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港正从河口港迈向海湾港
2010-05-21 22:18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从第九码头搬迁,到秀涂“人工岛”动工,再到后渚、石湖集装箱资源整合,泉州港正有条不紊地由河口港向海湾港转型。
整合:
码头告别“满天星”
地中海之滨的马赛,是法国最大的港口。通过对港口资源整合,老港区码头被用来处理杂货以及客货运输和修船业务,专用转运码头则被用来处理与城市经济有关的货运,同时又开发了一些专门用途的港区与码头泊位。新老港区相互配合,堪称典范。
这样的案例值得泉州学习。目前,泉州港规划为五大港区十六个作业区,截至2009年年底,全市港口已建成投产的码头泊位7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16个,设计年通过能力7237万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123.63万标箱,泊位总长10829.44米。尽管码头泊位优势互补,分工比较明确,但改变不了码头整体小而散的事实。有关人士表示,要做大做强泉州港,就必须在港口资源的规划建设上避免盲目再造,并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才能避免内耗,集合力量与周边港口竞争。在太平洋公司总经理刘湖南看来,此次后渚集装箱搬迁到石湖,正是对港口资源进行整合,对做大做强泉州港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后渚集装箱搬迁至石湖被赋予很高期望。不少人期望,通过后渚与石湖合二为一的示范作用,能够带动泉州港码头资源的全盘整合。
猜想:
内贸集装箱成增长热点
太平洋公司后渚分公司综合科科长杨雄介绍,先前石湖集装箱贸易更侧重接洽中远、中海等大型船务公司,而后渚则侧重于中小型船务公司的合作。但后渚的集装箱吞吐量不是很大,搬迁到石湖后,对石湖而言就是量的增大与资源的整合,不会给石湖泊位、堆场等配套设施带来压力。
那么,后渚、石湖集装箱整合之后,业务将实现什么样的突破?业内人士表示,外贸集装箱将是努力的大方向,但内贸集装箱的飞跃将来得更快些。
后渚、石湖、秀涂作业区同属泉州湾港区。《泉州湾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显示,泉州湾港区将是泉州港口近阶段的发展重点,规划期内港区功能是兼顾外贸集装箱的内贸集装箱运输中心。规划预计,2015年内外贸集装箱的进出口量为250万标箱。
数据显示,泉州内贸集装箱运输吞吐量1998年仅为0.4万标箱,2008年增长到125万多标箱,10年里平均年吞吐量增长率达70%以上,未来内贸集装箱将成为增长热点。其中,石湖是巩固泉州港保持中国沿海内贸集装箱主要港口地位的核心作业区,而后渚与石湖集装箱业务整合则是泉州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步。眼下,石湖已具备深水化、大型化、集装箱化、物流化、信息化、港区一体化等国际第三代港口的能力,随着3号、4号堆场以及5号、6号泊位的建设,预计未来三至五年时间集装箱吞吐量将突破200万标箱,站在历史新的高点。
期待:
河口向海湾转型需要政策扶持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船舶的大型化,国内各大港口开始从河口港向海湾港战略转移,如大连港转移到大窑湾港区、青岛港向前湾港区转移、上海港由黄浦江内向长江口的外高桥港区转移。而泉州港未来的发展重心,便落在了秀涂和石湖。无论是秀涂“人工岛”的动工,还是后渚集装箱搬迁到石湖,透露的都是同样的信息,泉州港从河口港向海湾港转型动作越来越大了。
然而,转型并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以集装箱发展为例,政策扶持尤为重要。眼下,作为五大港区之一,泉州湾成为泉州港未来发展重心,其业务重心将转向集中发展集装箱运输,发挥内贸集装箱运输枢纽作用,建设外贸集装箱支线港口。业内人士建议,泉州非省会、非经济特区,泉州港享受优惠政策先天不足,因此后天争取非常重要。建议省政府把泉州港集装箱运输纳入扶持范围,在业务经营、泊位建设、港区用地、建设资金、税收等多方面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同时,泉州也应该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新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扶持大型航商来泉开辟支线,带动泉州港集装箱运输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