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乡镇班车通达率100%
2011-11-28 13:54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今年年初,市政府正式出台《泉州市加快农村客运发展的实施意见》,勾勒了未来几年我市农村客运发展的轮廓。按照《实施意见》,到2011年底,我市将基本实现建制村通等级公路或达到通客车条件并开通农村客车,投入班线180条车辆990辆;到“十二五”末,力争基本实现“每乡一站、每村一亭”,初步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
这份让群众拍手叫好的《实施意见》,正是市交通委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所编制的科学规划。
“加快农村客运发展,有利于农业进步、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减少城乡差距。”为此,近年来,市交通委组织全市运管机构开展了农村客运现状及需求普查,并在此基础上科学编制了线路发展和站点建设规划。
农村客运线路有“热”也有“冷”,如何采取措施平衡这冷热不均,让班车“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为此,市交通委积极推进管理方式创新,积极推动农村客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并在条件成熟的市区和郊区、郊县着手进行公交化改造。另外还实行“冷热”线路统筹经营、搭配运行的方式,以长补短、以城补乡、以好补差、以热补冷,大大带动了偏冷线路的运营。
记者了解到,截至9月底,我市已拥有农村客运班线162条,运行班车824辆,全市乡镇班车通达率达到100%,行政村通车率93.15%,一个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方便快捷的农村道路客运网络初步形成。
下阶段任务──
七种方式力争“村村通”
《实施意见》提出,到今年底前我市要实现“村村通”客车,但截至目前,全市尚有部分建制村未通客车。针对这一现实差距,市交通委要求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再接再厉,灵活应用七种运输方式,即开通定线客车、循环客车、早晚客车、隔日客车、周末客车、墟日赶集客车、预约客车等,为未通车的建制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运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