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力争五年内每个乡镇都有敬老院
2011-07-18 10:13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根据《泉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我市60岁及以上人口为71万多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8.76%。为了满足养老服务需要,我市各级已投资兴建了54家社会福利机构。
“目前我市正在逐步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养老服务需要。”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说,随着老年人口高龄化、高龄老人丧偶率上升、生活不能自理人数增加,家庭养老的经济负担和生活照料负担日益加重,对专业养老机构的需求逐步加大。但是,目前我市社会福利机构数量偏少,设施不够健全,功能不够完善,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现状与群众的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十二五”期间,养老机构有望在全市“遍地开花”,让老年人颐养天年拥有更多选择。据悉,今年我市将新建安溪县社会福利中心;明年计划新建泉港区、晋江市社会福利中心。至2015年,原则上每个市、县建成1所社会福利中心;每个乡(镇)建成1所敬老院,人口少于5000人的乡(镇)可与地理位置临近、交通便利的乡(镇)共建1所规模较大的中心敬老院。
家住在丰泽新村的周老先生已经80多岁,他凭丰泽社区分发的居家养老服务卡,就可以享受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服务。今后,这样的居家养老服务将让更多的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特殊困难老人享受便利。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至明年,原则上每个城市社区将建立1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到2015年,农村社区依托乡镇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室)、老年学校等现有设施,完善服务、增加功能,力争每个乡(镇)拥有1处居家养老服务场所,有条件的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老年群体组织,开展以村民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
未雨绸缪 转变观念
最新公布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泉州还很“年轻”——60岁以上和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8.76%、5.99%,均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离老龄化社会还有一定距离。但是,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东部沿海经济活跃地区,泉州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年轻的“新泉州人”,正是他们的加入,才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我市的人口老龄化步伐。我们应该珍惜这一难得的机遇,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准备。
跟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泉州传统的养老方式也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但随着社会的转型、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养老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人们的养老观念也应随之逐步转变。
然而,当前的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对子女而言,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仍是社会主流,如果将老人送到养老院,难免会被亲戚朋友扣上“不孝”的罪名。基于这样的顾虑,不少人宁愿背负着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也“不敢”送老人去养老院。而部分自愿去养老院的老人,也因为子女的这种顾虑,只好放弃原来的想法。另一方面,对大多数老人而言,“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他们宁愿待在家里养老,也不愿意去养老院。
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中青年夫妇难以兼顾赡养老人、抚养子女及自身工作生活,常常为此疲于奔命。在家里养老,有的老人生活孤单,有的老人则是为儿孙们当“保姆”。反观养老院的生活,有专人照顾生活起居,有老朋友们聊天、打牌、跳舞,安享晚年生活,何乐而不为?
目前,一些老年公寓、敬老院以及社会福利院的建设和服务还比较滞后,也是一些老人不愿意接受机构养老的原因之一。我们希望,社会各界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帮助养老机构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改善居住生活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用细致入微的关怀消除老人的顾虑,让老人找到“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