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建议提案狠抓落实幸福泉州民生优先
2011-10-24 10:38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编者按
每年的市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积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代表委员的建议和提案,是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库”,蕴藏着大量“金点子”。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及时分解任务,深入调查研究,狠抓重点难点,突出民生优先,注重办理实效。经过承办单位7个多月来的携手努力,10件代表建议重点办理件和10件重点提案的办理工作有效推进,给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秋季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4558位
为了给祖国的花朵提供一个温暖的花园,《关于进一步加大投入,推进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的建议》被列为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重点建议。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加快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多渠道发展公办幼儿园等途径,不断强化全市幼儿教育保障。
今年,我市有3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列入省级补助项目,规划建设面积共12.67万平方米,计划投入1.88亿元,截至上月底已全部开工建设。第一批24所已纳入秋季招生计划,新增学位4558位,秋季开学后已陆续投入使用;第二批7所预计年底可完工,明年春季开学后可陆续投入使用。2012年,我市力争列入省政府以奖代补计划,再建60所以上公办幼儿园。此外,全市正多渠道发展公办幼儿园。目前,晋江、洛江、惠安、泉州台商投资区、南安等县(市、区)已有30多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完成了转制过渡工作,预计年底还将有一批原集体办的乡镇中心幼儿园转制为公办幼儿园。
据了解,按照每2万至3万人口布局建设一所公办性质幼儿园的比例,至2015年全市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可提供的幼儿学位数拟占全市在园幼儿总数的50%以上。
省级副食品调控基地全省最多
百姓菜篮子,政府心上事。《关于进一步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提案》被列为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重点提案。
今年我市继续将“菜篮子”工程建设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市政府在以往每年500万元扶持资金的基础上,今年拨出550万元“菜篮子”工程建设专项资金。“十二五”期间,专项资金还将以每年递增10%的比例纳入财政预算。目前全市正大力发展蔬菜、生猪、畜禽养殖,不断提高本地副食品的自给率。今年已建省、市级副食品调控基地99家,其中生猪基地32家、禽蛋基地17家、蔬菜基地50家,省级副食品调控基地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在流通方面,我市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社区便利店和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今年计划新建农家店220家,己建176家,完成年度任务的80%;计划新建社区便利店96家,已建72家,完成年度任务的75%;对15个农贸市场实施标准化改造,目前已完成年度改造任务的81%。此外,重点扶持建设1家“农超对接”冷链项目,2013年内再发展2至3家“农超对接”冷链项目,每年安排60万元资金对该项目及省、市级副食品调控基地进入超市给予补助。
建立多重食品安全监控体系
市经贸委针对政协重点提案《关于建立我市食品安全长期监控体系的建议》,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起多重食品安全日常性检测网络。
卫生部门建立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中心系统,晋江、惠安、南安、安溪、德化为子系统,鲤城、丰泽、洛江、泉港为监测点的食品污染监测网络和预警平台,发布卫生质量公告。
农业部门明确农产品抽检的重点监控环节、场所、品种及其指标,按照抽检计划实施市场抽检,并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例行抽样检测。
质监部门逐步建立起以市产品质量检验所(市级食品中心实验室)为主,晋江、安溪、南安(筹建)、永春(筹建)、石狮(筹建)县级实验室为辅的检验检测网络。新组建的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泉州实验室)挂牌后将成为重点服务泉州地区,辐射厦门、漳州、龙岩的国内一流综合食品检测实验室,检验能力覆盖理化指标、农残、兽药残留等。
工商部门为全市12个县(市、区)局,92个工商所配备食品安全监测车、食品安全检测室和快速检测设备,形成了三级食品安全监测网络。
经贸部门在城区农贸、水产品等市场及重点副食品生产基地建立蔬菜农残和水产品甲醛检测室,在市区农贸市场和较大生鲜超市设计30个视频监控点。
公交场站选址57个
针对市政协重点提案《关于加大公交基础设施投入的建议》,市城乡规划局进一步完善了公共交通规划体系,为将来开发建设公交场站进行控制预留。
在落实场站用地上,我市已完成57个场地的选址工作,其中近期17个、远期31个、古城及东片区9个;完成福厦高速公路院前段公交综合场站、城东高速公路桥下及两侧约130亩用地、福厦高铁泉州站公交综合交通枢纽站用地规划审批工作。
在交叉口提升改造上,近期规划了21个交叉路口进行改造。其中:坪山路、刺桐路与沿线主要城市干道9个交叉口实施改造;内环路少林路段5个交叉口提升改造规划方案完成设计;其余7个交叉口正在优化设计。
在规划公交专用道或公交优先道上,在主城区重点结合道路拓改工程设置公交专用道(优先道),如刺桐路、坪山路以及南北迎宾大道等道路拓改项目均同步考虑设置公交专用道;新片区则在片区交通规划对公交专用道(优先道)进行系统性布局,并结合新建道路项目进行规划落实,如东海大街、东海综合大道、泉秀东街、北峰普贤路拓改和经四路等项目均同步设计公交专用道(优先道)。
三年内增配55辆消防车
市公安局针对市政协重点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泉州市城乡消防安全工作,为“平安泉州”护航》,借助全市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平台,定期研究和解决消防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同时提请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消防工作责任状,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全面推行“网格化”消防安全监管模式。
