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危机 科学发展 推进泉州走前列
2010-03-04 19:43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的思想准备和思想发动。
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不难看出,一方面学习实践活动推动了泉州从危机走向复苏,另一方面正是这攻坚克难、奋力发展的伟大实践,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开启了泉州新一轮发展的新篇章!
在全市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和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下,我市学习实践活动围绕“科学发展、四求先行”主题和“海西应先行,泉州走前列”实践载体,紧扣海西建设大局,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科学发展出成效,真正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给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党员干部受教育
我市坚持把学习研讨贯彻活动始终,严格学习纪律,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和形势报告,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指导意义和根本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加快科学发展、推进海西建设的思路、措施,培养了一支敢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党员干部队伍。
(1)树立科学发展思想观念
日前,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暨文史哲学部副主任李景源,给市委宣传部、机关工委、教育工委等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华大部分师生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发展道路》专题讲座, 这是自从去年3月“华大讲堂”开讲以来的第九场报告会。
博名家之长,谋发展大计。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包括“华大讲堂”在内的各种高端讲堂、讲座在我市各地悄然兴起。一时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石章强、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等一大批海内外博学鸿儒、名家大腕齐聚泉州,给我市广大党员干部传播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开启智识、启迪思维,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思想有多远,才能走多远。泉州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解放思想,打破守旧观念的束缚,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我市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化理论学习,自觉从制约科学发展的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参学、辅学、促学,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市委书记徐钢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头挂钩联系惠安县、晋江市、晋江市陈埭镇,并深入联系点上党课、作形势报告,开展系列调研。“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眼前看来是发展了,实际上是输掉了未来。我们要金山银山,但更要绿水青山!”成为很多党员干部的发展理念。
“万女建乌潭,重温叹不凡。时间虽渐远,奇迹却活鲜。”一年多来,我市各级领导干部、党员群众纷纷到惠女水库开展现场教育活动,追溯那一段战天斗地、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感受那一曲无私奉献、无畏拼搏的生命赞歌。我市紧密联系实际,精心设计自选动作,把学习弘扬惠女精神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全市开展“弘扬惠女精神、提振创业激情、促进科学发展”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树立艰苦奋斗、尊重科学、无私奉献和拼搏创业的工作作风,为推动泉州新一轮发展作进一步的思想动员。
(2)理清科学发展工作思路
回首一年前的早春三月,以市委书记徐钢为团长的泉州市党政代表团,千里驱驰,对扬州、南通、苏州、宁波等江浙地区展开为期6天的考察学习。一路调研走访,代表团成员跳出泉州看泉州,比照先进寻差距,探寻泉州科学发展的方向,提出了13件“下决心要做的事”,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产业、港口、城市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我市各级党员干部着力在调查研究和专题讨论上下功夫,认真理清推动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和长远战略。市委精心制定《专题调研课题方案》,确定15个事关全市长远发展的深层次、战略性问题的调研课题,由市领导领题指导,组织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调研讨论,理清应对经济形势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形成“求先行、走前列”的广泛共识。今年,根据形势变化,市委及时将工作思路调整为“项目带动、转变提升,和谐进步、奋力发展”,进一步明确加快现代化泉州建设、推动海西发展大局的定位、方向和着力点。
各地各部门及时总结调研讨论成果,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明确发展途径和前进方向。晋江市紧紧抓住市委“转变提升”方面的工作要求,着力加快经济、城市、社会的“三大转型”:依靠创新驱动转变,抓住海西建设机遇,率先迈向经济强市;主动融入海西城市群和大泉州“环湾面海”发展的总体构架,启动“城市建设年”活动,强化“全市一座城”理念,推动城市加速转型;加快实现经济强县型社会事业建设向都市型社会事业建设转型。丰泽区加强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到2015年建成业态先进、功能完备、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3)提升科学发展实际能力
“镇党政班子成员每月下村不少于10天,走访不少于10户群众,联系3名以上困难群众或工作对象,并将走访情况记入《民情日记》。”这是惠安县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实施的民情日记制度中的工作要求。民情日记让党员干部下到基层,知民情解民忧,提高了做好群众工作的实际能力,受到群众欢迎。
借助学习实践活动,我市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研判形式、科学决策、统筹协调、破解难题、推动落实的能力和水平。
春节期间,永春县新规划开发的外山乡云河谷接待游客逾6000人次,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县乡两级党委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抢抓机遇、科学决策,充分挖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组队多次深入云河谷景区进行实地考察,反复分析和论证景区建设的可行性,并于去年5月动工建设,4个多月后完成景区的初步开发,成为外山乡强乡富民的新亮点,也推动了永春县旅游产业向着纵深发展。
围绕“加强基层组织”要求,各级党组织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落实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及时整顿转化了一批软弱涣散党组织,调整充实一批处、科级领导干部,扎实推进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统筹推进农村、机关、国企、城市社区、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等各个领域党的建设,有效地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我市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科学发展上水平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在学习、贵在实践。各地各单位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为动力、为载体,按照市委提出的“稳住大盘、固本培源、项目带动、奋力发展”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推进泉州从经济大市向着经济强市迈进,加快现代化泉州建设步伐。
(1)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2008年9月,一场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为标志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球,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泉州受到较大冲击。此时,我市作为省试点单位,学习实践活动大幕开启。在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学习实践活动犹如一缕缕春风,不仅掀起全市党员干部的思想波澜,也催化出同心协力、应对危机、攻坚克难、奋力发展的联动效应。
应对危机、推动发展成为学习实践活动的第一要务。“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机会从来都是存在的、管理是企业的‘第二生命’、众人拾柴火焰高。”回顾2008年12月5日那严寒的冬日,我市召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千人企业家大会,市委书记徐钢语重心长地与企业家们分享了以上四句话,同时也吹响了全市上下共同提振信心、抗击危机的号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振奋精神,鼓足信心,谋划泉州新一轮发展!
