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泉州“民办特区”的壮丽蝶变

泉州“民办特区”的壮丽蝶变

2009-09-22 14:01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编者按 60年风雨兼程,60年硕果累累。伟大的新中国即将迎来60华诞。60年来,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泉州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侨乡大地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报今起将推出系列报道,充分展示泉州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走过的辉煌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让读者在了解泉州历史性发展变化的同时,更加热爱泉州,鼓足干劲建设美好家园。

2009年的夏天,央视《青年创业中国强》的演播厅光影交错,元老级的许连捷、年近不惑的丁世忠、年轻的许志华不约而同地起身,将掌声送给新一批泉州创业的“接班人”。在60年的泉州记忆中,他们延续了经济界整整三代的传奇;在共和国的经济记录中,他们是恒安、安踏、匹克三个顶级品牌的缔造者、传承人,代表着民营经济的中国榜样。

时序轮回一甲子,60年光阴,泉州经济变了身姿、换了新装,不变的是爱拼敢赢的精神力量。从泉州模式,到“民办特区”,再到品牌之都,历史一次次选择了商业底蕴和创业精神同驻的泉州。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国家进程中,一旦这种商业蕴藏与创业激情相结合,便擦出电光石火般的耀眼火花:泉州gdp从60年前区区的1.33亿元,蜕变成2700多亿元的宏大规模,从福建倒数第二,站上了全省经济总量10连冠的宝座。

蹒跚起步

个体私营经济的先行者

1949年,泉州的经济步调蹒跚而陈旧。

解放军入城泉州50天时,泉州工业“家底”仅有工厂共15家。发黄的记录中记载着:电灯厂1个,工人25人,每天发电900千瓦时;卷烟厂1个,工人55人,每天可卷烟16万支;染织厂3个,工人126人;锯木厂3个,铁器厂7个。零售业由591户摊贩组成,计有烟摊173户、什货152户、零吃190户、刻字18户、修理五金15户、肉摊9户、蔬菜摊7户,书摊7户、鱼摊4户、瓷器4户、粮果和修鞋摊各2户、其他8户。那时,农业占泉州的大半江山。1949年农业贡献了0.83亿元增加值,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则分别仅有0.12亿元和0.38亿元。

在此后的经济风潮中,老字号品牌成为泉州为数不多的值得怀念的记忆。1953年,春生堂酒“加盟”泉州酒厂,“顺德堂”老醋并入永春县酿造厂。次年9月1日,源和堂蜜饯厂在晋江青阳正式召开庆祝公私合营大会。1956年初,泉州城区赫赫有名的四家私营批发商,组建了公私合营安溪光明电化厂,同年“倪鸿记”茶店归入泉州市糖业糕点公司茶叶总店,“福人颐”由泉州市饮食服务公司管辖……

老字号的变革并不能掩盖整体经济的暗淡。 “地里只能种地瓜,山上处处长石头”的窘迫,逼着泉州人打开扬帆出海的通道。那时,青年男子做“番客”在外闯荡,汇回来的钱,就成为家中妻小父母的生活来源。1950年仅晋江的侨汇就达到2925万元。1978年,这个数额增加到3902万元,而当年晋江县财政收入不过1488万元。就这样,海外侨民赚了钱,输送回资本、信息、订单以及改变的“种子”:上世纪60年代开始,海外乡亲寄回来的消费品成了石狮人的最大商机,几条床板组成简陋的货架,上面放着衣服、布料等正宗进口商品,引来了蜂拥的人潮。70年代中期,从香港、海外邮寄至石狮的包裹行李年均达100多万公斤,汇款逾千万。层出不穷的经营店把石狮带进了繁荣的商品时代,也带来一波大规模打击“投机倒把”运动。在全国上映的纪录片《铁证如山》声称,仅有4000多户人口的石狮,其“资本主义”小摊小点有993个,日成交额60万元。

与之相邻的晋江,在“农业学大寨”的年月里,就打出“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为农业”的旗号,开始由个人出资或集资办企业。企业名义上挂在生产队里,按营业额的3%交“管理费”。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这类企业仅晋江县就有1000多家。他们最早在发展农村工业的历史上按下了自己的红指印。

若干年后,这些浅浅涌动的变革,尽管步履蹒跚,却为泉州走向开放之门留下了无限可能。

异军突起

中国民营经济的摇篮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号角吹响,许连捷对父亲说,天不再下雨了,要下金子了。

当中国的国门一打开,穷够了的泉州人就利用侨乡特有的“闲钱、闲人、闲房”,从家庭小作坊开始了草根工业的发端。当年吸引人们热烈谈论的是,哪家的作坊赚了钱,谁的工厂又做出新产品。

