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2011:泉州城市建设管理年

2011:泉州城市建设管理年

2011-02-11 05:26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核心提示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一直致力于推进城市建设的泉州市委、市政府,也把更多目光投向城市管理。一场以“提升”为核心,以“大规模城市建设、大范围城市更新、大力度城市环境整治”为主线的“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以2011年为新起点,正在开启泉州巨变之门。

承担重任的,是总投资约1539亿元的317个项目。2011年,将有343亿元率先投入泉州这片热土,一点一滴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在这里,225个项目将崭新亮相,以206亿元的年度计划投资勾勒城市新主张;92个项目将续写建设篇章,以约137亿元的年度计划投资完成承上启下的使命;另有147个项目将竣工,正式释放能量推动城市前行。而新鲜出炉的《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十类工程”、“五整治”和“两提高”,则以数字精要勾勒了2011年泉州城市建设管理的图景。 □本版文字:黄小玲 王朝晖

本版图片:张九强 陈起拓

大规模城市建设

“六个十”:

初步形成

环泉州湾城市框架

经济发展要跨越,城市建设同样需要跨越。2011年,总投资约97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0亿元)的159个项目,将化为六个“十”,推动城市建设由量变走向质变,使环泉州湾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城市功能逐步健全。

十项规划

重点抓好中心城区市政综合管廊布局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三旧”改造规划、城东华大片区修规、中心东片区控规修编、台商投资区5个产业片区控规、秀涂至崇武滨海区域生态保护和景观旅游规划、南迎宾大道两侧等重点地段修规、北翼新城规划、中心城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等重点规划编制。

十个片区

全面推进东海片区、城东片区、北峰—丰州片区、江南片区、华大片区、洛江万安片区、台商投资区片区、石狮蚶江—祥芝片区、晋江滨江商务区片区、晋江池店片区等环湾城市片区建设。

十大建筑

着力加快泉州交通系统四大科研中心、规划建设及成就展示馆、市东海工人文化宫及大会堂、东海大厦、连捷国际中心、中国移动泉州总部大楼、浦西万达广场写字楼、晋江滨江商务区企业运营大楼、世贸大厦、泉商大厦等地标建筑项目建设。

十条道路

着重推进泉州后渚至城东通道、站前东西大道西延伸段、普贤路拓改、站前大桥连接线鲤城段、南迎宾大道拓改建、北迎宾大道拓改建、晋江机场连接线、台商投资区南北主干道、台商投资区杏秀路、刺桐路改造等十条道路工程建设。

十座桥梁

规划建设武荣大桥、站前大桥、泉州大桥拓宽、田安大桥、百崎大桥、泉州湾跨海大桥、金屿大桥、东湖街至少林路高架桥、坪山路高架桥、普贤路互通立交桥等项目。

十项公共配套设施

着重规划实施泉州晋江机场拓建、泉州市中医联合医院、泉州地区电力调度大楼、城东学园、北峰滞洪排涝、福建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东海院区、江南学园、台商投资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滨海公园、城东及北峰中型垃圾中转站等公共配套设施项目。

大力度城市环境整治

“五整治、两提高” 让城市焕新颜

城市整治是场攻坚战,涉及方方面面,一盏路灯、一处喷泉、一个停车场、一座人行天桥……都是其涵盖的内容。2011年,泉州用122个项目,由小而大、由点即面,展开了对城市环境的洗脸式“五整治”和“两提高”。

“五整治”

十个交通整治项目

实施中心城区刺桐路沿线湖心街口、丰泽街口、津淮街口等节点渠化改造,坪山路调头匝道工程、坪山路丰泽街交叉口人行天桥工程、刺桐北路延伸段工程、中心市区人行道整治、中心市区停车场项目、公交车辆更新、公交场站建设等项目。

十个景观整治项目

重点实施滨海公园外侧红树林种植工程、西湖公园大型水景喷泉、东湖公园水景喷泉、刺桐路沿街立面整治、温陵路沿街立面整治、中山路沿街立面整治、泉秀街沿街立面整治、宝洲路沿街立面整治、泉州晋江机场连接线景观改造提升、泉安路景观改造提升。

市容市貌整治:加强治理占道经营

着重加大占道经营现象治理力度,以主干道为核心区,次干道为重点区,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城乡接合部和集贸市场、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周边为拓展区,加强监督检查力度,高标准做好城市主干道、城乡接合部整治工作,坚决遏制占道经营和突出门外经营现象。进一步加强对沿街洗车行的管理,杜绝污水溢入人行道和占道洗车现象。积极推进工地文明施工,大力推进安全文明标准化施工。

城市“两违”整治:开展拆违行动

做好《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各区域执法工作衔接,突出“980”环湾区域规划建设,严格禁止泉州环湾沿江两侧违法建设行为;致力加强项目周边违法建设监管和拆除工作。要深入开展源头制违行动,坚持日常巡查管理制度,落实制违工作责任,加大分类制违、重点拆违力度,坚持开展“立即停、坚决拆”拆违行动。

城市公共设施维护及整治:

今年市区新增公厕50座

加强北渠整治和保护,加快排涝设施建设,启动北峰—丰州组团滞洪排涝系统工程建设,完成田安路、城西环路和津淮街东段等路段水管疏浚工作,组织对浦西泵站、大坪山下穿段、省道307下穿段潜水泵进行更换改造。

加强景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旅游服务建设及旅游景点公共设施整治提升,抓好清源山创5a景区整治项目、齐云路改造和老君岩道教文化区等项目的建设,做好西湖公园、东湖公园配套设施更新完善等15个项目。

全力推进城市公厕建设,按照“城区每万人有3—4座公厕,所有城市、县城步行10—15分钟就能找到一座简易厕所、步行25分钟就能找到一座标准公厕”的要求,2011年中心市区新增公厕50座。

全力推进城市污水及管网建设,继续推进东海片区、北峰片区、城东片区和中心市区污水管网建设,重点抓好东海片区污水配套管网一期工程和城东尾水排放工程等项目的建设。

组织实施市区60条主、次干道电力线路缆化改造。

继续完善供水、供气及排水设施。抓好北峰供水加压泵站续建,继续做好中心城区旧供水管网改造工作,加快供水水质检测站建设,改善城市供水水质。

“两提高”

着力提高绿化美化水平:

建山水林城一体的花园式城市

结合“四绿工程”建设,重点规划建设造林任务,不断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加快公园和绿化基地建设,续建泉州植物园、园林绿化基地,规划建设滨海公园、观音山公园等。加快东海行政中轴线绿化景观一期工程、市区中心绿地、城市立体绿化和主干道绿化景观改造等,建成3条城市林荫景观道,完成200处立体绿化,恢复绿地6.22公顷,建设9处中心绿地,其中3处1000平方米以上;通过实施绿化工程,努力把我市建设成生物多样、分布合理、层次丰富、景观优美、山水林城一体的花园式城市。

着力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创建“物业管理示范小区”

要全面协调街道、社区按照三级管理体系,加大组建小区业主委员会的力度,加强行业监管,建立物业小区项目经理年度考核、考评制度,举办社区、物业管理工作培训班,精选若干个示范物业小区,指导并帮助其完成“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的创建工作。

大范围城市更新

更新十个片区

改造十条街巷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36个项目,初步估算总投资达51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估算约70亿元,将遍及泉州十个片区和十条街巷,改造城市的肌理。

十个城市更新片区

着力推进浦西城市综合体、泉州市温陵商贸中心(美食街北延段片区改造)、洛江十八坎综合治理及后埭社区城市化改造、坪山路新建高架桥东侧城中村改造项目、泉州江南新区高山片区危旧房改造项目、法石片区改造、泉州市南少林寺片区及周边区域旧城改造、鲤城龙头山片区改造、丰泽华大街道法花美片区城中村改造、晋江城北组团拆迁改造等项目。

十条小街巷改造

组织实施中心城区小城隍巷、井亭巷、通源巷、水沟巷、打锡街南侧后巷、内沟河检验所至幸福大厦小巷、放生巷、浦西路、东泽路、丰慧路等小街巷整治改造。

完善体制机制

用创新思维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破除城市管理的障碍,夯实城市管理的基础,实现城市管理的跨越,关键要用创新的思想,对现行管理体制机制实施再造。

【规划体制】

坚持统一 严格管理

树立“大泉州”的全局观念,坚持统一规划,严格执行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由分散发展向整合提升的转变。加强对298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的协调和98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的规划管理。严格执行经法定程序批准的规划,严格城市规划“控制线”管理制度。

【建设体制】

项目安排四个“优先”

要加强项目班子建设,继续选调素质高、业务精的干部充实到一线。要深化和延伸“五个一”项目工作机制,继续推进工程招投标改革,全面推行网上招投标。在项目建设时序上,要做到四个优先安排建设:即基础设施项目优先、社会事业项目优先、安置征迁项目优先、集聚人气项目优先。

【多元投融资体制】

不同项目不同模式

建立资金运作的协调和责任机制。积极探索项目市场化运作机制,根据项目的不同属性,采用不同的融资模式。对经营性和准经营性项目,运用政府收费、土地、价格等配套政策,充分利用我市民间资金充裕的优势,向社会公开招标。鼓励引导社会资金以各种方式参与项目建设。对我市近年来建成的经营性城建项目可整体捆绑,整合拍卖,盘活资金。要在争取银行贷款的同时,继续采取bot、bt、集合信托等融资方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

【土地收储出让机制】

拓宽土地储备融资渠道

要善于运作,着力提高土地价值。尽可能在项目前期就同步收储,以降低征用成本。要拓宽土地储备的融资渠道,要划出部分土地收益作为专门的收储资金,留作土地储备使用,建立土地收购储备资金投入和滚动发展机制。

【管理体制】

实施“大城管”运行模式

落实属地管理原则,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逐步建立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实施“大城管”运行模式,加快建立由城市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城市各专业管理机构具体执行的城市管理支撑体系,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