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年投入数亿元扶助来泉务工人员子女就学
2011-10-27 17:02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核心提示
发达的民营经济,带动了泉州各项事业发展,也吸引着众多流动人口来泉务工创业。截至目前,我市流入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已有185万人,流动人口成为泉州发展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基于服务流动人口方面的成就,2010年,我市被确定为全国49个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城市之一。
时光荏苒,被列入试点城市已经一年,我市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上成效如何?昨日召开的市人口计生领导小组组长(扩大)会议,对此进行了总结交流。 □本报记者 孙灿芬
本报讯 解决来泉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维护他们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一直被我市视为构建和谐社会、集聚人才资源的一项重要工作。数据显示,今年秋季,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工子女达到26.97万人,仅此一项,我市每年投入财政资金数亿元。
平等—— 97%以上外来生源就读公办学校
据悉,26.97万名义务教育阶段来泉务工人员子女,占该阶段在校生总数的34.7%。在石狮、晋江、丰泽、鲤城,这一比例均超过50%,分别达到67.5%、65.8%、61%和57.9%。而所有这些来泉务工人员子女中,97%以上都在公办学校就读。
为解决好这部分来泉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全市各级政府除了保障校园用地、校舍建设、设备设施添置和维护等硬件方面的大量投入外,财政每年承担的教育经费达数亿元。 此外,幼儿园阶段也有相当数量的来泉务工人员子女,近8.5万人的规模,占幼儿园学生总数的29.3%。
简便—— 凭“三证”即可就近报名
记者了解到,在实际工作中,我市不仅突出平等对待,让来泉务工人员子女有学上,同时不断简化手续程序,让来泉务工人员子女上学之路通达无碍。
全市各地早在今年春季就开始进行调查摸底,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来泉务工人员适龄子女纳入当地统一招生计划,并及时预测入学数量,制订招生计划,确保来泉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一个不落下。其中,来泉务工人员子女到小学就读的,凭“三证”(即婚育证、劳动合同、暂住证)到居住地附近小学或由当地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就读;小学升初中的,凭“三证”在原学校报名,由当地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到所属片区内中学就读。
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吸引了更多来泉务工人员及其子女。今年秋季,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来泉务工人员子女数量同比增加了3万多人。
创新—— “异籍高中”做法上了央视
为帮助在泉州就读初中的来泉务工人员子女继续升入高中,将来能顺利参加户籍地高考,我市各个县市区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最为典型的是晋江,针对辖区内四川、重庆、安徽、江西农民工相对集中的特点,在全省首创试办“川渝皖赣籍学生高中教学班”,并于今年秋季新增了湖南、湖北、贵州三省高中班。这些学生在晋江和父母共同生活,却和户籍地学生使用同样的教材,学习同样的课程,毕业后可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并参加户籍地高考,既省去了远离父母的不便和困扰,也为父母更好地安心工作创造了条件。
这样的创新做法,为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市提供了有益借鉴。今年9月,央视两档节目,连续关注报道了晋江探索创办外省籍学生普通高中班的改革尝试。
相关新闻
“一站式”服务
一站式服务管理机构比增逾50%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持续推广实施“多位一体、多证合一、多举并重、多方保障”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融多部门职责为一体的“一站式”工作模式,在乡镇(街道)、社区(村居)广泛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站),作为公共事务服务性平台,履行公安、人口计生、房管、劳动等部门赋予的社会管理职责。
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已建成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站)961个,比2010年增加330个,比增52.3%。同时组建了专业服务管理队伍,依托服务管理所(站)开展工作,实现一个窗口、一支队伍的“一站式”服务管理。目前,已整合、招聘专(兼)职流动人口协管员5736名,协管员配比达到471∶1。
市民化待遇
1.7万名流动人口办理驾驶证
交警部门逐步解决流动人口“同等化、市民化”待遇问题,使流动人口在申领机动车驾驶证时,享受到与本地居民一样的待遇。
截至目前,全市交警部门已为1.7万多名持有暂住证的流动人口办理了机动车驾驶证。
此外,晋江积极创新流动人口管理,在全省先行先试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制度,让流动人口享受更多市民化待遇。截至目前,晋江已先后制发临时居住证和居住证2.5万多张。
计生服务
计生服务“三免三上门”
市人口计生委今年出台对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的服务承诺,明确流动人口在计生领域享有的服务和权利,组织开展“免费上门办验证、免费上门三查、免费上门发放避孕药具”的“三免三上门”服务。
此外,今年7月起实行的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也覆盖了流动人口。截至9月底,免费受检人数已超过2.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