1979年初,26岁的许连捷借助几部缝纫机,悄然在自家厝内办起了后林劳保服装加工厂。由于产品物美价廉,港商订单接踵而至。同年,另一个颇具历史意义的人物林土秋邀集远在香港、菲律宾的14个亲友,每人出资2000元,开办了“洋埭服装鞋帽厂”,在一间用琉璃瓦盖起来的小作坊里,诞生了晋江第一家私营企业。不远的石狮,不到2平方公里的小镇上到处充斥着内地民众闻所未闻的各种“小洋货”:收录机、香水、领带、西服等。石狮人发现,按照当时的外汇比价,100港元只能兑换27元人民币,但若把港币换成洋货带进大陆销售,则可以实现1元港币换1元人民币的“增值收益”。通过这种方式,石狮人完成了他们的第一笔原始积累。

1983年,30岁的许连捷靠服装厂赚了第一桶金——50万元。次年,林土秋经营的鞋厂与另外4家加工厂联合组成了陈埭鞋贸公司,成为陈埭第一家民营公司,年产值高达500万元!这一年,被称为“乡镇企业一枝花”的陈埭汇聚了900多家乡镇企业,成为福建省第一个“亿元镇”。精明的石狮商家也从洋货的热销中看到商机,开始建立小作坊仿制“洋货”出售。据说当时只要香港刚流行一种新面料新款式,不到一个星期,石狮就能以低价大量仿制上市。

之后,林土秋、许连捷以及石狮洋货的财富故事被不断传播,在无数个家庭作坊,越来越多的泉州人拿起剪刀、锥子,告诉家人他们制鞋做服的梦想。同时,晋江县委一纸《关于加快发展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公布了允许企业自主经营、股金分红、雇工、价格随行就市等政策,推高了农民企业主“登台唱戏”的热情。那时,海外的泉州人也嗅到了改革开放的商机,他们带着资金、信息和市场经验纷纷返乡合办工厂,与外商签下“三来一补”合同,承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在此过程中,小作坊渐渐壮大成工业企业,并由此迅速催生了一个个产业,“家家办厂、村村冒烟”、“铺天盖地万国装”的景象初现。当时中国民营经济有三大摇篮,泉州的晋江、石狮独占两席,乡镇企业也从此异军突起。

领跑全国

品牌之都的成功步调

1986年,泉州第一次被经济学术界发现。时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的罗涵先,最早从学者的角度把“晋江模式”的内涵概括为“以联户集资的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以侨资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国产小洋货为特征,以外向型经济为目标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式”。

一年后,在福建晋江陈埭镇,17岁的丁水波用打工积攒的500元钱,和两个兄弟一起在小河边搭起小棚子,每天生产十几双拖鞋。这就是日后“三兴特步公司”的雏形。

就在同一时期,丁水波的同学丁世忠也已按捺不住,他带着1万元和600双鞋,只身闯荡北京市场。许多年后,丁世忠的安踏与丁水波的特步一起被戏称为中国鞋业的“东邪西毒”,同列中国体育用品前三甲。

上世纪80年代末的试探,很快在90年代初开花结果。1993年,丁水波的三兴公司成为晋江首家打入南美、非洲市场的企业。丁世忠则在北京最主要的一些商场,开设了晋江鞋专柜。这一时期,七匹狼、国辉鞋业、帮登童鞋等一大批泉州企业也纷纷登上了发展的高峰。全国各地商贾纷纷拥至石狮采购服装、到南安找石材、去德化寻陶瓷。在一个个朴素的致富欲望的驱动下,泉州开始以势不可挡的力量冲出了地平线,把鞋服、石材、水暖、建陶、食品等产业带上了一个辉煌的通道。

1994年,在中国农村发展道路(晋江)研讨会上,“泉州模式”上升为中国农村工业化的样本,与苏南、温州、珠江并称为农村发展的“四大模式”。此后,一种“以市场调节为主、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以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发展道路被不断放大,泉州领跑全国的大幕正式拉开。1999年,“三兴”成为中国在海外销量最大、名声最响的鞋业冠军,其在美国、智利、西班牙等世界各地设有公司,整个晋江还有45家工厂帮丁水波代工。同一年,安踏用80万元重金聘请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孔令辉担任品牌代言人,并用几乎全年的利润大做广告,引领了此后如火的体育产品代言风潮。

