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企盛宴 泉州决心
2011-01-04 10:55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此后,盛大的聚会在2009年金融危机的关口、2010年后危机时代两次上演,加深着政企之间深度携手、转变提升的默契。
现在,离第四次这样的相聚还有一天,我们站在“十二五”的端口,迎接又一个五年的启幕。我们可以从市委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看见一个美好的未来:泉州正步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轨道,奋力开启现代化泉州建设新征程。
这一次,千企盛宴的主题定格为“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期望和“创新”二字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多达约30次的亮相,表达着泉州的莫大渴求与坚定决心。广大企业家希望以创新之力,解决“成长的烦恼”,占得转变发展方式的先机;他们更期待这一轮崭新的政企联动,能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如花绽放,硕果辉煌。
因时而动
踩准节点抓住人心
2008年——70年来最萧条的全球经济寒冬即将来临,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和转型升级的使命,在改革开放30年的关口迎头相遇。
触觉敏锐的市委、市政府希望在这样的深冬,传送暖意,为困境中的企业加一把柴火、添一份信心。于是,2008年12月5日,一场改革开放以来规模空前的千人企业家大会因时而生,从提振信心开始,发出抱团取暖、携手应对的号令。
这同样是民企三十而立的年份,一场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落后经济发展方式的软肋——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千人大会的另一层深意。它鼓励泉企在坚定信心之外,更要大胆地向技术进步要后劲、向管理创新要效益,稳住大盘、固本培源,力争比别人挺得久一点,跑得快一点,寻求新一轮再发展。
半年后,在金融危机的大浪淘沙中,泉州已成为国内转型、突破的先锋。就因为守住了2008年的冬天,泉州在第二年开春夺取了“全国就业率第一”、知名品牌企业无一倒闭的传奇,泉州工业企业超过98%的开工率和相对乐观的用电量、税收源,更照亮了经济寒冬的希望。在这样的背景下,熬过危机、走向复苏,还需要政府再给一把劲,再尽一份心。此时,第二场千人大会踩准了节点,抓住了人心。市委、市政府再次发出了“强化服务、共创共赢”的强音,全市上下重温惠女精神,破解“熟人经济”,协同协作,服务意识空前强化,扶持企业发展迎来高潮。
经过了2009年的共克时艰、踏破重关,2010年,后危机时代已经来临。泉州的品牌武器在应对危机中发挥了巨大战斗力,但新一轮的机遇挑战袭来,如何走向“二次创业”,如何加快由粗放向集约转变、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泉州正深深思考,寻求出路——恰在此时,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要求福建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提出了泉州要从经济大市迈向经济强市的殷切期望。省长黄小晶也要求,泉州要敢于拼智力、拼技术、拼管理、拼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三次千人企业家大会适时登场,指明了推动企业上市、提升管理水平的发展方向,激起了如火的资本浪潮、管理风暴。
因势利导
政府传递三份信心
千人大会起于改革开放三十而立的年份,在众多企业走向不惑的年轮中,通过因势利导的拿手好戏,传递三份信心、照亮无限希望。许多企业家,至今还能清晰回忆起,第一场千人大会上,市委书记徐钢嘹亮铿锵的四句话——“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机会从来都是存在的”、“管理是企业的‘第二生命’”、“众人拾柴火焰高”。他饱含深情地告诉企业家:十年前泉州能够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今天的泉州企业,基础更扎实,实力更雄厚,经验也更丰富!我们没有理由因为眼下的困难而畏首畏尾、裹足不前!消极、等待,从来不是我们泉州人的风格!这句句箴言,为泉州企业家渡过经济寒冬注入了强心剂。
另一重信心,来自于2009年5月的海西暖风,国务院支持海西的利好,在金融危机的端口,是企业的机会,更是泉州的际遇。此时,第二次千人大会的亮相,则是希望通过强化服务,增强责任,为企业壮胆铺路。大会讲述了50年前惠女水库建设的动人故事,以此激发“艰苦奋斗、尊重科学、无私奉献、拼搏创业”的精神财富,从而在乌云密布的危机中,拨开云雾,提振激情,共克时艰。