政策增信心,措施见行动,项目抢先机——我市各级各部门,协同协作形成合力,发出了有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最强音:主动对接中央和省里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先后召开四场千人大会,出台实施减轻企业负担、推动企业上市、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外经贸发展等一系列政策;破解“熟人经济”现象,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推进第九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立工业生产总调度室,实行领导挂钩联系亿元以上企业制度,推动政银企携手合作,全力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落实配套扶持资金近11亿元;推进“项目建设年”活动,去年375个重点推进项目完成投资438.18亿元,140个项目获中央增投资金补助5.32亿元。
在应对危机中,党委政府千方百计服务扶持企业发展,企业党组织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助力企业发展。2009年7月,针对国际市场萎缩、产品积压的困难,开发区某纺织企业营销部总经理、党员王志刚带着他的营销团队,火速赶往公司最大的销售市场广东省,一个多月时间里,日夜兼程走访潮汕、东莞、佛山等地多位大经销商,成功将纱线库存量从1900多吨降到350吨的安全线,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政企相依,共克时艰。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我市经济大盘回升向好,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3002.29亿元,财政总收入316.15亿元,创造了就业率全国第一、品牌企业无一倒闭的奇迹。
(2)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查摆和解决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部分。针对水、土地等要素紧缺日益突出,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用工成本持续推高等瓶颈制约,我市以应对金融危机为契机,大力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做大做优增量,做强扩充存量,努力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去年,我市五大传统产业和五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3.2%和33.1%,产值超亿元企业从804家增加到925家,新增10家上市企业,泉州台商投资区申报建设取得突破,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泉港台湾石化专区、鲤城海西光伏产业基地等载体建设加快……危机——危难中蕴藏机遇。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政府层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沉下心来加大载体建设、调控产业结构,强化改革、营造服务发展环境正当其时;而就企业来说,是低成本扩张、加快科技进步、技术设备升级、强化管理创新、提高品牌附加值、拉长产业链的好时机。
不久前,在晋江恒安总部,公司董事会副主席、行政总裁许连捷信心十足地说:“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过去,但恒安国际的一系列积极应对措施已产生显著成效,年内有望完成百亿元以上销售额,实现‘百亿恒安’的梦想与目标。”许连捷说的一系列措施中就包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启动的“二次管理变革”—— 引进全球第三大管理咨询公司“博斯”,通过构建战略规划、管控、供应链优化和绩效管理机制四大模块实现企业精益管理。恒安以此迈出创办以来最大的规模扩张步伐,也创造了公司历史最佳业绩。
再如,福建宏远集团党委则是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实际效果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集团党委党员科技攻关组主动承担起公司新增投资新溶剂法再生竹纤维5000吨/年短纤产业化项目,在高温、封闭(保密需要)的车间里连续奋战一个多月,最终,这项2009年中央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并获得648万元的中央扶持资金。
(3)创新机制推进科学发展
法国葡萄酒和安溪观音茶,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产品,被安溪县连在了一块儿。安溪县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和创新茶业发展机制,提出学习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 推动茶叶质量追溯机制建设、茶叶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和茶叶庄园建设,逐步建立“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的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用现代管理手段推进茶业科学发展、持续提升。
在我市,像安溪县这样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做法并不鲜见。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服务和保障海西建设、加快推进科学发展目标,按照“废要慎重、改要下功、立要抓紧”的工作要求,认真做好体制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公共资源市场配置、信息化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形成了一批保障和服务产业、港口、城市发展的制度成果。
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批重要文件,着力构建了保障和推进现代化泉州建设的长效机制。据统计,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全市各参学单位已建立下发制度、政策、规章6125项,已废止1096项,正在建立制度、政策、规章1130项。
(三)人民群众得实惠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方设法多为人民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让群众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据统计,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参学单位共解决存在问题14719个,为民办实事25602件。