此时,国外的丰厚贴牌订单已经不能满足渴望破土的泉州企业,“造牌”积极性像火山一样地喷发出来。在4年多时间里,仅仅晋江企业投放的电视广告高达45亿元,cctv—5被人称为“晋江频道”。多年以后,匹克、鸿星尔克、福马、浔兴、乔丹、德尔惠、富贵鸟……这些鲜亮的名字构筑了泉州品牌的领军方阵。一把雨伞、两颗糖果、三条西裤、八双旅游鞋……的名牌顺口溜被频频传唱。随着品牌的枝芽不断生长,这些明星企业的附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配套企业,渐渐汇聚成庞大的产业森林。他们领先全国,笑傲群雄:全国水暖行业7个“中国名牌”南安拥有4席,南安市20万水暖供销大军控制了全国75%以上水暖产品市场;德化陶瓷集群的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分别是景德镇的4倍和10倍;惠安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品种最齐全、加工能力最强的石工艺品生产出口基地……“世界茄克之都”、“中国鞋都”、“中国伞都”、 “中国乌龙茶之乡”、“国家微波通信产业基地”、“中国民间工艺品之都”、“中国石油化工园区”等一个个头衔花落泉州,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传统到高新,泉州已经形成了约50个国字号区域品牌的产业森林。其中,年产值在30亿元以上的有14个(7个超百亿)。今天,这些集群品牌,连同泉州46个中国名牌产品和39件经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驰名商标,共同构筑了泉州领跑全国的中流砥柱,成就了伟大的品牌之都。

全球出击

在世界市场创造中国纪录

“全世界,平均5个人中就有1个穿的是泉州鞋子!”,每100件夹克就有21件来自晋江,全球约有70%的树脂工艺品产自泉州,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种类最齐的石材生产、出口基地坐落南安……制造业的声名远播,是泉州经济领域最初的自豪。

很快,泉州造的壮阔波澜激起了资本市场的声浪。20多家泉企登陆境外市场,刷新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记录,1998年,国内第一家民企股票“恒安国际”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同时创下了当年港股上市最高市盈率。此后,蜡笔小新、鸿星尔克、星辰通讯、惠安中绿等多家泉州企业陆续登陆新加坡和香港证券市场,联交所的圆形玻璃大厅,新加坡s股每天长达6.5小时的交易时间……都是泉企耳熟能详的细节。2007年,安踏以31.68亿港元的融资额创造了中国本土纯运动品牌在海外资本市场的最大融资规模,华丰纺织成为首家在韩上市的外国企业。今年,即便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中,刚刚登陆香港联交所的361°依然创下港股今年以来最多认购人数纪录;星泉鞋材则成为中国第一家跻身马来西亚股市的公司。

除了资本领域的长袖善舞,泉州还学会从制造的圈子跳出,敲打泉州品牌的创造之门。2007年,三个中国顶级服装设计师带着泉州品牌,第一次走上巴黎、米兰、纽约时装周的红地毯。 优雅华美之间,柒牌的“中华立领”、利郎的兵马俑男装秀、卡宾的中国风,代表了中国品牌首次敲开世界时装的“天堂之门”。以赛事为圆心,泉州品牌还开辟了营销界的另一个世界战场。一年前的奥运会,朝鲜、立陶宛、伊拉克、塔吉克斯坦、白俄罗斯国家队分别穿上鸿星尔克、康踏、匹克、露友、特步赞助的运动装。在大洋的另一侧,nba赛场有了安踏、匹克、鸿星尔克、亚礼得的联袂亮相,nba的首个内衣标志授权也花落泉州。网球场上,时为世界排名第一的女子网球选手扬科维奇年初情定安踏,这也是中国体育品牌第一次和世界排名第一的运动员达成合作。鸿星尔克则代表国内运动品牌首次成为atp1000赛事的赞助商。足球赛中,匹克和鸿星尔克借着赞助伊拉克和朝鲜国家队的机会,打开了中国运动品牌第一次通往联合会杯和世界杯的商业之门。在更高的层面,泉企已学会与世界品牌联姻。携手美国迪斯尼后,米老鼠、唐老鸭的“中国造”已经被特步揽入怀中;泰亚鞋材则签约世界三大户外运动品牌之一“hi—tec”;三舒体育拿下百年英格兰足球总会的“英格兰”标志在中国主要市场的生产经营权; “skech—ers”品牌与泉州联泰轻工联手成立其中国总部。今年,安踏取得菲乐在中国商标权,把泉州品牌收购世界品牌带上了又一个制高点。这些坚实而有力的全球脚步,凝聚成泉州品牌的世界梦想。如今,泉州市政府重奖300万元,期待第一家世界名牌企业的诞生。

60年来,一个姓“泉”的世界市场大版图渐渐浮现。泉州外贸进出口额从1979年的0.04亿美元增长到85.21亿美元,出口国从区区数个增至约200个国家和地区。80多万国内异地泉商,他们四处漂泊,然后凝聚,在鞋服、建材、水暖领域达到了崭新的高度,创造着每年2000多亿元的惊人业绩﹔数不清的泉州人在世界各地创业,设立境外企业数百家……

中国人以三十年为一世,六十年为一甲子。今天是上一个甲子轮回的终点,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大浪淘沙中,泉州逆境奋进,写下就业率全国第一、品牌企业无一倒闭的传奇。今天,同样是新的一世的开端,乘着国务院支持海西的东风,泉州还将用永不停歇的创业热情,创造无限奇迹惊喜。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