两场大会开创了企业凝心、政府聚力的新局面,立即在全市引起强烈的震动与共鸣。各级各部门行动迅速,想方设法,排忧解难;万千企业激流勇进,千方百计,迎难而上。一时间,泉州亮出了抗击危机的信心牌,找到走向复苏的信心源。
信心牌——服务聚人心。崭新的企业联系挂钩制度及时出炉,市、县两级领导密切挂钩804家亿元以上产值工业企业;全市工业生产总调度室、应对经济危机企业工作小组、指导企业改制上市工作小组和企业“两证”办理协调小组等火速成立,送上服务大礼。
信心源——项目抢先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积蓄力量的良机,越要抓紧项目不放手,上大项目,上新项目——泉州市委、市政府号召迎难而上,并把2009年定为“项目建设年”,291个涉及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方面的重点工程相继出炉,投入运作。有了“困难时期上项目”的胆识与底气,人们有理由相信,现在项目建设“抢”一把,当前经济增长可“促”一把,今后发展就会“快”三把。差距往往是在困难的时候拉开的——这就是泉州的“困难说”,更代表着应对危机的“信心论”。
如果说前两场大会是应对危机的有力武器,那么千人企业大会的第三次登场便是后危机时代的惊艳亮相。
会上,“变革引领未来”、“管理永无止境”、“上市将企业管理推向前进”三句党委、政府的箴言,引起广大企业家强烈共鸣。此时的千企盛宴,除了传递信心,更有强化危机意识、助推转变提升的意味。很快,实实在在的惠企菜单纷至沓来:新出台的《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改制上市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企业上市的全程绿色通道服务,并提出我市企业从改制到成功在境内上市,总共能得到400万元以上的奖励;独立的上市办机构启动,力图更细致地服务企业;遍及全市的“送管理进企业”活动如火开展,一年来100个中小企业管理咨询诊断项目组织实施,300家企业成为远程免费培训示范基地。所有的努力归于一个美妙的愿望:新的“121工程”将打磨成色十足的“泉州板块”,力争用3年—5年的时间,累计完成改制企业1000家,培育上市后备企业200家,实现境内外上市企业100家。
因利乘便
企业掀起转变高潮
行得春风,必有秋雨。政府因势利导的背后,广大企业正因利乘便,炼就智慧,掀起转变发展方式高潮。
千人大会上的生动事例,带给不少泉企逆转危机的教谕:这里关上一扇门,那里可以打开一扇窗。出口困境让泉企更大胆地拨动市场的风向标。格林集团转战内销市场,保证了全年业务的增长势头;宝峰鞋业攻坚国内市场,赢得创投青睐。
不少企业看准了增值税改革与人民币升值之机,凭借直接升级设备强健“体魄”。恒安、七匹狼、兴业皮革、华飞制衣……纷纷引进世界级生产线,高奏尖端设备“轰鸣曲”。
危机还为人才引进提供了好机会。金融危机以来,特步已从各地招聘了170多名中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从北京、上海等地引进了15名职业经理人,33家泉州知名企业组成的联合招聘团奔赴广东招聘,200多家企业前往全国40多个城市招贤。
如果说危机时的转变是各显神通,那么后危机时代的提升就像盛大的“赴宴”。在“推动企业上市、提升管理水平”的大会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后备企业热情高涨。借力政企合作,2010年的泉企上市数创下历年之最,达到15家,绘就出包含60家企业的资本板块。随之而来的管理风暴同样令人侧目。麦肯锡、波士顿、埃森哲、韬睿惠悦等全球顶级咨询公司纷纷成为泉州企业的座上宾,并把示范的力量带到更广的领域。
如今,泉州市上市公司和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数尽管只占企业总数的0.15%,累计完成的产值却占全市工业产值的15%以上、年纳税增幅超35%,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场千人大会积蓄的是愈加强大的创新能量:这座城市的173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科技投入、各类研发平台超过九成,共创建15个国家级、101个省级、265个市级各类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泉州已成为全国唯一赢得科技进步“七连冠”“满堂红”的城市,第一个与微软公司合作建设“软件创新中心”的地级市,坐拥大陆首个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试点,国家创新基金首个集群试点。
所有美妙的瞬间,是泉州科学跨越的基石,更是新一轮蓬勃发展的云梯。随着“十二五”的幕帘拉起,明天,又一场千企大会即将登场。泉州将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征程中,发出创新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