(1)完善公共服务促协调发展
2009年12月31日,对泉州医疗卫生系统来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当日,泉州市第一医院新院举行竣工庆典,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新院举行首期建设工程落成暨乔迁庆典。新一批卫生项目工程的落成竣工,将有效地提高泉州市的医疗资源总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更好地为侨乡人民提供健康服务。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卫生部门全力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着力改善医疗服务环境,破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去年,全市完成30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任务,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机构覆盖率均达到96%以上,中心市区多家主要医院增设诊室及收费、挂号室,减缓群众看病排队等候时间。
教育方面,全市教育系统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动力,全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晋江教育局创新实践项目,在全省首办外省籍高中教学班。去年9月1日,晋江市新塘街道荆山外来工子弟学校里的“四川、重庆、安徽、江西籍学生高中教学班”顺利开班,这些高中班与户口所属省份高考模式对接,极大地方便了来泉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去年,我市投入教育经费48.74亿元,增长15.2%,其中落实“两免一补”经费3.83亿元;改造中小学校舍面积27.87万平方米;新增144所省级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2.33万名来泉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其他社会事业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得到协调发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顺利通过复查;泉州南音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成开馆,梨园古典剧院投入使用;完成2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改造;投入15.15亿元进行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和江河流域的保护。
(2)保障民本民生促和谐发展
1月23日,作为我市唯一海岛行政村的泉港惠屿岛顺利开通自来水,彻底解决岛上近300户约1100多人的百年饮水难题。手捧甘甜自来水的村民们在门前挂红布绸、身着红衣裳,表达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惠屿岛距泉港肖厝村约2.8公里,岛上水源稀少,200多年来深受用水之困。南埔镇及惠屿村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全力完成这项惠民工程建设。
学习实践活动中,各参学单位着力在“保民生、保稳定”上下功夫,多做“解民忧、帮民困”的事,解决大批诸如用水难、出行难等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凝聚民心。
针对安定稳定形势不容乐观的问题,强化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和社区、警区、安全文明小区“三区联防”,实现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三连冠”,并荣获全国最高奖“长安杯”。福厦铁路泉州段、泉三高速公路泉州段等项目建成通车;石狮市2009年投入1400万元用于购买公交车、新建两个公交始末站以及60座公交站亭;德化县投入1.35亿元用于乡镇、村道路改造,完成省道203线城关至雷峰段8.8公里及县道62.1公里提级改造,方便了群众出行。针对群众反映的城区卫生环境问题,鲤城区组织各街道党工委及相关部门集中开展整治环境卫生、乱设摊点和户外广告的“三项整治”活动,清除临时垃圾场45个、垃圾60余吨。
(3)落实惠农政策促农村发展
上午9点,南安市康美镇兰田村村民许祖辉打开电脑,进入自己在“世纪之村”信息网上开设的“农家店”,发现今天又有10多位客户向他订购蘑菇。“以前,我是骑着摩托车到处推销。现在是坐在家里等电话,足不出户销四方。”谈起自己的致富经,许祖辉把它归功于“世纪之村”。作为村里的蘑菇种植大户,以前他一天只卖两三百公斤,自从成了“世纪之村”的用户,他一天销售2500多公斤。
“世纪之村”是集农村村务管理、社区服务、企业服务、网上交易(农家店)、劳务信息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综合应用平台。目前已在我市1850个行政村上线使用,发布村务公开信息20万余条,农产品供求信息150万条,可查询成交金额1.31亿元,为我市农村社会提供了14700多个就业岗位,增加了农民收入。
“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兰田村党委书记潘春来介绍说,“世纪之村”信息平台建设是兰田村学习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实践项目,依托它既造就了新时代的农民也改变了农村面貌。
我市积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有效落实惠农强农政策,保证涉农投入,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环境、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着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去年全市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6.6亿元,筹资5375万元帮扶30个省、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完成“造福工程”搬迁8000人。
泉港界山镇在东张村、潘南垦区、河阳等村开展试点,与利农集团合作,新完成3000多亩的土地流转,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让村民得到实惠。受雇于蔬菜基地的村民潘素珠算了一笔账,家里出租2亩多地,一年的租金共1200多元,自己每月工资700多元,一年收入上万元。像潘素珠一样既出租土地又在蔬菜基地上班的村民,界山镇有350多名,仅此带来的村民年收入合计达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