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加减并用优化生态环境
2011-09-05 04:41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阳光、绿林、白沙、碧浪……经过一年多的整治,崇武到秀涂海岸带,这段“最美海岸线”芳容再现。翻阅5年来泉州近海治污成绩单,全市近海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走出从50%到75%的上扬曲线,“蓝色湾居”的梦想翩然驶近。
去年8月以来,泉州掀起了三场规模空前、火力密集的“环保风暴”,先后对化工、印染、制革、造纸四个行业194家环境违法企业,安平桥上游下洪溪、外曾溪流域103家工业污染企业和全市小流域范围内1062家环境污染企业,集中实施关停取缔或停产整顿。
生态变美做“加法”,铁腕治污做“减法”。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这5年,与泉州步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行列,时间恰好重合。我市十分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荣誉,始终把巩固提升创模成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作为解民困、惠民生的民心工程,对照各项指标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
——环保投入以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逐年递增,2008年—2010年共投入环保资金219亿多元,基本建成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
——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县(市、区)均建成一座以上污水处理厂的目标,率先实现生活污水城际联盟处理;县(市、区)域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置;全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日总处理能力分别达到64.25万吨和5450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4倍和8倍。
——在全省率先实行辖区内流域上下游补偿机制、环保登报承诺制度、开展规范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等。
——全市已有300家企业实现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与环保部门联网,43家国控重点企业全部完成自动监控系统验收和数据有效性审核,数量居全省之最。
——投入2.4亿元购置500辆新型环保公交车,至上月底共核发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2万多张,整治机动车“冒黑烟”现象卓有成效。
——累计关闭取缔建筑饰面石材企业(含矿山企业)1116家,安溪县石材行业整体退出。
——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省级13个,省级生态示范村8个,累计建成150个垃圾中转站、焚烧炉、填埋场,106个乡镇、1364个村居通过省级“家园清洁行动”工作验收。
创模,没有终点。未来,泉州将以生态城市建设、减污增效、水环境保护、企业环保主体责任落实、城乡环保一体化建设等为重点,切实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打造天蓝水碧、清新绿色的宜居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