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化工产品交易中心将落户泉州
2011-12-16 16:32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近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由于泉州已成为国内石油化工产品直接输入的重要集散地和消费中心,省政府与中国石化签署协议,规划在泉州建设海峡化工产品交易中心。
该中心将建成省内最大的集贸易、物流、信息等为一体的化工产品交易平台,保障区域内化工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渠道的畅通,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本地及辐射区域内化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健康发展。
产业链向上游延伸
“由于泉州石油化工产业下游产品生产增速快,而上游基础原料所占比重偏低,化工产品需求缺口较大”,泉州市石化中心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本地拥有纺织、服装、制鞋、树脂工艺品等优势突出的集群产业,仅晋江就有纺织服装、制鞋两大产值超过500亿的产业,而这些制造业都离不开上游的化工原料。因此,泉州对化工产品的需求旺盛,形成交易市场实属必然。
“每年消耗的数百万吨原材料大部分来自化工产品,而且年需求增长率高达22%,但基础化工原料90%以上仍需通过外地运输到泉州”,在泉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看来,下游产业的广阔市场前景必然要求石化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在本地建立化工产品交易中心可以快速调拨下游企业对化工产品的需求,是顺应市场的举措。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本地产业许多紧缺的化工产品主要在新加坡市场交易,但随着泉州交易中心的建立,这些产品将逐步转移到本地进行直接交易,一方面运输成本较低,另一方面也方便终端用户需求。
形成石化交易风向标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交易市场的电子报价系统,确立化工产品市场交易计价基准,形成地区竞争性价格报告机制,成为海峡两岸及周边省市石化交易风向标,”在市石化中心相关人士看来,交易中心将打造成区域性化工产品基准价格发布平台,为本地石化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群”和“客户群”提供双向的价格协调机制,增强本地产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从石油化工现货、期货市场的情况来看,期现两市价格相关性越来越明显,通过化工产品交易中心的中远期现货交易,可以为企业提供规避价格风险的场所”,据市发改委相关人士分析,交易中心的建立,可以帮助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成为影响区域化工产品定价的组成部分,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此外,在业内专家看来,泉州现有的几大石化企业处于自产自销的模式,停留在集团内部交易,但随着化工产品交易中心的建立运行,这种局面将逐步消除,为石化企业创造一个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环境,帮助化工产品向最有效益的方向流动。