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打出“生态牌”建设“绿城镇”
2010-11-24 09:04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生态工业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人居……擎起泉州小城镇建设先锋大旗的15个试点小城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突出各自特色的同时,不约而同地打出了“生态牌”,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小城故事”。
生态工农业:
节能减排增效“三赢”
“我今后再也不用为煤、液化气的花费发愁了,也不用为臭气烟熏的环境而烦恼了。”说起物能循环农业生态体系带来的利好,永春蓬壶镇汤城村村民尤金盏笑逐颜开。据悉,该村共有菇房800多座,年产量3500吨。在食用菌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环境也逐步恶化。为了改善环境,近年来该村实施了“菌-沼-果”物能循环农业生态体系,即利用牛粪、稻草种草菇、巴西菇、蘑菇,并将废弃的菇脚作为猪饲料,用猪粪、牛粪、稻草生产沼气,沼气用于农民生活、食用菌烘干、制茶及菇房用能,沼渣、沼液作为优质速效有机肥,农业资源多次循环利用,减少了投入的生产成本,促进了农民增收,而且解决了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今年,尝到生态农业“甜头”的汤城村准备再投资200多万元进行食用菌工厂化和生态建设。
目前,以“菌-沼-果”物能循环农业生态体系为代表的绿色生态健康农业在蓬壶镇大力推广,该镇还大力推进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区的配套工程建设,按照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配套做好招商选资工作,积极推动企业早日进驻建设。
不仅是蓬壶镇,“绿能产业”也是磁灶的一首“主打歌”。该镇以“生态城镇”作为建设目标,持续抓好陶瓷石材行业污染治理,将“绿能”理念渗入中国包装印刷产业(晋江)基地和泉州出口加工区的建设中,争取建成产业和环境共同提升的以陶瓷印刷产业为主的工贸生态新市镇。
生态旅游:
美景与产业相得益彰
宁静海港、阳光海滩、雅致绿荫、渔村泛舟、山城石岸……晋江市金井镇用一个个生动美景铺开了旅游的“五湾”蓝图,体育赛事旅游、模拟运动主题园、海洋生态博物馆、渔港与渔业观光都将点缀其中。该镇以“生态”为核心理念,将打造成为中等城市规模的滨海休闲宜居新城。在安溪县南部的东岭北麓,龙门镇雄心勃勃打造安溪南翼新城。一座“海西”生态健康旅游新城的未来渐渐清晰:游客可以在“海西温泉第一镇”泡温泉,到“茶叶庄园”品茗,再到“天湖生态旅游休闲中心”打一场高尔夫球。
“显山露水透绿”的理念将把洛江马甲镇“装点”得更加迷人。该镇将生态旅游作为主打产业,大手笔建设仙公山坑头西辽民俗生态园和“星月度假山庄”,并完成了梅岭村花卉村概念性规划,逐步形成梯次发展、各具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在南安水头镇,五里桥生态公园、天心洞旅游区打造生态旅游胜地。在泉港涂岭镇,红星生态园、绿笛山庄、金秋生态园、三青园等多个生态休闲游的好去处为该镇的美丽加分。在永春蓬壶镇,“蓬壶仙境游”梦幻上演,诠释“海西生态健康旅游强镇”之梦。
生态人居:
着力建设生态宜居新城
“城在溪边,溪绕城边”的山水景观将惠安黄塘镇装扮得更加亮丽。该镇着力建设生态宜居新城,打造凸显山水园林特色、配套设施功能齐全、陶然优雅的生活居住区,并通过两条美丽的景观带把集镇中心区、聚龙养生园、绿谷高科技产业基地整合起来。
为了营造宜居环境,各个小城镇使出了“浑身解数”。洛江马甲镇推进马甲溪生态清洁型小流域项目建设,已完成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任务1万多亩,新开设生物防火林带18公里,开展重点流域两侧封山育林活动。晋江磁灶镇深入开展“重点区域高强度绿化”和“全民动手、绿化磁灶”等活动,营造“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流净化”的居住环境。晋江东石镇开展梅塘溪下游整治工程,拟对梅塘溪入海口2公里的河道进行整治。德化三班镇积极推进县道354线沿线绿化,总长6公里的城关至三班公路两侧及3公里镇区滨河景观带绿化已完成规划设计、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