根据计划,今年起我市将分三年投入1.73亿元配置消防车55辆(套)。
公租房项目
全部开工
针对市政协重点提案《关于加快推进公租房建设的建议》,我市加大公租房建设力度。
在“十二五”规划中,公租房成为住房保障建设的重要一环。今年我市落实新增各类保障性住房项目中,公租房项目55个,建设15351套,为“十一五”期间的15倍。
我市公租房项目已按省政府要求在8月底全部开工,至9月底共完成投资4.3亿元,占年度计划68.04%,开工率占省下达目标任务的102.34%。
东海片区规划
7座垃圾中转站
针对代表建议重点办理件《关于彻底解决在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后山倾倒堆放淤泥及建筑、生活垃圾的建议》,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牵头召开多次协调会寻求解决办法。
我市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在上山道路修砌水泥墩,阻止运输车辆上山,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引导有关单位将建筑垃圾运往建筑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采取引流或填平的办法,防止积水从山墙渗透到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现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内。
下阶段,东海片区将加快垃圾中转站建设,规划建设7座垃圾中转站,后埔垃圾中转站已投入使用,宝山垃圾中转站在建,争取明年建成2—3座。
小街巷卡脖子路段
要拓改
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尽快拓改东街第三巷卡脖子路段的建议》已在落实中。
9月初,泉州市城乡规划局委托规划设计单位开展东街第三巷卡脖子路段拓改的规划概念性方案设计研究工作。在保证古城环境风貌和历史特色延续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疏通周边居民的出行交通问题,改善片区基础设施。按照《泉州市古城保护与危房整治实施意见》的要求,建筑层数控制在四层,允许局部五层,四层限高13米以下,五层限高16米以下。此外,道路宽度控制在12米,与前、后段现状道路宽度保持一致,改造范围用地面积约18068平方米。目前,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已专文报告市政府。
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机构建设
市民政局与市老龄办针对代表建议重点办理件《关于发展多元化养老机构的建议》,制定完善养老服务事业规划,多管齐下解决我市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养老功能滞后之间的矛盾。
加大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和乡镇敬老院建设力度。继永春、德化、南安、惠安,安溪今年也建设含有养老服务设施的社会福利中心,明年泉港、晋江也将建设福利中心。“十二五”期间,我市还将积极筹建1所新的市级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另外,今年我市再添13所乡镇敬老院,每所争取省市财政补助90万元。
鼓励支持民办社会养老机构建设。目前,在建的2所规模较大的养老公寓都引入了民间资本。其中建设用地150亩的泉州老年公寓一期康复中心大楼完成主体验收,二期正在建设中;建设用地73亩的泉州江南老年颐乐园已奠基,将于10月动工建设。洛江区2家、南安市2家、惠安县1家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也正在筹办中。
目前,我市养老服务机构包括福利院、福利中心、敬老院、老年公寓(含在建)等共68家,总床位7082张,已投入使用52家,床位3124张,入住老人772人;其中民办养老机构10家,床位3421张,已投入使用6家,床位621张,入住老人240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明年全覆盖
针对市政协重点提案《应把社区养老院建设摆上议事日程》,我市出台《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贯彻意见》和《关于加强市县社会福利中心乡镇敬老院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管理的贯彻意见》。
至2012年,原则上每个城市社区建立一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至2015年,农村社区依托乡镇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室)、老年学校等现有设施,力争每个乡(镇)拥有一处居家养老服务场所,开展以村民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
我市还将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制,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90个。
西湖公园年底建成引水设施
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委员提案《关于治理西湖公园水污染问题的建议》为今年重点提案、主席督办件。如何解决西湖公园水污染,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联合各部门采取了系列整改措施。
查明西湖公园湖区水质污染原因后,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建设引水工程,从北渠直接引水入西湖公园。该工程利用北渠泄水口位置及横穿省道307线进入西湖的雨水管道,设置调节闸和埋设管沟,定期从北渠调水,及时补充西湖湖水,使之形成流动的“活水”,该项目已于10月动工建设,预计12月底完成引水设施建设。同时,争取把湖区清淤列入2012年城建项目。
整治和疏通泉山路东侧、北清路北侧原有排涝沟渠,以控制博东路侧沟渠污水进入西湖湖区,年底前完成疏浚。西湖公园管理处负责湖区进水闸的日常管理,控制污水直排湖区,汛期时及时开闸确保滞洪排涝安全。
市住建局负责查处省道307线道路排水管雨污混流及北峰工业区污水进入西湖问题;市环保局负责西湖公园周边污水达标排放的监管,同时做好水质监测;市城乡规划局负责督促泉山路东侧、北清路北侧用地项目业主落实排洪沟渠规划方案设计。
北渠截污系统年底完成
针对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大南、北渠监管力度的建议》,泉州市水利局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有效保障饮用水源水质安全。
