.7亿吨,2012年形成3个亿吨大港。加快建设福州、厦门、湄州湾港等20万吨以上深水航道,加快促进海峡西岸港口群的形成。

记者在厦门采访获悉,作为海西航运物流中心,厦门港的海铁联运业务已覆盖福建永安、三明、邵武,江西鹰潭、永州、醴陵、南昌,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下一步,依托将相继建成的福厦铁路、龙厦铁路和厦深铁路,厦门港将进一步协调铁路部门加大对海铁联运的支持,开通厦门至赣州等地的“五定”班列,逐步形成以港口为枢纽的内陆集装箱输运网络体系。

与此同时,厦门港加强与台湾台中港、高雄港、基隆港、花莲港的交流互动,积极将台湾-厦门-内陆的运输渠道建设成为运输成本低、费用省的黄金通道,把厦门建设成为内陆地区对台运输的重要门户。

伴随着大通道建设,能源建设如火如荼。电力总装机达2626万千瓦,包括接收站、输气干线、燃气电厂及城市供气在内的福建液化天然气(LNG)总体项目部分建成,宁德、福清核电站已于去年相继开工建设,创下我国单个省份一年内连续开工两座核电站的记录。

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是海西发展战略定位之一。通过大力加强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福建正逐步把一系列制约海西发展的瓶颈变成基本适应条件,海西建设基础更加厚实,海西构筑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的优势不断得到巩固。

区域协作升级

海西新增长极加快形成

福建是全国最早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省份之一。但受台海局势阴晴不定、发展腹地受限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福建渐渐成为两个三角洲之间的“相对洼地”。

2004年初,福建省正式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认为,这表明福建开始致力于改变过去20多年着眼于本省行政区划内经济建设的“行政区自我崛起”的发展路线,开始走以省际区域对接和区域整合为内容的“经济区战略崛起”的发展路线。

“从温州至汕头东南沿海一线有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有厦门海沧保税港区,有多个国家级的台商投资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已形成比较便捷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区域协作日益加强。”福建省社科院研究员林其屏说。

随着海西地区交通逐渐改善,浙江在福建投资的规模企业已接近4000家,总投资额超过300亿元。

海西的“磁吸效应”逐步发挥,各种各样的大项目进一步聚集。福建周边地区特别是许多中西部地区通过福建这一通道,加强省际边贸联系,拓展对台对外经贸合作,形成沿海港口与内陆腹地联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陈祥健介绍说,浙江温州主动提出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强与福建的协作沟通,温州企业踊跃来闽投资兴业;江西提出对接“长珠闽”,加强入闽通道连接,把福建作为重要出海口,并成为中部六省第一个因区域联盟而直接出海连接全球的省份;湖南省积极拓展出海通道,把海西港口群作为进出口的主要港口,大力拓展对台对外贸易。

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部委、央属企业与福建签署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相关协议,给予了实质性支持。福建9个设区市加上周边的广东、浙江、江西三省11个城市组成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域经济联盟正在形成,发展势头强劲。

据统计,2008年,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总量达到18887.27亿元,增长1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正逐步形成。

“海峡西岸经济区有望逐步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林锡能表示,目前,福建正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做好海西规划编制工作,力求通过规划,细化国务院《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协调区域内重大建设布局,促进产业协作配套,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发挥龙头作用

海西绘制新宏图

“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主体地位就要有主体作为,发挥主体作用。”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说。

5年来,福建紧紧抓住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两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福建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主体作用。数据显示,2004年,福建GDP突破5000亿元,此后,每年平均跃升一个千亿元的台阶,2008年突破万亿元,达到10823.11亿元。福建的GDP、人均GDP、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5年年均分别增长13.3%、12.4%、24.4%、28.5%,均高于福建省改革开放30年年均增长速度。

“这5年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开明研究员说。

2008年,福建以占海峡西岸经济区46%的土地面积和41%的人口,创造出占56%的经济总量,60%的地方财政收入、60%的固定资产投资额、53%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的进出口额。

5年的探索实践,为海峡西岸经济战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意见》明确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到2020年,率先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协调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社会更加和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居全国前列,科学发展达到新的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闽台经济融合不断加强,促进两岸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韩康认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福建是主体、核心,应该实事求是地考虑自身在经济区中所处的位置,与东岸更好地对接。“只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探索,解放思想,福建完全可以摸索出一条和国内所有的经济区都不一样的发展模式,通过全国的努力和中央各部门的支持,通过海峡西岸四省区域的联动发展和大力推动,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成效,为两岸交流交往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更大贡献。”

“来之不易、倍加珍惜、乘势而上、有所作为。”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认为,《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形势下,立足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福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开放、进一步创新创造、进一步先行先试,真正在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上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