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多项举措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2010-12-06 15:01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关键词 教育
公平配置
城乡公共教育资源
视点: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现代化水平。
延伸: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双高普九”水平,推动普通高中优质发展,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和老年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城乡公共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切实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和来泉就业创业人员的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目前,泉州市拥有高等院校18所,要大力推进校企战略协作,力争泉州市高校每个理工科专业与3家亿元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实现教育与科技互动互促、共创双赢。
□关键词 人才
培养引进
高层次人才
视点: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推进以高层次创新企业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延伸: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建设,完善人才与项目、技术、资本对接机制,大力引进和用好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
今年以来,泉州市已出台《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若干规定》等三份政策文件,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3500万元的人才专项资金。“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壮大创新人才队伍,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 旅游产业
打造四大旅游板块
视点:以建设海西旅游中心城市和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充分挖掘、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历史文化游、蓝色滨海游、绿色生态游、工贸旅游四大板块,培育一批观光度假、体育休闲、特色购物等旅游精品。
延伸:建设文化旅游综合体、旅游风景名胜区、旅游商贸步行街、旅游集散中心、泉州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力度,积极引进、培育大型旅游服务企业。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建立景区景点统一管理体制,推动大型文化体育设施市场化运营。着力构建适应旅游服务需要的人文、交通、消费等环境,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加强旅游区域协作,大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关键词 文化强市
推进闽南文化
生态保护区建设
视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弘扬传统文化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社会功能,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凝聚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延伸: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海丝文化”、“闽南红砖建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强闽南文化教育、研究和宣传推介,打响泉州闽南文化、海丝文化、侨乡文化等特色品牌,建设闽南文化核心区。
特别重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认真实施“十百千基础工程”,即: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10个、传习所100个、展示点1000个,并建立13个市县两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
生态环保
□关键词 环境治理
继续推进近海治污
视点:继续推进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做好晋江、洛阳江等重点流域及南、北渠污染防治,加强崇武至秀涂海岸带整治和保护,加强农村小流域污染整治。
延伸: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和环卫设施,加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农村污染综合治理。抓好城市汽车尾气、噪音等污染整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监控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处置。
泉州开展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已经5年,累计投入资金近50亿元;并率先在全省试行晋江、洛阳江流域水资源上下游补偿机制。“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推进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加快崇武至秀涂海岸带整治步伐。
□关键词 节能减排
实施区域排污总量
削减补偿政策
视点: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投资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技术改造,严格控制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跟踪监管,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延伸:“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把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制革、电镀、建陶、漂染等重点污染行业及工业污染集控区整治,依法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淘汰石材采掘业,促进石材加工企业集中发展、清洁生产。加快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实施区域污染排放总量削减补偿政策,探索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和交易市场,推进节能服务市场化、产业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建设新能源社区
视点: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推广,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县(市、区)、示范园区、示范企业。
延伸:建立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系统,建立和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无害化处理体系,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积极推进污水再生利用、中水回用、海水综合利用。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新能源社区、商务区建设。加快建设低碳排放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
□关键词 生态工程
实施生态功能区划
视点:制订实施生态功能区划,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
延伸:加强城乡绿化,积极实施“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工程;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和沿海防护林建设,提升城乡绿化水平,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严格保护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地区和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全面推行森林、矿产和水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完善晋江、洛阳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行环境保护以奖代补制度。完善土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和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机制。
幸福家园
□关键词 就业
实行更加积极的
就业政策
视点: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充分就业,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创业政策体系,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
延伸:完善就业再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切实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工作,把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体系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为来泉就业创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入户、居住、子女就学等提供服务,使其更好地融入泉州。
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多渠道多方式灵活就业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切实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