截污方面,北渠整治办已提交北渠截污系统规划成果,年底前可基本建成。南渠在两侧建设截污工程,完成8.5公里的截污沟(管),截引了5处雨水口的污水。鲤城区乌渠段的截污沟,近期有望开工建设。
水源保护监管方面,建设远程监控系统,现场执法巡查与远程监控相结合,南渠沿线设置36个视频监控点,北渠和东干渠拟每隔500米设置一个视频监控点。同时,建立健全举报制度,推出24小时“有奖举报”热线,筛选聘任45名义务观察监督员,初步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北渠水源保护的常态管理模式。
水质监测方面,强化自动监测系统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24小时监测数据的准确,并通过江河湖库水质监测中心实验室,对南、北渠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测。
卫生保洁方面,督促沿线做好垃圾收集、定时清理转运和“门前三包”等各项卫生保洁制度,确保渠道两侧干净整洁。
泉州港直航台湾本岛
集装箱班轮实载率提升
《关于大力扶持泉州航运企业集装箱班轮直航台湾本岛的建议》被列为代表建议重点办理件后,全市相关部门迅速行动,泉州港直航台湾本岛集装箱班轮复航4个月以来,船舶实载率明显提升,月运载量由6月份50柜增至9月份282柜,实载率由原来的5.29%提升至18.82%。
市外经贸局积极引导进出口企业开展对台直航班轮业务,召开推介会,培育泉台集装箱直航货源。市交通运输委向市政府提出专题报告,建议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扶持航运企业开通泉州港直航台湾本岛集装箱班轮运输。
市区一级达标中学
对口扶持新区
《关于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泉州台商投资区的建议》被列为代表建议重点办理件后,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教育事业、公交事业得到大力扶持。
在泉州台商投资区普通高中招生问题上,市教育局支持市区一级达标中学对口扶持台商投资区中学,适当增加市区四所一级达标中学对该区的招生人数,并划出一定比例的定向招生指标。
为帮助台商投资区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市教育局组织优质学校开展对口帮扶,如泉州实验小学对口帮扶东园中心小学;支持澳大利亚教育基金会、泉州五中在台商投资区合作创办国际学校。市教育局还支持台商投资区创办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并引导我市各职业教育集团与台商投资区企业对接。
此外,市交通运输集团公交公司拟在台商投资区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站场,并提交了用地申请报告,于10月份调整延伸13路公交线至台商投资区;市交通运输集团出租车公司正积极申报台商投资区出租车指标。
挖掘华侨古民居
旅游资源
针对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泉州华侨古民居的保护抢救与开发利用的建议》,市文广新局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全市华侨古民居进行专题调查摸底、统计,登记华侨古民居255处,并督促各地文物主管部门积极将有价值的华侨古民居向当地政府申报为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在片区改造过程中,要求建设单位切实保护好华侨古民居。
与此同时,市旅游局推出古城精品一日游等旅游线路,挖掘华侨古民居的旅游资源。
省道307线南安路段
改道方案争取年内立项
《关于新建北峰至诗山省级公路作为省道307线南安路段改道的建议》列为代表建议重点办理件后,市交通委编制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上报省发改委,争取今年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报省发改委立项。
推荐路线方案起于洛江河市镇下堡村南面,终于诗山镇埔尾,线路全长51.622公里,其中洛江区境内4.471公里,南安市境内47.151公里。路段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已报送省国土资源厅备案;项目防洪评价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已编制完成待审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土地预审报告书正在编制中,预计10月底可完成。
设立专项资金
发展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的发展水平是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关于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打造海西工业设计名城的建议》被列为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重点建议后,泉州工业设计将迎来发展新机。
近年来,我市工业设计产业逐渐起步,已有小规模的工业设计及其相关机构100多家。今年8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措施意见》,提出现阶段发展的重点是要加快推进鲤城源和堂1916创意产业园、丰泽领show天地创艺乐园以及福建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南安)基地等项目的建设运营。从明年起至“十二五”末,我市每年都将设立300万元工业设计发展专项资金,集中用于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
新区探索建设综合管廊
针对市政协重点提案《关于加强对城市地下综合管网系统建设管理的几点建议》,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推进市政综合管廊、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等纳入市“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启动中心城区市政综合管廊布局规划,抓紧制定泉州市城市综合管廊管理办法。同时,探索共同管沟建设,拟在东海、城东和泉州台商投资区等新区探索试行综合管廊建设,以点带面,待取得一定经验后,结合财力分期分批逐步推进我市综合管廊建设。
近年来,中心市区共投入3亿多元先后建成90多公里道路配套管网,完成了洛江区滨江大道二、三期,东海组团综合大道,北峰丰州组团站前大道等11条道路配套管网建设。
晋江下游
清理砂土消除隐患
针对市政协重点提案《关于加强整治晋江下游河道违章建设的建议》,泉州市水利局联合其他部门,探索长效管理机制,整治效果明显。
除了拆除浦西江滨体育公园内违法搭盖工房和仓库、拆除江滨汽车主题公园违法建筑,有关部门还拆除晋江下游南岸陈埭镇洋埭村大型采砂场,清理20000多方的砂子及10000多方土方,原来影响河道防洪安全和破坏湿地的隐患得到有效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